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四季都是夏天,终年阳光直射,温度保持在36~37℃,昼夜温差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建筑施工影响很大:一方面,夏季温度高,混凝土的水分迅速蒸发,不利于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另一方面,新加坡每天都有暴雨,大雨来临,是否要停对混凝土浇筑都是个问题。停下来,混凝土不易成形;不停下来,混凝土的水位置发生很大变化,对混凝土今后的成形和强度都有很大影响。这个问题在新加坡每天都会发生,那么怎么办呢?
日本人就在房子上空临时加了一个顶,这个原理就是在房子四周用四台塔吊的塔身,再用钢结构做了一个屋顶,由4台塔身支撑。随着建筑升高,塔吊的塔身同步随着屋顶往上升,24小时罩在工作面的上空。它的好处是既避免了阳光直射,也淋不到大雨。第一,克服了夏季施工两个最大的困难,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了提升;第二,保证了施工的进度;第三,最关键的是改善了工人们的劳动环境,提高了安全系数。
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工作方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内也会有企业尝试这种方法。我从事建筑业40年,看着中国建筑业从肩挑人扛慢慢发展到小车运输再到振动器。我们建筑业规模是全世界最大的,目前建筑每年竣工面积55亿平方米,占了全世界的50%左右;但是从质上说,我们远远不够,我们的建筑工业的科技进步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慢一些:建筑业大部分仍然是手工操作,建筑施工现场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工地有很多非标准的构建,很多地方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完善,模式没有建立;
第二,工地延续大量的手工操作,高级木工工资可能超过高级工程师,但是高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少,大部分人不愿意做,年轻的建筑工人越来越少,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从东南亚一带输入外籍劳工;
第三,由于大量手工操作,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浪费多,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第四,由于手工操作,质量通病多,很多做法不规范,工期不合理,靠24小时拼命干盲目抢工期。
然而,我国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2013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就要新增城市用水约17亿立方米,消耗6000万吨标准煤。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六篇指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国务院办公厅国办相关发文着重提出推动建筑工业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后来又提出建筑产业现代化概念,它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为核心,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投融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依靠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社会与经济效益。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指在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规范构件和产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部品,减少设计的随意性,并简化施工手段,以便于建筑产品能够进行成批生产;
二是中间产品工厂化,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核心。它是将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需要的中间产品(包括各种构配件等)生产由施工现场转入工厂化制造,以提高建筑物的建设速度、减少污染、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它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如下图:

假定传统建筑方式的资源消耗是100,那么工业化生产方式施工用水量是它的40%,可节省大量养护用水;混凝土消耗降低了20%,跑冒滴漏没有了,混凝土的消耗减少;钢筋由工厂加工与配送,由电脑控制,减少了现场人工的剪切,钢材消耗减少;木材消耗降低80%;建筑垃圾减少80%,环境影响也大大降低。
三是施工作业机械化,机械化既能使目前已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得到提升,更是推进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前提。它将标准化的设计和定型化的建筑中间投入产品的生产、运输、安装,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来完成,从而达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效缩短工期的目的。
高登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高登项目管理”)作为高登项目管理咨询集团的项目管理专业培训咨询品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项目管理的系统培训与管理咨询服务正是秉承“让客户项目管理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理念与理想,高登咨询建立起“一个专注,两个保障,三个结合”的服务优势,累计为工程行业、高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4大行业、近20个细分领域的60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过专业服务,在国内项目管理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