获奖企业: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项目: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首先恭喜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荣获2011年度中国IT项目管理优秀奖,请问您对获得此奖项有何感受?
胡总 答:很高兴我们这次能够获得此奖项,这次内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通过IT的方式得以实现并获奖是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肯定,今后还会继续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2、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怎么想到要实施“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其主要意义在哪?
胡总 答:之所以要推进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上市之后董事会要求管理层加强对公司的整体管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三个配套指引中的要求。在内控实施过程中,我们刚刚上市就成立了内控部门,我们配备的人员应该说力量还是强大的,下面所属公司也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展内控工作。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效果,但是以前我们是通过手工来做的,这样工作量就比较大,效率不够高,所以我们就开始采用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2011 年开始上线。上线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范围得到了很大提高。从原来的总部单个部门负责内部控制演变为全公司上下所有部门都积极参与到内部管理和控制中,形成了以部门员工、管理人员和内控部构成的三道内部风险防范的防线,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原来我们只是被动地参与,现在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系统使我们的管理层能够通过系统对集团进行风险管理,对控制风险和管理缺陷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也为我们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受访人(照片为储熠冰):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胡康(总经理)、李伟忠(总经理助理)、储熠冰(内控经理)
胡康(胡总)
年龄:48岁
毕业院校:澳门科技大学,获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胡康,高级经济师。于2005年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于1982年加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自1996年起历任上海振华轴承总厂厂长、上海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上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上述各公司均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属下公司)、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管理二部总经理。胡先生于198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并于1998年毕业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修管理学;于2001年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获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李伟忠(李总)
年龄:33岁
毕业院校:香港大学,获工商管理学学士
李伟忠,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员,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会员。于2006年获委任为本公司合资格会计师兼公司秘书。加入本公司前,任职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及香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经理。李先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学士(主修金融及会计)。
储熠冰 内控部经理 Edmund Chu
姓名:储熠冰
年龄:35
毕业院校: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获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储熠冰,美国伊利诺伊州注册会计师(Registered Certified Public Accontant),国际注册内审师(CIA),并通过国际金融分析师(CFA)的全部三级考试。于2006年起担任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内控部经理。加入公司前,先后任职于Pella Windows & Doors, SunSource Technology Services等公司,在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及银行结算方面拥有大量经验。储先生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3、您认为“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是否对贵公司的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帮助?
李总 答:这个问题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内控和风险管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追求。 内控是做日常的管理,是我们管理层每天都必须负责的一个工作。我们的内控引用了COSO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套模式在手工操作层面上已经成熟。 然而,由于采用手工计算表来做内控分析,我们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如今,通过这个IT 系统的推进,把我们手工所用的东西整合后放在电脑系统里面,增加了我们管理的效率。对我们公司来讲,我们现在有了这个IT系统,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和股东、投资人说我们的内控检查效率可以接近满分,这是我们取得的第一个成绩。
第二个是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IT系统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帮助,风险管理不同于内控,需要一个新的模式,中间发现风险问题,要去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数据分析,提出解决办法的情况。在2008年刚开始做风险管理项目的时候,我们还没有IT系统,在数据的分析上遇到了很多难关,工作量很大。现在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很多的数据,就可以自动进行分析,这样我们工作起来就很方便很便捷,所以我觉得内控和风险管理在这套IT 系统的帮助下使公司在管理上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觉得对公司未来的管理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4、项目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项目进度问题。安排进度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时间和节约时间,而项目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是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因此也决定了进度计划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项目进度计划往往会因为客户的一个要求的小变更,造成项目延期等问题,不知你对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储经理 答:关于这个问题像你们描述的那样非常清楚,项目进度的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因为客户的一个需求的小小变更,就会造成项目延期等问题,在我们实施内控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项目中,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对需求调研就特别的重视。我记得在和慧点科技做需求调研时,我们双方对于需求调研,原来安排为两个星期,后来因为我们在需求调研需求意见方面的不统一,双方有些智慧的火花,需要相互的磨合,所以我们就把需求调研从两个星期延长到了四个星期,这就给我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双方内容的沟通,这也为了尽量避免后期再因为有需求的变更,而造成项目进度的拖延。当然,其实到了后期还是可能会有一些小需求的变更会出现,我们主要是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要看这些需求的属性。有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的,项目双方通过某些方法进行协商加以解决。另外一些是表面的东西,若不影响我们整套系统的使用的话,就不会特别去做要求,可以放在整个项目结束后,再从项目后的一些计划中做一些改动。所以我们觉得在项目进度管理上应该重视前期,协调后期,把我们的项目进度尽量的控制在我们想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上面,我们集优在这方面基本上是这么一个见解。谢谢。
5、我们都知道IT行业特别是软件行业的工作是很难量化的,这就给绩效管理提出了一个难题,请您谈谈IT项目怎样做好绩效管理?
李总 答:你们这个问题提的好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项目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公司在绩效管理方面最重视的是讲究原则,也就是公平公正的原则。然而,要做到公平公正这个原则比较难。我们在项目启动的时就和项目小组开会,把整个系统管理目标及绩效考核确定下来。也即是我们需要确定管理的目标 我们要把我们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我们的需求,每一个我们要去做研讨的节点都确定下来,这些也是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新的项目,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研讨会或者其他的形式,确定管理方向和目标。其实绩效管理,并不是某个节点的管理,而是我们项目追求成功的过程管理。只有讨论清楚和明白了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终点,并在通往终点的路上设立关系到完成目标的关键节点,对所有节点统筹管理且做出合理的奖励分配,这样才能做好绩效管理。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得到管理层和总经理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因此这个项目中的绩效考核及整个项目的管理都是非常好的。
关于中国IT项目管理大奖评选
中国IT项目管理大奖评选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主办、项目管理者联盟(PMU)协办,迄今已经举办两届。评选活动将主要从项目管理的维度,甄选IT行业优秀项目,旨在通过大奖评选的方式树立行业标杆,分享IT行业项目管理优秀实践,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研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2011第二届评选情况:http://www.mypm.net/forum/espm2011/default.html
新闻来源:新闻-联盟
发布时间:2012/2/8
项目管理者联盟[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