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失败的IT项目比比皆是,进度延迟,预算超支,客户需求多变,成员加班抱怨...IT项目(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实施等)寻求新生

本版版主

camer
登录:2013/7/2
次数:867
注册:2003/3/3
发帖:2745
dorothy
登录:2016/12/15
次数:804
注册:2004/9/6
发帖:993
steveli2008
登录:2009/5/26
次数:464
注册:2003/5/12
发帖:1026
zhf_karen
登录:2015/6/2
次数:346
注册:2005/6/13
发帖:469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广东项目管理俱.
圈主:李恒
行业:综合应用

企业项目管理体.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程序员焦虑症之「没用过」和「不知道」,码农的「拧螺丝」之道 [发表于 2025/1/3]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371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其中一个话题很有意思,那就是「没用过」和「不知道」是他日常焦虑症的来源,因为他在一家传统企业做开发,技术栈一直很保守,很多框架代码可能一两年都不会升级改动,许多新东西都没用过,所以每次看到别人聊新技术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焦虑,想“了解”却又“用不上”,想“上进”却又“学不进”,最后干脆选择“眼不见为净” 。

其实我过去也有类似的经历,每次接触到“新东西”时,内心潜移默化就会开始着急,仿佛再不跟进就要“挨打”,而“新东西”又层出不穷,结果就是东拼一脚西凑一下,最终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不得而终。

为什么你懂这么多?相信这种情况对于「老 Androider 」多多少少应该都经历过,毕竟十年前的 Android 开发,「技术选型」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你用过xxxx吗」和「你还在用xxxx」可以说是圈内话题的主旋律,举亿个例子:

•你还在用 Eclipse ,现在都用 Android Studio 了
•你还在本地 jar 包,现在都用 Gradle 远程依赖了
•xUtils 和 Afinal 听说过没?开发神器啊
•你怎么还在用 ImageLoader ,知道 Picasso 吗? 用过 Fresco 没有?现在都推荐 Glide 了
•你知道 GreenDao 吗?现在谷歌都推荐 Room 了,你用过 Realm 吗?
•你还在用 ButterKnife?现在都用 DataBinding、ViewBinding 了
•你怎么还用 Apache HttpClient,试试 Volley 呗?
•现在都是 OKhttp 了,那你知道 Retrofit 吗?
•你用过 gPRC 和 GraphQL 吗?
•你还在用 MVC ,你知道 MVP 吗?我都用 MVVM、MVI 了
•你用过 dynamic-load-apk、VirtualAPK、DroidPlugin、RePlugin、tinker 吗?
•你知道 Dagger 吗?现在都 Dagger2 了
•你还在用 Dagger ? 现在已经是 Hilt 了
•你用过 EventBus 吗?
•你知道 LeakCanary 吗?听过 BlockCanary 吗?
•你还在用 Java 的 Dagger 啊,Kotlin 都用 Koin 了
•你知道 Rxjava 吗?已经 Rxjava2 了
•你用过 Couroutines 和 Flow 吗?
•你知道 LiveData 吗?
•用过 jadx 和 apktool 吗?
•怎么还在用 Java ?Kotlin 都烂大街了
•你知道 Jetpack 吗?用过 Lifecycle、Navigation、CameraX、Paging、Glance、Slice、Startup、Viewpager2、DateStore、WorkManager 吗?
•你做过小程序吗?uni-app 听过吗?React Native 知道吗?Flutter 、KMP、Compose 了解不?
•鸿蒙 Next 你适配了没?ArkTS 和 ArkUI 学了没?
•····

有没有很熟悉的既视感?这还只是 Android 圈子的一角,如果你还做前端:那还有:
jQuery、AngularJS、Angular、Vue、React、Ember、Node、Express、Svelte、Nest、Nuxt、Deno、Solid····

就光说 React 更新带来的 JSX、Portals、Hook、Fiber、Concurrent、Suspense、Server Components、Transitions 就够一直玩下去····

但是在焦虑追新的同时,其实这里面一直有一个问题:会用这些框架,真的就是技术吗 ?你追的究竟是什么 ?

回答这个问题,刚好可以用到最近看到的一张图,因为我们大概率不是一个软件工程师:
•高情商:蓝领科技者
•低情商:工厂螺丝工

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用别人「制作好的工具」,所以我们热衷追逐「新工具」,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又不了解工具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只是一直在“反复”的学会如何使用它们,并且焦虑于,我们还没全都学会。

我认为「拧螺丝」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比喻,各类框架就像是适配不同型号的螺丝刀,而市面上的螺丝头形态各异,我们就是不停的在学会「如何把某款型号的螺丝刀插入到对应螺丝头」,然后开始心满意足的拧一颗「新型号螺丝」。

拧熟了,大概还能解锁了多种姿势,拧起来更快更省力,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对准的难度和发力的安全范围可能也会有些不同,不过没关系,多拧几次就熟悉了。

那么我们比的是谁认识的螺丝头多吗?

