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周玉龙,PMP,MBA,资深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沙龙第14期演讲嘉宾。网站ID:denver

第14期沙龙回顾
http://www.pmsalon.net/viewthread.php?tid=798&extra=page%3D3 。
【项目经理沙龙介绍】:项目经理沙龙专注于项目管理领域,为会员搭建一个交流和组织平台,提供专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和交流服务,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提升项目管理知识与经验的传播,成为项目经理职业发展基地。网址:
http://www.pmsalon.net 项目经理沙龙:周经理,你好!2008年6月7日你为大家分享真实的项目案例深受会员喜爱!今天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非常感谢!
项目经理沙龙: 在沙龙现场,你提到的案例中,成本超支, 进度落后。有会员认为是项目经理没有做好干系人管理,即没有与客户做好准确的沟通,需求把握不清晰,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玉龙:我很赞同这种想法。其实案例之所以成为案例,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从PMP的九个领域分析,我想这个案例在每个领域都可以分析出问题来。
项目经理是没有做好干系人管理,首先,对客户内部情况的复杂程度估计不足,对于客户的各个部门之间复杂的关系没有分析好。所以,项目经理并不是十分清楚哪一个或是哪几个干系人比较重要?不清楚每个干系人关注的重点?也就谈不上后面的对症下药了。
这个案例在很多方面有问题,比如计划过程中,没有做出一个好的计划来,迫于压力,仓促上阵;执行方面,没有坚决的按照计划执行,根据客户、内部主管的意见,随意改动;沟通上,没有注意沟通技巧;需求管理上,变更很随意,对于变更带来的影响没有仔细分析,更谈不上控制;第三方管理上,没有很好的控制第三方,无法调动第三方协助本项目完成对客户的承诺。
但是,我一直认为,这个项目经理在企业中对自己的保护做的比较好,在项目开始已经预见到这个项目难做,于是在启动的时候为未来项目失败开脱自己的责任。尽管项目经理的作用就是无论项目情况多么恶劣,都要尽自己的努力把项目做好、做完,项目经理也应该把真实情况如实的汇报给项目发起人,或是老板。当然,汇报方式需要一些技巧。
项目经理沙龙:项目经理特别是PMP,非常关心个人的职业发展。以你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你觉得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周玉龙: 其实,我个人更看重的一点是“厚积薄发”。记得一个老领导和我说过,做某个工作,第一年,觉得很有挑战,成长很快,认真负责;第二年,觉得自己不过是重复劳动,没有发展,对工作得过且过;第三年,开始跳槽。其实,第一年不过是熟悉这个工作,第二年才是真正的锻炼,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不断的有一些新的挑战,遇到各种问题。这样在第三年、甚至第四年的时候,才会得到重用。看过很多伟人的传记,他们的一生中也有很多起伏,所以静下心来,不要过于看重一时的得失。
另一点是要记得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我见过一些项目经理,做一个项目是一个方式,做十个项目还是一个方式。也许项目经理内心的价值观可以保持一致,但是每个项目都不同,每个项目的人都可能不同,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时期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特别是沟通,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项目经理沙龙: 2007年全国项目经理的薪资调查报告出来后,项目经理普遍对自己的薪水不满意,你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周玉龙:这个不满意可能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薪水低于平均标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更倾向于认为这些项目经理还没有成为合格的项目经理,还需要磨练,发展。当然不排除一些个别行业,个别企业的低工资策略,这个时候我倒是建议跳槽了。对于合格的项目经理,自然会有很多企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水。
另一方面的不满意,应该是认为项目经理的薪水整体方面太低,没有体现项目经理的价值,没有体现出PMP的价值,我想这个徐总也是不满意吧。这方面我感觉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国内环境的问题,国内对项目经理的接受度还不高,更多的国企还是习惯于职能部门式的组织架构;企业的原因,弱矩阵架构或是职能型架构的企业,项目经理是一个虚职,在级别上还是一个工程师的级别,不大会为项目经理付更多薪水;还有是个人的原因,一些项目经理名义上是项目经理,其实是当一个技术骨干来用的,最多是一个team leader的角色,所以没有高工资也是正常了。
项目经理沙龙:在论坛中,经常有会员提到MBA与PMP的区别,有会员也在考虑到底是读MBA还是读PMP?你在几年前就成功获得PMP资格认证,今年又在读MBA。你能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对比二者的异同吗?
周玉龙: 我倒是没什么资格去分析这个问题,毕竟是在读MBA,还没有毕业。只是从我个人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MBA是增加了知识面的宽度,而PMP是增加对项目管理的深度。企业喜欢的是博而专的人才,所以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很多时候,我感觉做项目某些方面有点像做一个小型的企业,领导就像是董事会,只是这个企业寿命比较短(至少有结束的时候),项目做完了也就关门了。但是做项目更多的考虑的是一个项目的得失,企业考虑的则是短期利润和未来的发展。
做项目的时候,环境因素很重要。很多项目是企业发起的,更多的了解工商管理知识,理解企业运营规律,有助于项目经理更好的预见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尽早作出判断,这也是我读MBA的一个动机。
同时MBA知识面很宽,涉及到各个方面,很多可以映射到PMP知识体系架构中。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PMP,对PMP也是一种补充。PMP这是将这些方面的知识组织起来,针对项目管理形成一套比较好的知识体系。PMP是我们做项目的专业知识,而MBA则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
但是有一点我要提的就是,千万别认为学完MBA、PMP,就可以做企业,做项目了。这些只是一些知识,告诉我们实际问题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些都没有告诉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这和买了几本书,把书放在书架上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项目经理沙龙:金融危机,有的企业开始裁员。有人说“有危就有机”,你觉得在目前不景气的环境下,项目经理应该如何避免外界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周玉龙:危机是并存的,我很赞成“有危就有机”这句话。企业裁员,项目环境更恶劣(人少了,预算不足……),这就更能体现项目经理的价值出来。
其实这方面,我倒是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只是想分享一个现实,就是今年的MBA报考人数比去年又有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不好的时候,多读书,多积累,提高抓住下一个机会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