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如何在组织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支撑项目运营

本版版主

justsoso110
登录:2009/1/13
次数:52
注册:2008/8/2
发帖:29
dynamic99
登录:2011/9/2
次数:98
注册:2006/9/14
发帖:146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广东项目管理俱.
圈主:李恒
行业:综合应用

企业项目管理体.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关于组织结构的调整 [发表于 2010/1/6]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1121   

该帖子同步发自:(dynamic99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近期组织结构打算调整,在一年以前公司领导就放话了,必要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以便有个合理的机制,不仅能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需要合理考虑人员的安排。近期我们都在思考,组织结构怎么样调整才是合理的。

   之所以会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其实是有多方面的考虑。目前公司还基本上是强矩阵式组织结构,除了市场销售和职能部门外,其他研发、测试和工程都按照产品来划分的,形成了各产品部,各产品部不仅负责特定产品的研发和质量,同时需要确保产品的工程实施和售后维护。针对当前公司规模小,企业效率要求高的情况下,产品经理负责制是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

   那么,为什么公司高层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呢?初步分析是基于以下因素考虑:1)产品经理一手抓容易导致产品本身的缺陷暴露不出来,客户对产品的反馈也容易被捂着解决;

2)基于考核的要求,产品部工作的绩效如何评估?通常需要看客户现场产品功能满足度、产品质量符合度,但这些数据比较难于获取;3)基于人员安排方面的考虑,有些骨干员工出现了发展瓶颈,公司高层需要考虑合理的安排。

   这些因素我认为不应该成为公司需要调整组织结构的理由,而是公司没有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举措导致的。

1)不容易暴露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反映主要来自于管理部门和高层领导。针对客户的问题,产品部派人第一时间及时响应,派人解决。任何客户反馈的问题如何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则该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若产品部不能及时处理,客户会向市场部门进行投诉,因此该问题也会有合理的渠道去解决。而唯一的问题是,产品部如果怕领导知道而没有对所有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记录,后续不利于产品的整体分析改进。

2)绩效考核的问题。部门绩效考核一直是公司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考核项设置复杂,数据收集不全,结果没有真正有效指导工作,导致大家对绩效考核都有意见,而公司领导也缺乏一个能够度量各部门绩效的衡量值。部门绩效考核很重要,是公司业绩达成的导向和激励措施采取的重要依据,但设置的合理性需要进行探讨。复杂而没有针对性的考核项设置导致了数据玩弄的嫌疑,而缺乏了真正关注的中心。我的想法是,简单,把公司最为关注的几个点设置为所有部门共同的考核项,并依据各部门特点稍微有些区分。例如:销售额不能仅仅作为市场销售部门的考核项,也需要作为产品部,甚至于其他各职能部门的考核项,以便形成统一的目标,建立起协作的关系,考核项权重可以稍有不同。如果在绩效考核指标中直接摒弃掉客户现场数据,那么是否这部分数据更容易获取?

3)关于人员发展瓶颈的问题。这是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需要从其他方面整体解决,而不是从安排合适的管理岗位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跑道建设,目前分为业务线、技术线,将各跑道分为不同的级别,根据级别与薪资对应。这种机制和想法很好,但是太细致的区分容易抹杀员工的各种特点和创造性,而仅仅局限于定义的方面上。所以,感觉在操作上需要将这种安排进行适当模糊化。几点想法:1是不需要按照业务领域来区别跑道,而只需要抽象出通用的基于人的能力和绩效的要求来衡量;2是针对有能力的人,需要给以适当的职称定位,与工资等级、绩效奖金挂钩;3是建立起业务发展和驱动的平台,不是基于组织结构的,而是基于业务知识和分享的平台,促进各种思路和想法的碰撞,促进人才的合理和有效的学习发展。这些想法相对而言容易落实到实处。

因此,综上所述,组织结构调整不是必须的,而更多需要完善其他工作。

--------------------------------------------------------------------------------------------------------
work-life-balance.....
enjoy life....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dynamic99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江苏省
发帖 146篇
注册 2006/9/14
PM币 1467
经验 462点

Re:关于组织结构的调整 [回复于 2010/12/7]
感谢楼主发表文章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更多人来到项目管理者联盟探讨项目管理知识!让点滴汇聚成河!
1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enming186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687篇
注册 2010/12/7
PM币 9
经验 542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