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成,欢迎你的交流。 EMAIL:coachguo@126.com MSN:goldguocheng@hotmail.com 目录 第一章:长安往事 《水煮西游记》之一 培训师篇 《水煮西游记》之二 法海创业篇 《水煮西游记》之三 天地合谋篇 《水煮西游记》之四 战略联盟不再是梦 《水煮西游记》之五 唐氏创业集团 《水煮西游记》之六 抓猴头理论 《水煮西游记》之七 新官上任三盆水 《水煮西游记》之八 搞定事情就是搞定人 《水煮西游记》之九 魏征的葬礼 《水煮西游记》之十 职业猴子的七项修炼 第二章:昨日重现 《水煮西游记》之十一 都是领导的错 《水煮西游记》之十二 yesterday once more 《水煮西游记》之十三 NLP精灵的传说 《水煮西游记》之十四 男人四种 《水煮西游记》之十五 ERP是一种管理理念 《水煮西游记》之十六 态度决定NOTING 《水煮西游记》之十七 唐僧的绩效面谈 《水煮西游记》之十八 到达预期目的的必经之路——悬崖 《水煮西游记》之十九 扁平化管理不是趋势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 白骨精的工作改进报告 第三章:重新受命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一 唐僧武功第一重:吸纳大法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二 感觉就是一切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三 用钓鱼的方法增强执行能力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四 重新受命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五 猪的价值取向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六 关键在于关键路径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七 项目成功123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八 S.M.A.R.T.原则 《水煮西游记》之二十九 用做生意的视角开会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 了解你的干系人 第四篇:八戒情怀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一 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二 口才好不等于会沟通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三 多往前想一步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四 猪的迷人微笑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五 猪八戒与高尔夫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六 猪八戒的更多可能性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七 开发员工潜力就是提高业绩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八 大池塘里的小池塘 《水煮西游记》之三十九 胡萝卜和大棒是远远不够的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 沙僧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五篇:水帘洞天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一 花果山政变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二 边吃苹果边听花果山的故事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三 花果山的赢利模式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四 花果山的商业逻辑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五 龙宫的职业化管理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六 法海的量贩化模式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七 唐朝佛学论坛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八 锁起寺庙的一些门 《水煮西游记》之四十九 猴子的企业文化实验 《水煮西游记》培训师篇 话说西天取经成功之后,师徒4人回到了长安城,见过圣上之后回到白马寺里歇下。不一会儿突然门外鼓乐大做,却原来是太宗下诏,命师徒4人各领一班人马分东西南北方向传送取来的真经COPY件,以向全国宏扬佛法。 唐僧一看这架势那里能接受的了,可是这圣旨一下不执行可是杀头的事情,于是唐僧连夜对三个徒弟进行TTT(培训培训师)的培训,悟空天资聪明,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而且本身具有实战经验,所以培训的时候相对容易;老猪人是笨了点,作风也有问题,但很幽默,能深入浅出,把枯燥的佛经讲的栩栩如生;沙和尚虽没有两个师哥的天资,但为人稳重,各种场面都难应付,以静制动。师徒四人熬了一夜,终于完成了这个培训培训师的培训,可唐僧心里明白的很,在家里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呀,至于他们各自的培训成功与否,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于是第二天早上师徒四人互相拥抱了一下,挥泪告别。 唐僧毕业于大唐佛学研究院,拥有佛学博士的头衔,所到之处无不引起震动,各地的报纸都是“大堂高僧光临**,想学佛学正宗请报名”,每次报名人都很多,大家看重的就是要看看这位大唐高僧长的何等摸样。可是我们的唐僧先生为人沉闷,每次上课的入睡率均能达到30%以上,还有30%在色迷迷的盯着老唐,那当然是众多尼姑MM。 再说那只猴子,他知道不能和师傅比拼学历,于是他告诉当地的媒体,一定以实战专家来宣传自己,于是“一个跟头10万里不再是梦想,孙大师开堂培训”的条幅纷纷被挂上街头,每次都爆满,但猴子很多能力都不具有不可复制性,他又不是能耐住性子的人,很多实战的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的层次,没有系统性,大家在课堂上跟着疯狂,回去后却茫茫然,不知道如何去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我们的老猪在路上听说了师傅和师哥的新闻,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路,走市场化的路子,他开出了一门招牌课——《成功取经人》,他上课幽默风趣,引经据典,把高老庄的典故都拿出来分享,大家听后大呼过瘾,老猪的视频录象更是在网上广为流传,支持者曰老猪的课老少皆宜,8岁到80岁都可以听。老猪更是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将“自己是取经路上最高职位的唯一的猪”为卖点,让很多人痴迷。可是批评也随之而来,你老猪仅仅是取经路上的一只猪而已,你见识在广泛,你上课再幽默,你很多的观点都是在唐朝不能实行的,况且广泛性必然导致不能专业性。 沙老弟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消息,觉得自己的担子很重,自己一没有猴哥聪明,二没有师傅那样的高学历,三没有猪师哥的幽默风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呢?打回电话去问师傅,师傅说做你自己。沙和尚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方法,第二天报纸上出现了“大唐高僧唯一的授权弟子,成功一定有方法”,你看我一个资质平平的人都成功了,不信你看俺们家皇帝赏赐的上千布匹,你一样也可以。一时间沙和尚的课程在北方掀起了热潮,即使看不到大唐高僧,看看他徒弟也过瘾呀,况且人家有那么多钱,我们也要成功,于是沙和尚成了带领大家致富的人。可是《大唐每日评论》也批评沙和尚说你仅仅是将唐僧的东西照搬了过来,很少有自己的东西,而且大家可以去上你的课,可谁真正发财了,况且成功的衡量标准不能仅仅用钱来量化。 非礼勿看,非礼勿听,非礼勿转 版权声明:本系列文章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