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浓浓的日子;三月,属于女性的日子。在各行各业,女性正以其天生的直觉、柔性、理解力、协调性等优势,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项目管理视点》电子杂志推出特别专题——项目管理界绽放的铿锵玫瑰(第二季),记录与征集项目管理界的女性精英和女性项目经理们在这个节日里对于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的所思、所想、所感(以来稿先后为序发布)。


穆京丽,神华和利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MO总经理。在IT、自动化行业具有20余年项目管理和过程改进经验,曾受邀在中国系统与过程改进年会、SEPG中国大会、
PMO发展大会等专业会议上发表演讲,荣获过程改进卓越贡献人物、中国软件研发优秀社区志愿者等称号。
生命是一段值得深情投入的神奇之旅
当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内心泛起了涟漪和感动。生命是一段值得深情投入的神奇之旅,从女孩到女人再到妈妈,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使我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女性特有的敏感、敏锐、敏捷给了我更多的支持和收获,我为自己身为女人而庆幸。在这个属于我们女性自己的节日来临之际,我要写写我、女儿和团队的故事。
我的故事
我愿意做改变者,对未知充满好奇。步入职场20余年,岗位从软件工程师、到经理助理,到部门经理,再到PMO总经理,是一个不断离开舒适区、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也实现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进取,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换。

计算机专业的我毕业后进入电子部六所,第一个岗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我将全部的热情投入了到第一份工作中,就是要做到最好,也由此荣获了年度优秀员工的称号。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领导提出软件研发项目要发展到千人规模,我们有这个能力吗?这对20世纪90年代以手工作坊模式为主的软件开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树立了我下一个追逐的目标。
当公司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时,我主动承担了开发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继而我被调任经理助理。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岗位,我毅然报考并完成了在职MBA的学习,参加并通过了国家注册审核员的工作。这些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到国内领先者是怎么做的,也让我从理论上认识到信息也是生产力,IT圈子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这次角色转换是我的第一次自我突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综合优势,我要做一名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优秀管理者,通过我的影响力将先进的模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随着改制,公司成立了技术质量部,我被任命为第一任经理。为了促进公司商业目标达成,我带领部门制定了具有挑战性的部门目标,通过了SEI最严格审计,取得了CMMI
L4认证。也正是这个项目,倒逼我走出公司,到行业中向同行请教,学习他们的最佳实践,同时,拓展了我在IT行业的人脉。与行业接轨是我的第二次自我突破。

五年前,公司成为神华集团的二级公司。依靠在过程改进方面的丰富经验,我进入了集团PMO工作,在与全球五大咨询公司的顶尖高手的同台竞技中,提升了格局,拓展了国际视野。在此期间,集团PMO获得了PMI颁发的PMO大奖。我也借鉴OPM3(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将技术质量部成功改组为PMO,由管质量拓展为对项目的全面管理。与国际接轨应该算是我的第三次自我突破。
几年来,我参加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与华为、国网等公司共同筹建企业项目管理联盟,通过持续对标,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神华信息的项目管理品牌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是我未来的愿景。
我始终认为,哪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无法预知的颠覆性的巨变将以往的积累打回到起点,也不要因困难而止步不前。“像鲨鱼一样,一直游动才能活下去。”有目标、拥抱变化、积极主动是应对这个多变世界的唯一王道。
女儿的故事
怎样向大家介绍我的女儿?独立思考,睿智,才情……哇,都是欣赏啊,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孩子是自己的好”。女儿不仅让我有机会享受完美家庭生活的幸福,赋予了我做母亲的权利,更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学会选择,懂得了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和谐幸福,伪装和隐忍不是进取之道,哪怕是孩子的眼睛也是躲不过的。
现在回想起女儿的到来,自己从女儿成为了母亲,这个角色的转变还真是有些不适应。当时我兼任微软产品市场总监,处于事业转折期,正想大显身手拓展职业领域,可资源是有限的。感谢女儿的到来让我面对抉择时学会了选择,其实当首要目标明确以后,选择并不难。

几年前,女儿刚刚步入青春期,亲子关系成为我最头痛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心理学,在用冰山分析自我时,我被卡住了,我觉得我的幸福来自于女儿和先生,“他们不幸福,我怎能幸福?”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流下了泪水,“你自己不值得获得幸福吗?”我突然意识到,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通过个人成长让个人内在和谐,才能更积极地影响他人,创造幸福家庭。我的心好像突然透进了一束阳光,从此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心理学学习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如今,我可以从容地面对女儿的与众不同,从接纳到欣赏,甚至以女儿为师。我们被评为“最美家庭”,女儿也在按照她的天赋和爱好自由成长。所有的一切,也印证了那句名言:“即使外在的改变是有限的,内在的改变也是有可能的。”
团队的故事
管理是科学,领导是艺术。
任何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娘子军,她们专业、勤奋、热情、执行力强、有奉献精神,个个都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女性的细腻有利于沟通协调。
同为女性,我自认为可以感同身受,但有时并非如此。身为团队带头人,希望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不自觉地会追求完美,对下属要求较高。但女人天生感性细腻,在压力下容易情绪化,影响合作和工作效果。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就是让所有人都不满意,要管理好团队首先要从内心上接受她们并欣赏她们的亮点,然后才是严格的管理。
自己从学习心理学受益后,我推荐给姐妹们微课、沙龙,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认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工作幸福感。为加强部门内沟通,我每季度召开总结交流会,请姐妹们分享工作、生活方面的心得和感悟,通过大家的总结、展示和交流,拓展视野,舒缓压力,增进感情,达到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分享,促进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从技术质量部到PMO,部门转型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观念和思维习惯。原来的团队成员多数是技术或质量出身,做事关注细节,追求完美。但PMO需要战略思维,全局意识,以及目标感,同时需要把握好节奏,根据公司当前的商业目标和成熟度,审时度势地推进变革。
为了统一思想,我带领部门全体员工参加了协同共创工作坊,大家用图画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PMO图景,有百花盛开的花园、有自带动力的和谐号,提出了团结、包容、创新的部门文化,聚焦了部门的愿景——成为有价值的PMO,明确PMO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而存在,要为公司战略落地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同时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有追求、敢担当、善创新。
有了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工作中姐妹们有了更多的默契和理解,既能不忘初心,又能从容应对。我们用敏捷的精神,在营造项目管理文化、提升项目人员专业度、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等方面持续创新,如今已在专业PMO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结语
感谢我生活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之路,创新引导我前行,人生终将辉煌。再次感谢我的女儿和家人,感谢我的团队,你们使我成长,我为你们而骄傲。
新闻来源:新闻-人物
发布时间:2017/3/31
项目管理者联盟[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