所以,拧螺丝是门槛吗?大概率不是的,因为学会拿螺丝刀就行。那问题又来了,既然都是拧螺丝,换个姿势,换个型号,你就不会拧了吗?不应该啊对吧 ?

回归到各式各样的框架上,有文档和有社区的情况下,换种语言,换种框架,难道就拧不动了?这又扯出另外一个问题:你的能力依赖于框架,是否又能超脱出框架?

所以我们在「追新」的时候追的是什么?是 1 - 2 - 3 这样的变化:
•从 1 到 2 用户拧螺母需要准备的扳手数量减少了
•从 2 到 3 扳手变得更加帅气有力,并且附带的“力道”也有所上升

那么开发的鄙视链就来了:
•因为我用的是自动挡扳手 2 ,所以我看不起手动挡的扳手 1
•因为我用的是全新工艺的扳手 3 ,所以比老工艺的扳手 2 牛逼

我想着这大概率是「追新」带来的「错觉」,牛逼的是扳手的制造者,而作为使用者,我们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混口饭吃的工人。

回过头来看,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生框架和技术会让开发变成更便捷,同时降低开发的门槛,从而方便后来者入坑,所以本质上就像开车,开「自动档」并没有比「手动挡」牛逼多少 。

就算是自动挡,也分很多换挡方式,那么你会用「怀挡」,真的就比用「直排挡」在技术上 NB 吗?难道比的不应该是,谁对「变速箱」的理解更深刻?尽管大部人其实都不会懂得如何造车,但在用车上,大家真正的差距在于:

•车坏了你会不会修?
•如何调节提升车的动力和操控

那么回过头来,所以作为老 Android 开发,在经历了开发项目需要准备“一堆扳手”的手动挡时代,如今在这个只要一个“扳手”就能干活的自动挡时代,怎么可能会拧不动螺母?更多时候问题不在于我们学得不够多,知道的不够新,而是我们不知道框架实际上是如何工作,我们只是学会了使用一个叫做“React”的工具。

不是为了读源码而读源码,而是通过源码我知道了 CVT 和双离合的区别,知道了它们的实现原理和优劣,那么挡把是怀挡还是旋钮重要吗?

在不理解运作的原理,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当任务变成修理一个发动机时,当任务变成提高框架的性能瓶颈时,就会无从下手,就会回归到前面所说的:You are not a software engineer 。

我们不可能全知全能,也不可能认识所有螺丝头,也没机会熟练操控所有档位型号,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认识所有汽车档把,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开车,然后进一步能力就是修车和调教,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很难能可贵了。

•大多数人学习精力有限,但是理解能力和开车经验是可以精进的,比如最近看各个大厂的大佬们把 KMP 和 Compose 适配到鸿蒙上的分享,就能感受到老司机们的车技之滑溜。

而回到我们在焦虑「没用过」和「不知道」的时候,更多还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就像是我们的尊严只能苟存于框架之下,多年的工作经验,只能寄希望于 XXX 不要凉。

•所以才会对于 XXX 要火,XXX 要凉如此敏感,本质还是我们迷失在了工具上。

就像一些多年耕耘的老开发会告诉你,许多上层开发者「跟进」的基本都是:“ keeping up with all the bullshit that Google / Android dev community throws at you” ,远离所谓的 “architecture influencers” ,你需要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能力,而不是臣服在框架之下,被社区推来推去:

•当前,其实这也和当前很多工作岗位的设定有关系,公司当前只是需要一个螺丝钉,公司不需要你理解螺丝刀为什么十字和一字的区别,你拧就是了,标签化和细分化确实更好管理,而有人也愿意带着标签,这无可厚非。

而大佬们就不同,在和社区大佬的沟通中,我发现基本上他们的涉猎范围都很广泛,而且都很有深度,或者说:语言和框架都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工具。

•总有人走在你前面,只是你是否还在路上。

好了,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如何知行合一,那就见仁见智了,许多没写这种没营养的内容,毕竟纸上得来总觉浅,真要总结,大概就是:人和人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顺便提一下,如果你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欢迎来共事。[前端/后端/测试]均可投,技术大厂。


转自:恋猫de小郭(https://juejin.cn/post/7451964967165231104)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jinchanchan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143篇
注册 2024/11/14
PM币 294
经验 364点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