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访问该圈子)
1.1监理工作程序 1.选择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可采用招标、邀标方式选择监理单位,也可直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监理业务。 2.签订监理合同 一旦选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应当签订监理合同,合同内容主要包括: (1)监理业务内容; (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监理费用的计取和支付方式; (4)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方法; (5)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3.三方会议 实施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所委托的监理单位、监理机构、监理内容书面通知承建单位。承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料,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 召开三方项目经理会议,即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者参加的会议,就工程实施与监理工作进行首次磋商。 4.组建监理项目组 监理项目组由具有监理资格的人员组成,并确定一名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由具有高级监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的监理人员出任;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选择具有3年以上任职经历、业绩突出的监理工程师出任。 信息系统工程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行使合同赋予监理单位的权限,全面负责受委托的监理工作。 5.编制监理计划 编制监理工作计划,并与建设单位沟通、协商,征得建设单位确认。 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6.实施监理业务 以监理合同为依据,执行监理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要有监理业务活动记录和阶段性报告,直至工程项目完成。 7.参与工程验收 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一起,对所完成的信息系统项目进行验收。 8.提交监理文档 监理业务完成后,向建设单位提交最终监理档案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