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服务商会员:
欣旋咨询
发布时间:2013/9/5 浏览量:1452 |
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是瀑布式开发,即严格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在今天的沙龙里,嘉宾李舸告诉你:针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突破性出路就是敏捷开发。 提到敏捷,也许你会想到scrum,在今天的沙龙里,有着丰富敏捷开发经验的李舸告诉你:会Scrum不一定代表你会敏捷。
2013年9月1日,由上海欣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虹口区广纪路838号7楼,成功举办了第93期项目经理沙龙:敏捷项目管理。演讲嘉宾:李舸,PM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海欣旋1206班学员。
李舸就提出的核心观点:敏捷开发=敏捷价值观+敏捷实践+适应开展演讲,提出敏捷是一种思想和方法论,整个过程紧扣核心观点。课题首先由敏捷开发的定义展开,引出敏捷四大宣言,敏捷开发的基础是建立在这个价值观上的,即这个理念先要深深地植入团队;紧接介绍了敏捷实践的一些优秀方法如XP,Scrum等,提出了XP解决的是个人,而Scrum解决的是团队和组织,只有以个人,团队,组织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是敏捷实践
在随后的时间里,李舸讲了两个代表性案例中的敏捷开发应用: 案例一:A公司(某维护类项目公司),当前问题:每次发布问题非常多,客户埋怨开发团队效率低,能力差。开发团队抱怨客户的需求变更多,乱,经常加班,整个开发团队士气非常低。 此时,嘉宾提出了将每次发布作为一个迭代周期,将需求计划会,每日站会,产能,燃尽图,迭代回顾贯穿其中,其中印象深的是:需求计划会会让项目团队对每个迭代周期中需求非常清晰,任务墙(kanban)让大家清晰的看到项目进展状态,用数据来将“团队产能”量化,提出让开发的问题暴露在项目前期,而不是暴露在发布时。并且在每次迭代回顾中来不断提高
案例二:B公司(产品型公司,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整套持续交付的开发体系,当前问题:稳定期很长,测试组压力非常大,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互相抱怨 此时,敏捷在其中的应用分成四大块,即以用户场景贯穿开发全过程,保证需求,开发,测试对需求理解一致性,同时需求,开发,测试并行工作;用持续不断的测试来尽早的发现系统集成问题,并提出关键的“自动化回归测试”降低重复测试成本,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保证了软件的持续稳定,在这个案例中要求测试团队的能力非常强。
并且两个案例再一次提升了核心观点中敏捷开发的适应性,即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要不一样地应用敏捷
在整个沙龙过程中,同学们也非常积极的提出很多疑问,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困惑,李舸一一作答,在沙龙后期,IT行业的同学们仍旧热情高涨不愿离去,提出要请李舸就敏捷开发专门作答,甚至有同学有想法要请嘉宾到其公司去做宣讲培训。
需要改进的问题: 1. 前期嘉宾迟到了一点时间;中间讨论的时间有点长,导致后期嘉宾在作总结的时候电脑没电。 2. 在参加的18个人中,有3位非IT行业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建议以后在沙龙课题的时候先简单说一些,以防止对某些行业的不适用 3. 整个沙龙来的人很多,位置都快不够了
本期沙龙编辑+拍摄:肖雯
相关图片如下:

微信公众账号:

|
信息类别:新闻-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13/9/5
项目管理者联盟[mypm.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