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如何在组织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支撑项目运营

本版版主

justsoso110
登录:2009/1/13
次数:52
注册:2008/8/2
发帖:29
dynamic99
登录:2011/9/2
次数:98
注册:2006/9/14
发帖:146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HG信用盘0出租
圈主:de123
行业:综合应用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西安IT项目管理
圈主:muzud
行业:IT软件

房地产项目管理
圈主:13935823
行业:房地产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史上最大的项目:美国阿波罗计划始末 [发表于 2007/10/14]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2420   

 

史上最大的项目:美国阿波罗计划始末

 

阿波罗计划是由美国宇航局组织实施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项目。从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历时11.5年,总耗资255亿美元,总共有120所大学与研究机构,2万多家公司与厂商,1200多位专家学者,42万余人参与了这一巨大的工程。从1966年2月起,发射了“阿波罗1号”到“阿波罗6号”宇宙飞船,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从1968年10月起,发射了“阿波罗7号”到“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进行了4次载人飞行试验。从1969年7月起,发射了“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飞行,12位航天员分6批登上了月球。197212月,阿波罗17号执行了该计划中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计划至此画上了句号。



195710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宇航时代。

 

1961412,前苏联首先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俄罗斯人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邀游太空。对于前苏联在空间科学上的领先位置,世界的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很是紧张。刚从床上被叫醒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知道消息后十分震惊,因为这表明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已领先美国一步,也就是说在科技竞赛中美国处于劣势了。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为了迎接苏联人的太空挑战,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

 

肯尼迪召集美国各有关部门头脑们商量对策,宣布:美国最终将第一个登上月球1961525,在加加林飞出了地球的43天之后,美国总统肯迪尼正式宣布:美国要在十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使他重新返回地面。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掌管诗歌和音乐的太阳神,传说他是月神的同胞姐弟,曾用金箭杀死巨蟒,替母亲报仇雪恨。美国政府选用这位能报仇雪恨的太阳神来命名登月计划,其心情可想而知。

 

 前苏联当时在空间科学的这种领先绝非偶然。由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影响,早在1928年的7月,前苏联就在圣彼得堡成立了它的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空气动力试验室"(主研固体火箭)。到1933年,该试验室已有工作人员二百多名。1931年,前苏联又成立了"喷气推进技术研究小组",着重研究液体火箭。1933年以后,这个小组由卡拉廖夫负责,他后来成为了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19338月,他们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试飞成功,虽然起飞重量只有19千克,火箭全长 24米,飞行高度仅为400米。实际上,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的这个水平既不如德国也不如美国。美国的哥达德这个时候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试验工作,但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对这方面,前苏联远比美国重视,就在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后1个月,苏共中央政治局迅速做出决议,决定将"空气动力试验室""喷气推进技术研究小组"加以合并,成立国家的"喷气推进技术研究院"。卡拉廖夫出任该院副院长。在这个研究院上下一致的集体努力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成功地试验了多种作为飞机助推器的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还研究成功了在战场上使德军闻风丧胆的"卡秋莎"火箭炮(一种固体燃料火箭装置)。二战结束以后,他们又仿制了上千枚的"V-2"型导弹。到了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火箭技术已经令全世界刮目了。

 

在前苏联人1957年一鸣惊人以前,对西方人来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是科学家们所关心的事。民间虽然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美国也曾经将液体火箭用来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取得了高空大气层探测、电离层探测、高空摄影等等重要成果,但这个时候的美国政界,还没有认识到空间技术的战略意义。苏美两国的空间竞赛也就尚未真正开始。

 

1958年是国际上的地球物理年。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空间探测的需要,美国民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呼声就很高,因为1953年已有人指出,发射一颗小型卫星所需要的火箭比德国人的"V-2"型火箭实际大不了多少。19549月,当时在美国陆军部任职的德籍专家布劳恩,向上级提交了一份卫星发射详细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宣布发射一颗用于科学探测的人造地球卫星。1958131日,也就是在前苏联卫星发射升空后仅仅三个多月,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虽然是晚了一步.卫星重量也比前苏联的轻,但它带有探测太空放射性辐射的仪器,并且发现了地球外围的"范艾伦"辐射带,这被公认为1958地球物理年的最大的空间研究成果。

 

接着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法,明确宣布要争取和保持美国在空间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年成立了国家宇航局(NASA),负责调配全国的空间科学力量。到了196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已拥有雇员三万多人,年平均预算高达54亿美元。

