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从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项目管理大会上获悉: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获得“第三届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之“卓越项目管理研究奖”。
“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是由中国唯一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全国性项目管理专业组织——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发起、联合国内行业性和地区性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共同设立的中国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奖项,以表彰由中国公民和组织机构取得的具有显示度和推广价值的项目管理研究成果、实践标杆以及为推动中国项目管理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下设“杰出项目管理研究奖”、“卓越项目管理实践奖”和“项目管理发展贡献奖”三个奖项,每年进行一次评选活动。
 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名誉主席钱福培教授和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顾问陈德泉教授给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副秘书长代寒玲女士颁奖
获奖成果:基于基准数据的软件项目成本评估技术
基于基准数据的软件项目成本评估技术是在度量体系中指利用基准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获得科学的估算模型,对软件项目的功能点规模、工作量、工期、成本进行估算的一项技术。
该技术的研究可追溯到2006年。2006年,提出了基准比对的理念,并牵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软件基准数据库平台,收集了行业历史项目数据1000多套,并发布了相关的基础类度量标准如《度量元》、《用户术语集》等。
2010年,以该成果为基础,牵头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通过收集行业新的基于功能点规模的行业基准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该成果.通过利用行业基准数据,并使用多种方法(方程法/类比法/类推法),对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工期、成本进行科学估算及交叉验证。行业标准规定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的方法及过程,包括软件研发成本的构成、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过程、软件研发成本度量的应用。其目的是帮助软件研发涉及各方科学、一致地进行成本度量、估算、评估。
长期以来,如何评估软件研发的成本一直是产业界的难题,尤其是在预算、招投标、项目计划等活动中因为缺失科学统一的软件研发成本评估标准,较大程度导致做项目预算时无据可依,进而造成预算浪费或预算不足;在软件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因为缺乏软件研发成本评估依据,恶意竞标、低价中标现象频频发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成本控制的科学依据,也经常出现时间滞后、费用远远超出最初预算的情况。科学统一的软件研发成本评估方法既是有效进行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软件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成果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并结合国内产业实际情况,阐述了软件研发成本评估方法、过程及原则,用于规范软件研发涉及各方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方法上达成一致,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该核心技术从2009年开始已经在神华信息、中国银行、东软集团、海关总署等上百家单位进行了应用,该方法针对实际项目的估算偏差总体上保持在20%以内。由于应用效果显著、影响范围较大,先后被立为行业协会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行业标准。
该成果已被认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及配套的行业协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应用指南(预算场景)》
获奖单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英文名称China System And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ssociation(缩写SPI China)。是在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十八号文件指引下,应我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发展需要,于2007年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民政部共同批准组建的一家专业性协会组织,主要任务是在信息系统及软件领域开展基于过程改进理念的技术创新、标准创制、面向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软件和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用户、第三方机构等,目前有企业会员2000多家。
分会开创性地提出了“质量-品牌-竞争力轴线”的行业发展理念,以专业技术联盟为抓手,发挥协会平台性作用,凝聚产业甲乙丙方,推动我国企业“质量竞争力”跨越式提升。本会重大创新成果“基于行业基准的软件项目成本评估技术”等已经应用到国家级行业标准中,并在神华信息、海关总署、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央行等机构得到成功应用。
分会坚持以“做国际化的专业协会”为愿景,把“以过程改进之能,助企业发展之力”作为崇高使命,本着“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宗旨,为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服务。
新闻来源:新闻-机构
发布时间:2012/11/19
项目管理者联盟[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