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工程项目管理从优秀走向卓越”
——宝智坚思CEO黄得承在香港测量师学会发表午餐演讲
宝智坚思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得承(TS Wong) 先生应邀于3月30日在香港测量师学会(HKIS)持续发展项目(CPD) 中发表午餐演讲(Luncheon Meeting),包括任职香港赛马会、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香港铁路、第一太平戴维斯等二十多位对项目管理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及资深测量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就他们感兴趣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话题与TS进行了深入交流。 
TS的演讲题为“上海地铁工程项目管理从优秀走向卓越”, 分析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如何通过与宝智坚思(ProjectAIMS)的战略合作,全面推动建设项目管理流程化与信息化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丰厚的优势,有效克服管理薄弱的劣势,把握利用破旧立新的机会,彻底化解事故隐患的威胁。事实证明从2006年到现在的7年间,上海不仅一跃成为现今世界最长地铁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也同时使地铁建设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项目管理水平获得跨越式地提高。 
TS表示:“作为香港测量师的一份子,我很荣幸能在学会举办的活动中做主题演讲,与众多行家分享和交流项目管理经验和心得。宝智坚思在内地的发展经验以及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洞察,能帮助我们在这个以专业知识和卓越服务为核心的测量师产业中找到有价值的发展路线。宝智坚思期待与香港测量师共享美好前景。”
TS先向在场的测量师从几方面简单对比香港与上海(见图1) 两地的区别,让大家对上海地铁有些初步了解。 
跟很多香港人一样,只有少数听众知道上海地铁在2010年世博开幕前已成为世界最长地铁城市。TS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超过了伦敦150年的地铁规模!这样的建设规模、投入强度、推进速度,在国内外地铁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作为建设方的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其任务艰巨性、考验严峻性,工程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

吸引在场听众的内容包括TS讲述上海申通集团2011年度对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回顾报告的部份结论,充分肯定了系统带来的以下好处:
(一)多视角动态跟踪
以设计、商务、进度、质安、办公等业务流程为支撑,工程建设指挥从经验型逐步走向多视角动态跟踪。
(二)项目过程留下痕迹
变项目过程“缺乏追溯”为“留下痕迹”,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问责性,降低了项目风险。
(三)有效管控项目投资
变项目投资“干了再算”为“算了再干”,实现了各类建设资金使用的有效管控。
(四)加强合同费用监制
变合同费用“事后统计”为“事前/事中监控”,加强了合同的支付、变更控制。
(五)实现进度网上监控
变工期进度“信息孤岛”为“集中总控”,实现了项目各类进度计划的网上全程监控。
(六)提升内外沟通协调
Greata建管平台的应用使项目内外沟通协调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虚拟团队的高效优势。
当讲述完上海地铁成功案例后,TS还特别搜集了一些统计数字,好让大家更了解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市场规模的巨大和所面临的挑战:
1、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2010年,中国建筑市场规模超过美国雄居世界首位,这得益于中国持续走高的房地产与基建业务。2010年,中国建筑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0亿美元,而美国为9,830亿美元。
2、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64%
中国在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471,564亿元,同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301,933亿元。
3、中国”十二五” 规划中计划要建
- a) 25,000公里高铁
- b) 2,600公里地铁
- c) 72座新机场
- d) 36,000,000套保障房
4、中国每年新开工项目超过30万,估计全国同时在建超过100万个项目
5、细看2010年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行榜
虽然中国承包商占51家,但只占15%的总收入,而且九成的收入来自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在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仅占2.6%和1.2%。反映中国承包商大而不强,特别弱势在于项目管理。
最后TS总结:“中国项目管理市场真的非常非常大,但也非常非常封闭,所以目前及未来十年的市场需求空间十分广阔,也就是所谓的蓝海市场。我们香港测量师普遍熟悉国际上惯用的项目管理流程知识,更重要的是从过往工程项目的磨练中吸收了大量实际管理经验,加上香港人一贯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这些都是国内甚为希缺的人才资源。大家如能及早采取行动,便可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你的成就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