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日,清晖项目管理社区在上海五角场举办《Scrum敏捷项目管理应用实践与认证》讲座。本次讲座可以说是浓缩版的敏捷项目管理培训,清晖为急需敏捷知识和实战的广大学员特别举办本次公益讲座,讲座吸引近200位来宾的支持,现场座无虚席。 本次讲座由清晖项目管理首席讲师、首席咨询顾问、优秀实战型项目管理学讲师郭老师主讲。
同时,郭老师也是清晖敏捷项目管理课程培训讲师,在后续的课程中将给到大家更好的知识及实践提升。郭老师同时具有 PMP、ITIL、Scrum、P2专业级讲师认证。本次讲座主要从:项目为什么会失败、Scrum的框架及应用、敏捷管理如何提升组织和个人的项目管理水平三方面主要讲解。讲座开始,郭老师把问题抛给大家:实际项目管理中,怎样更好、更快地帮助团队开发出优秀的产品,scrum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流行与最有效的敏捷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之一,在发达地区被众多知名企业广泛采纳。那么到底什么是Scrum呢?Scrum最先代表的是橄榄球运动中争相抢球的动作,那么后期应用到培训中,是一种敏捷过程,让我们学习scrum敏捷管理,让敏捷管理如何提升组织和个人的项目管理水平。
那么敏捷是在什么动机下产生的呢?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应的软件危机及软件工程陆续出现。我们日常所需或基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淘汰率逐渐加快。速度成为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因素,软件项目的最大挑战在于一方面要应付变动中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在紧缩的时程内完成项目。针对问题,传统的软件工程难以满足这些要求,所以软件团队除了在技术上必须日益精进,更需要运用有效的开发流程,以确保团队能够发挥综效。这正是敏捷的软件开发流程于近年来兴起的主要原因。
经过郭老师讲解,现场立即有学员发问:敏捷方法是否可以应用在日常管理以及非软件项目上?
郭老师现场播放了一段外国在非软件行业应用敏捷项目管理的一段视频,清晰明确地为大家证明:敏捷方法可以应用在日常管理以及非软件项目上。在Scrum框架中主要有三种角色:SM、PO(Product Owner)、DT(Developmen Team),对应到各自的团队和日常管理中非常匹配。另外,在事件过程中,冲刺计划、每日站会、冲刺评审及冲刺回顾框架同样能应用到各个项目。敏捷强调速度,比如每日站会,团队每天15分钟的检视和调整会议称之为每日站会。每日站会在各个Sprint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因为会议时间很短,通常,会议都是站立进行的。会议上,每个团队成员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从上次会议到现在都完成了哪些工作?下次每日站会之前准备完成什么?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障碍?每日站会可以增强交流沟通、省略其他会议、确定并排除开发遇到的障碍、强调和提倡快速决策、提高每个成员对项目的认知程度。
解决了敏捷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问题,郭老师详细讲解敏捷开发的12个原则:
1.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2.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
3.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交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4.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5.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人来构建项目;
6.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交谈;
7.可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8.敏捷过程提倡平稳的开发节奏;发起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9.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10.简单化是根本(不做过度设计和预测);
11.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2.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相应调整。
认真体会敏捷开发的12个原则,大家更加理解敏捷项目管理应用范围之广。采用敏捷方法得当的话可以,可以得到很多预期的收益:随时跟踪项目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和风险;快速交付, 每次迭代都能交付可运行的软件;改善应对变更能力, 减少大量的重计划;改善项目沟通;更好的客户参与, 避免错误的假设。
总之,学习并应用敏捷项目管理,在提高生产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员工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和帮助。
活动结束后,现场来宾立即找到清晖工作人员,表示讲座过程中受益匪浅,为了尽早参加敏捷讲座,许多学员现场报名清晖11月22日敏捷培训,并享受到现场八折优惠。清晖在培训学习方面给到学员大力支持,清晖社区老师现场抽奖送出事先为到场来宾准备的礼品——《如何构建敏捷项目管理团队》,清晖老师精心为大家挑选的敏捷参考书。再次恭喜现场得奖的幸运来宾。清晖在项目管理学习之路上一直给大家全力的支持,各位在项目管理学习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与清晖老师沟通咨询,也希望大家能收获更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