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今年12月五日的PMP考试,今天知道考过了,2P3M1B. 但我已经六年没有参加过各种证书考试了,本次备考历程算是重温了学生时代的生活,过了一段争分夺秒的日子,刚好用了一些时间管理和PMP中的理论,心中还小小得意了一下 9月初时参加了公司组织的PMP培训,是戴炼老师讲的,可惜当时没有看过PMP的教材,因此,只留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英语不好,报名费了很大的劲,还找了一个在欧洲某办呆了几年的同事帮我翻译项目简述。之后一个月,由于太懒一直没有拿起书。期间,家人一直催我看书,因为他曾经参加过考试但没有过,好大一笔钱啊。而且我将考试时间误记为1月…… 真正的复习是从11月才开始的,因为突然发现其实考试时间是12月5号。只有四周时间了,我一遍书还没有看过!他告诉我要看三遍才能过! 立即开始,排了一个四周的简单计划:第一周看书、第二周做题、第三周对错题加看书、第四周看书。我的想法是先看培训班上发的讲义,然后做题,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明确了第一周的计划。 事实证明,先看讲义效果不好,讲义还是太简单了,我是想偷懒啊,再加上戴老师给我们公司戴的帽子(整体水平高),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实际上做题错误率很高,一般在40%左右。 我只好马上修改计划,第一周通读教材,订好第一天应该看的页数。实际执行有一点拖,大概到第二周一看完第一遍书,但感觉对内容熟悉了很多,看书还是最重要的。一边看书,一边在网站上找了一些题做,同时还用XLS总结错题。 为了不枯燥,我给自己订的看书方法是:先看内容,再看结构——看每章之间的联系,最后再联系现实。联系到自己平时的工作,会觉得更有意思一些。看得最痛苦的是成本管理等平时不接触的东东。 做题时,对答案总有一种不相信的感觉,因为有时确实很难理解PMP主义,后来第三周在网上买了一本《如何准备PMP考试》第四版。事实证明,买本书很值得,发现了很多教材上没有的但和考点相关的知识,及PMP主义等,每章后的题目还有详细的答案。这本书帮我理解了教材,不过建议同学们考前最后几天冲剌时不用看每章的讲解了,那个时侯对知识点的复习应该看书上自己规纳的梗概,而参考书侧重对错题吧。 总结 1.订计划渐近明细:我全程订计划都采用“渐近明细”的滚动计划的方法,近期详细,远期粗一些,基本上每三天都按照实际情况刷新计划,让计划可行。 2.省时间方法多总结:多总结各种省时间的方法,比如晚上怎么洗漱更快。 当然,复习也是很艰苦的,为了达到我每天的目标,我每天在地铁上都看书,一个月除了去看过一场演唱会之外没有去玩过,双休日都在看书,去健身房锻炼也停了,不然实在是不能完成每天的计划。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难懂的书辟如PMP指南,不要灰心,多读几遍,真得就能懂了:),以后看其他书也用这个方法 4.考试要早点去: 我前一天去考场踩过点了,英文准考信上只写一个地点——逸夫楼,虽然中文提供的考场安排表上又写了主楼第三大教室,恰好逸夫楼也有三个大阶梯,但谁会想到主楼和逸夫楼不是一个楼呢。考试那天我去逸夫楼的三教才发现那里在考公共英语,晕啊。后来辗转找到主楼,但是心里很气愤,耽误了能有二十多分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