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项目管理者联盟第二十四期学员姜鹏先生荣获国际项目集管理专家PgMP证书。姜鹏先生于2016年11月参加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集管理研究中心PgMP课程,并于2017年12月获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gMP认证。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集管理研究中心PgMP学员(第二十四期学员)
2017年12月获得PgMP证书
在通讯产品从2G到3G再到4G的快速演进过程中,国内通讯企业与国际密切接轨的大背景下,项目管理理念在通讯行业得到了快速推行,在项目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我也越来越深感掌握PMI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项目管理工具技巧与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于2006年参加过公司内部组织的PMI项目管理理论培训,并在2011年12月通过的PMP考试。但在后来开始担任创业团队的相关管理工作及大型项目集管理工作后,我发现了仅有PMP的认证及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很多工作及面临的问题无法从PMBOK中找到可以参考的方法。
例如,对于创业团队所实施的大型复杂项目集,如何确保组织的愿景、使命、战略及目标正确快速的翻译成项目集的愿景、使命、战略及目标,如何确保项目集始终与组织的战略保持一致,如何最大程度地争取各类干系人来支持创业团队的复杂项目集,如果更好实施项目集管理与项目集治理等等问题。
后来了解到了PMI的《项目集管理标准》的理论体系,而我面临的相关问题和困惑正是PgMP知识体系所包含的,也会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再加上与国内曾主导PMBOK翻译的项目管理前辈们的沟通,也让我更加坚信了学习PgMP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最终,我确定了由PgMP黄埔军校的“项目管理者联盟”带领我进入PgMP的知识领域,项目管理者联盟的PgMP的培训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可以让我有机会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学习PgMP理论体系,并将我的项目集实践与PgMP的理论更好的结合,也让我有充足的把握顺利通过了2017年12月的PgMP认证。
作为项目集管理的实践者与PMI项目管理体系的学习者,我们都知道PgMP认证考试的难度大,要求高。基于全英文的Panel review、全英文的考试,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都是对每个PgMP认证准备者的一次次的考验,对于PgMP的学习、准备及考试,需要我们每个人沉下心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了PgMP认证考试的规则及各类要求后,我采取了如下学习及备考方法:
1、做好参加PgMP学习、培训及认证考试的身心准备。作为PMI认证中难度最大的一项认证考试,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为自己保留充足的学习时间、培训时间和沟通交流的时间,当然也需要得到家人强大的支持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自我学习、参加培训、个人经验总结、考前准备的各阶段的学习计划,围绕各阶段计划逐个实现目标。
2、抓住考试教材和ECO。按照项目管理者联盟林勇老师的要求,重点围绕SPgM考试教材和ECO考试大纲的内容,在参加培训前到认证考试前的全过程中,至少进行5遍以上的精读,结合课程的讲义及相关的辅导资料,将教材和考纲的各类内容进行关联性和框架性的串联学习,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理念。在模拟考试及各类练习后,有针对性的再调整精读的方向。另外我也建议大家购买一本全英文的教材来进行学习,既能练好英文,还能以美式思维的方式来融入学习。
3、以空杯的心态和结合实践的心态来学习和参加培训,并将学习PgMP的内容与个人工作实践相结合。我将项目集的战略一致性、项目集的整合管理、项目集治理、项目集干系人争取等理论与我当前的项目集管理及创业团队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既能碰撞出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思路,还能更加充分的理解项目集管理理论的魅力。当项目集管理理论中的一些方法及理念与我们目前的国内实践有差异时,我们不应排斥,而应该拥抱变化,以空杯的心态接纳它,以美式思维的方式重新思考这一理论。
4、认真的完成Panel review经验总结和培训中林勇老师要求的各类作业。在Panel review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就是对所从事的项目集管理工作的历史进行的一次梳理,也是结合项目集理论的一次工作总结,还能让我们发现我们日常项目集管理工作与项目集理论的差距。而培训完成时,林勇老师要求的对个人所在企业及家庭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及任务的梳理,对项目集治理计划的梳理以及各类核心概念的梳理,更是一次结合实践的思考过程,也能让我们做到知行合一。
5、基于个人的学习和理解,梳理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思维导图工具将考试教材、ECO及相关的培训讲义梳理成了数10张思维导图,并将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了相互关联,使其更像项目计划中的相互关联的任务,可以让我随时随地的快速查看,并及时梳理理论的框架和知识点,也便于记忆重要的理论内容。
作为我在项目管理学习与成长之路上的好伙伴和老朋友,我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的《项目集管理标准体系与PgMP认证》的课程与服务非常满意。在师资团队、教材配置,认证指导、售后服务的多维度上,项目管理者联盟都做到了业内最好。林勇老师作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为我们开拓了项目管理的视野,也为我们提供了高水平的专家指导。项目管理者联盟宣总和莎莎也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机会、学习条件和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