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一)采用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单源供应 单源供应指的是对某一种原材料或外购件只从一个供应商那里采购;或者说,对某一种原材料或外购件的需求,仅由一个供应商供货。JIT采购认为,最理想的供应商的数目是:对每一种原材料或外购件.只有一个供应商。因此,单源供应是HT采购的基本特征之一。 传统的采购模式一般是多头采购,供应商的数目相对较多。从理论上讲,采取单源供应比多头供应好。一方面,对供应商的管理比较方便,而且可以使供应商获得内部规模效益和长期订贷,从而可使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价格降低,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单源供应可以使制造商成为供应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因而加强了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供需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质量比较容易保证。但是,采用单源供应也有风险,比如供应商有可能因意外原因中断交货;另外,采取单源供应,使企业不能得到竞争性的采购价格,会对供应商的依赖性过大。因此,必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互利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在日本,98%的JIT企业采取单源供应。但实际上,一些企业常采用同一原材料或外购件由两个供应商供商的方法,其中一个供应商为主,另一个供应商为辅。 从实际工作中看,许多企业也不是很愿意成为单一供应商。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供应商是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商业竞争者,不愿意把自己的成本数据披露给用户;另一方面是供应商不愿意成为用户的一个产品库存点。实施JIT采购,需要减少库存,但库存成本原先是在用户一边,现在转移到供应商。因此用户必须意识到供应商的这种忧虑。 (二)采取小批量采购的策略 小批量采购是JI丁采购的一个基本特征。JIT采购和传统的采购模式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准时生产需要减少生产批量,直至实现“一个流生产”,因此采购的物资也应采用小批量办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企业生产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需求是不确定的,面J盯采购又旨在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为了保证准时、按质按量供应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采购必然是小批量的。但是,小批量采购必然增加运输次数和运输成本,对供应商来说,这是很为难的事情,特别是供应商在国外等远距离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实施JI丁采购的难度就更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四种:一是使供应商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制造商,如日本汽车制造商扩展到哪里.其供应商就跟到哪里;二是供应商在制造商附近建立临时仓库,实质上,这只是将负扭转嫁给了供应商,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由一个专门的承包运输商或第二方物流企业负责送货,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搜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供应商的小批量物料,难时按量送到制造商的生产线上;凹是让一个供应尚负责供应多种原材料和外购件。 (三)对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发生变化 由于JIT采购采取单源供应,因而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能否选择到合格的供应商是JIT采购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合格的供应商具有较好的技术、设备条件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保降采购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保证准时按量供货。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是通过价格竞争而选择的,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是短期的合作关系,当发现供应商不合适时,可以通过市场竞标的方式重新选择供应商。但在JIT采购模式中,由于供应商和用户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供应商的合作能力将影响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就比较高。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综合的评价,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这些标淮应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批量柔性、交货期与价格的均衡、价格与批量的均衡、地理位置等,而4\像传统采购那样主要依靠价格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他标准较好的供应商,其价格可能也是较低的;即使不是这样,双方建立起互利合作关系后,企业可以帮助供应商钱出减少成本的方法,从而使价格降低。更进一步,当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很多工作可以简化以至消除,如订货、修改订货、点数统计、品质检验等,从顺减少浪费。 (四)对交货准时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JIT采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交货准时,这是实施准时生产的前提条件。交货准时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作为供应商来说.要使交货准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改进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小由于生产过程的不稳定导致延迟交货或误点现象。作为准时化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商同样应该采用准时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准时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交货准时性,运输问题不可忽视。在物流管理中,运输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决定准时交货的可能性。特别是全球的供应链系统,运输过程长,而且可能要先后经过不同的运输工具,需要中转运输等,因此就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运输计划与管理,使运输过程准确无误。 (五)从根源上保障采购质量 实施JIT采购后,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很少以至为零。因此,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采购物资的质量必须从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说,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保证,应由供应商负责,而不是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JIT采购就是要把质量责任返回给供应商,从根源上保障采购质量。为此,供应商必须参与制造商的产品设计过程,制造商也应帮助供应商提高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现阶段,我国主要是由制造商来负责监督购买物资的质量。验收部门负责购买物资的接收、确认、点数统计,并将不合格的物资退回给供应商,因而增加了采购成本。实施JIT采购后,从根源亡保证了采购质量,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就能够实行免检,直接由供应商送货到生产线,从而大大减少了购货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 (六)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加强 JIT采购要求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难确性和实时性。由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在生产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而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进行交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只有供需双方进行可靠而快速的双向信息交流,才能保证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难时按量供应。同时,充分的信息交换可以增强供应商的应变能力。所以,实施JIT采购,就要求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信息交换的内容包括生产作业计划、产品设计、工程数据、质量、成本、交货期等;信息交换的手段包括电报、电传、电话、信函、卫星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EDI、E—mal等,为有效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七)可靠的送货和特定的包装要求 由于JIT采购消除了原材料和外购件的缓冲库存,供应商交货的失误和送货的延迟必将导致企业生产线的停工待科。因此,可靠的送货是实施JIT采购的前提条件。而送货的可靠性,常取快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运输条件。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如恶劣的气候条件、交通堵塞、运输工具的故障等,都可能引起送货迟延。当然,理想的送货是直接将货送到生产线上。 JIT采购对原材料和外购什的包装也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良好的包装不仅可以减少装货、卸货对人力的需求,而且位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运输和接收更为便利。员理想的情况是,对每一种原材料和外购件,采用标准规格且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既可提高运输效率,又能保证交货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