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估交流会一瞥 现场考察 申请单位培训中心的图书馆
问:大奖的申请流程是什么?评估师在IPMA国际项目管理大奖中起什么作用?
答:从整个大奖的评奖流程而言,首先是申请单位提交申请函和申请报告,这个工作每年大致截止于4月中旬。此后就主要是评估师工作了。对于每个提交申请的项目,组委会将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每个小组一般有五位评估师,拿我所在的小组来说,评估师来自英国、德国、波兰、印度、中国。
评估师的职责是对申请项目做出判断,提出倾向性意见,然后交评审团综合评审。我们需要研读申请报告,根据卓越项目模型(Project Excellence Model)的九大准则及相关细化标准独立判分;然后通过小组研讨,判出小组分,并就报告中需要澄清的问题提交质询问题清单。如果小组分足够高,则评审团将安排现场评估,这通常是在7~8月份。
现场考察是一个高强度的交流、评审工作,来自各国的评估师向申请项目、机构提出一系列问题,申请方均要一一作答并提供相应证据。拿我们这次来说,清单上有300多个问题,评估师们白天分组考察,晚上举行工作会议,日程安排卡到了20分钟时段;申请方更是全力以赴,把集团公司上下、供应商、客户、社区代表、合作伙伴等都发动了起来,提交查询的管理文档更是堆满了会议室6米长条桌。对方虽然是印度名列前茅的大企业,但对此确实是高度重视。
现场考察之后,评估师工作组将修订评分,上报评审团,由后者决定授奖与否。无论是否获奖,申请单位都会收到一份来自评估小组的评估反馈报告,实际上,很多申请单位对整个评估流程以及这份反馈报告更感兴趣,因为这是对照国际项目管理卓越标准进行管理改进和学习的好机会。
如果获奖,每年10-11月的国际大会现场会是一次荣耀之旅。红地毯、聚光灯、全球同行瞩目下的获奖感言……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卓越项目和项目经理。
参观妇女俱乐部的课堂 项目周边社区的孩子们 社区学校可爱的孩子
问:这次印度评估之行,您有什么感受?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从项目评估角度,印度之行感受良多。近三个月时间,我们相当深入地审视了印度有代表性的大型项目,实地接触了项目、企业、社区和形形色色的管理者、员工和项目影响着的各色人等;结合卓越项目评估准则,又与国际评估师们发生直接交流、碰撞,进一步体会国际项目管理的卓越标准。我的感受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卓越是国际标准而不仅是地区标准。
我是第一次参加IPMA大奖评估,去印度现场考察之前可说是有意无意憋着一股劲,要为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项目管理争一些特殊性——那些在发达国家已经视若平常的管理举措,在我们毕竟未必熟悉、未必套用,因而我觉得不应该用统一的、而且是西方的最佳实践来评判印度项目。比如,卓越模型第六项准则“客户结果”,要求评估“项目在客户期望和满意方面所达到的状况”,要求申请方证明客户是如何直接、间接评价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和结果的。在这个问题上,申请报告提供了很多客户评价引语如政府官员的表态、某些用户的来函、报刊评价等,也罗列了诸多获奖名目,结合项目绩效我觉得这就足以表明客户态度了。但几位西方背景的评估师说“不,请拿客户调查报告来。”“如果不做系统的、规范的客户调查,我们凭什么替顾客下结论?”这个话题在先前的网络会议上讨论得颇热烈,到现场后也仍然是我们的热门话题。质询中,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投向对方:你们的客户包括哪些?你们是怎样了解客户需求的?客户需求的变更是怎样获知的?作为大项目,你们面对着诸多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其需求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冲突?你们又是如何协调和满足他们?客户意见和抱怨,如何获知、处理流程怎样?如何影响项目实施?你们有定期的客户调查机制否?客户反馈对本项目和集团公司的其他项目,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看得出来,对方的客户管理做得相当不错,比如总公司、地区、项目三级领导亲自担任各级客户管理负责人,地区级客户关系部门有专人常驻主要客户现场办公,业务层面规定了例会、热线制度等,很多举措与我们国内所见完全相同。但到最后的内部总结会上,我和来自印度的评估师都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熟悉的、基于人际关系的客户管理有时相当高效,但总体而言,如果不采取更系统、更规范的手段,对客户作更深入的识别、分级分类、系统调研和反馈,并用流程确保客户需求得到关注、协调、满足,那么客户管理的状况仍然是脆弱如沙上城堡,很可能造成管理误差,是项目和组织的巨大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估卓越项目,无论东方西方确实只有一个标准。
第二,IPMA大奖是学习、改进、发展的好工具。
IPMA究竟主要是一个市场、品牌活动还是学习、交流活动,每个申请单位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就这次印度之行而言,我充分感受到它作为学习、改进、发展工具的巨大价值。
我认识的申请方第一位员工是古普塔先生,头发斑白,不苟言笑,是集团公司项目管理部的职员。他负责我的接送。北京、德里之间航班时间颇为不便,到德里是凌晨3点多,那天飞机晚点3小时,到早上6点多才出站。古普塔住家离机场甚远,那天也就在机场熬了半夜。我向他致谢,他丝毫不以为意。后来闲聊,他说,“IPMA评估师提的问题真厉害,好多问题来自我们从没考虑过的角度,给了我们扩展视野的很好提示。”一边说着,他一边展开我们的质询清单,原来公司把问题单发给了每一个相关员工。“我们的申请报告侧重项目建造阶段,而质询清单从一开始就澄清说这是一个典型的BOO项目,即便以建造阶段为申请主体,也必须对照商业运营目标进行评估。”古普塔非常认真地说,“从评奖的角度,我们有些意外;但从这些天质询的过程来看,我们都觉得这样收获更大。”他对考察团的尊重发自内心,是公司上下的一个缩影。记得七八十年代我国曾有一波全民学习的热潮,整个社会洋溢着对知识的好奇、尊重,同时每个人都心气十足,充满希望。那种劲头,在这家公司特别是中下层员工身上,极其神似。
财务管理是考察的重点之一。申请方提供的项目财务指标相当不错,文件齐全,质询对象专业能力很强,对答如流。在阅读某份财务报告时,评估师针对其里程碑管理要求看相应的财务计划和实现数据,结果对方怎么也拿不出来,显然其里程碑管理并未真正落实。这个问题在双方全体会议上提了出来,从集团干部到项目财务负责人,情急之下纷纷辩解,但听得话声一片、此起彼伏,我辨听印度英语的能力受到巨大挑战,一时间都有点懵了,唯一能确信的就是并没有谁给出了满意的解释。很快,项目经理用诚恳、温和的话语压住了全场的情绪,“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项目里程碑管理方面,财务工作还有待改进。我们应该感谢评估师的发现和提示。”他的话说完,静默了一两秒钟全场不约而同释然而笑,是啊,存在瑕疵算什么?关键是知道有瑕疵,今后才能改进!
申请过程的自我反思、对照学习,评估中的质询、交流和反馈报告,这些都是申请者最能受益的地方,IPMA大奖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荣誉和品牌上。
第三,社会责任必将成为项目和组织的主要价值导向。
印度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项目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承担。该公司和项目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理念和具体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主要从事大型工程,对环境和社区影响较大,该集团公司总部专门制订了社会责任政策和安置计划、社区发展计划等;设立了社会责任部负责监督落实;公司加入了“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的倡议,包括人权、劳工和环境领域的9项普遍原则,目的是通过集体行动的力量,推动企业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从而使企业界参与应对全球化的各项挑战;公司还创建了一个基金会,面向全国的残障人士提供公益服务。基金会每年从公司获得固定拨款1.7亿卢比(约3千万人民币),其使用有着严格的流程管理,年度计划和年终审计等记录都逐笔可查。
最打动我们的是在项目现场所见所闻,妇女俱乐部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为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做了最好的说明。该项目建于南部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生活比较贫困,项目兴建以来,公司在当地提供380多个工作岗位,发放400多份小额贷款(5万卢比以下);为86家村庄创建了77个医疗点,服务病人6000多人;为37家村庄安装饮用水设施,为22家村庄修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公司的内部设施向当地人开放。我们访问了员工家属举办的妇女俱乐部。按印度习俗,妇女大都居家,公司遂开办了妇女俱乐部以方便家属交流。但这家名为Tanvi Sangam的俱乐部并没有陷于家长里短,而是办起了幼儿园、成人扫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等,不但面向公司员工,而且也服务于当地居民。她们的识字班不但教官方语言,也教本地语。(印度语言丰富,尤其南方地区。当地人为我们表演的舞蹈,虽然表情生动,故事一目了然,但问起伴唱的歌词,则陪同我们的公司员工纷纷表示听不懂——那是当地土语)走进教室,几十名席地而坐的孩子齐刷刷站起来问好,那基本上是当地孩子,眼睛大大,眼神炯炯,看得出来外国客人在她们而言颇为新鲜。
每位评估师都为她们留下了祝福。我在留言本上有感而发:“知识改变命运。衷心感谢妇女俱乐部的工作,衷心祝愿孩子们一生幸福!”

德里街头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老城小巷的摊贩 德里老城30年没变
问:能谈谈您对印度的总体感受吗?
答:其实,这次行程匆匆,几乎没有充裕时间了解印度更多。唯一一次德里老城的漫游,用以评说印度肯定是不全面的。不过,评估师中有一位,30年前曾常驻印度达6年之久。我们一边在德里老城的小巷里穿行,一边向他印证。结论一言以蔽之,“30年前,德里老城就是现在这样”。
如果说城市面貌相对而言比较落后的话,印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可绝不落后,相反他们相当国际化、相当规范甚至先进。拿我们住的宾馆而言,那是一家知名的国际连锁五星宾馆,在欧美东南亚都有分支,服务质量很好,一问才知纯粹由印度人开、印度人管。我们考察的企业,管理制度、职责岗位等相当规范,而且从上到下奉行不误。我曾询问,中国式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在你们是否存在?答曰不能全然理解我所描述的情景,但拖欠工资违法,无论本公司或承包商,均未发生此类情况。
最后,作为个人的最强烈感受,是印度与国际社会交流的便利性——语言和开放。没有交流,任何发展只能自我积累、小步慢行,而国际交流却能带来全新的理念、方法,促成迎头赶上。在这方面,我们与印度有着先天的差距(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应该用更大的后天努力来弥补。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和应用国际最佳实践,深入学习和体会IPMA卓越项目模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第20届国际项目管理大会10月份就要在上海举行了,世界各国的同行汇聚一堂,实在是项目管理界同仁的大好交流机会,我期待着这一盛会,也衷心祝愿所有参与IPMA大奖评选的项目赢得应有的荣誉和辉煌!
(长青藤编辑部 记者雷秋供稿)
附:全球契约的9项原则
涉及人权的
原则1 企业应在其影响力范围内对保护国际人权给予支持和尊重;
原则2 企业应保证不与践踏人权者同流合污;
涉及劳工的
原则3 企业界应支持结社自由及切实承认集体谈判权;
原则4 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
原则5 切实废除童工现象;并
原则6 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涉及环境的
原则7 企业应支持采用预防性方法来应付环境挑战;
原则8 采取主动行动,促进在环境方面采取更负责任的做法;并
原则9 鼓励开发和推广不损害环境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