 

1958年美国政府宣布要把"先驱者"号送上以太阳为中心的行星轨道。 195933"先驱者"号按计划发射成功,但是美国仍旧没能领先于前苏联,因为在这之前的两个月,前苏联已经把它的"月球1"号送入该轨道。"月球1号是太阳系的第一颗人造行星。事情还远不仅如此,1959912日,前苏联人的"月球2"号送向月球,这是人类首次将物体送上了月亮。前苏联又堂而皇之地赢得了第二个回合的胜利。同样是在1958年,美国人宣布开始执行一项全新的"水星计划",准备在1961年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然而对美国人来说不幸的是,1961412日,前苏联首先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俄罗斯人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邀游太空。第三个回合中,前苏联又领先了。

 

但是,前苏联的这种领先里已经埋伏了越来越多的并且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当时,苏制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为"RD107",它是一种最大推力102吨的"集束"式发动机,每个发动机的实际推力只有25吨左右。这种火箭,是没有能力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轨道的。但前苏联方面又想抢在美国人之前,怎么办呢?研制新的大推力火箭显然远水不解近渴。在这种情况下,便由卡拉廖夫领导拼凑了一种"集束的集束"式发动机,就是用四组"RD107"再加一组"RD108"共同构成载人飞船的第一级动力火箭。这样,这级火箭就有5组共20个发动机,总推力500吨。由于发动机太多,大部分能量要消耗在自重上,所以"东方"号火箭发射的有效负荷只有5吨左右。而在196155日,也就是加加林上天以后不到1个月,美国的载人飞船"水星"号按计划顺利升空,"水星"号的第一级火箭只装有两个主发动机。实际上,这时候美国人的火箭技术已经超过前苏联了。

 

1963年,美国联邦政府隆重宣布准备在1964年底或者1965年初,发射可以载乘2名宇航员的"双子星座"飞船。为了再次抢先,前苏联打算在1964117日之前,发射能搭乘3名宇航员的飞船,这艘飞船取名为"上升"号。"上升"号和"东方"号所用的第一级推力火箭基本上类同,依然有20个发动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自重和体积,被迫决定宇航员不穿宇航服,把与之有关的安全性完全寄托在船体本身的密封性上,这在人类的太空探险史中,达到了绝无仅有的地步。19641212日,上升号试射成功。1965318日,"上升2"号载乘两名(比原计划少1名)宇航员飞人太空,比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飞船的发射仅仅提前了5天。前苏联人在第四个回合的较量中又领先了。"上升"号发射事件,是苏美两国空间竞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到这个时候,前苏联已被拖得精疲力尽,不久,就自行退出了载人登月的竞赛舞台。而此时美国政府的"阿波罗计划"则粉墨登场。可以说早在1960年,为了在太空较量中彻底打败前苏联,美国宇航局就精心策划了在10年内将人送上月球并能安全返回的一揽子方案。19615月,美国国会顺利通过了这项提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的核心是研制"土星5"号大型火箭发动机。在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前,研制新型火箭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军事目的,1957--------------------------------------------------------------------------------------------------------
2021第十届PMO大会(线上会议)8月28-29日和9月4-5日将线上直播召开,全球pmo精英大咖空前大联欢机会难得敬请把握参会良机http://pmo2021.chinapmo.com/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pm_zhou


职务 无
军衔 中校
来自 北京
发帖 386篇
注册 2007/6/20
PM币 338
经验 1802点

Re:史上最大的项目:美国阿波罗计划始末 [回复于 2007/10/20]
支持原创
--------------------------------------------------------------------------------------------------------
第十届pmo大会(线上会议)即将召开全球pmo线上大联欢机会非常难得敬请把握,参会请登录大会官网http://pmo2021.chinapmo.com/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频道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803篇
注册 2007/7/14
PM币 5880
经验 1531点

Re:史上最大的项目:美国阿波罗计划始末 [回复于 2007/10/30]
1957年之后就开始转向空间科学探索并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土星5"号设计为一枚三级火箭,最大直径约为10米,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各级发动机的点火、熄火和过程协调等等。在当时,"土星 5"号火箭的设计水平已远远地超过了前苏联的同期产品,这也是前苏联不得不中途退出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波罗计划主要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水星计划”,即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测试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这项计划很快就成功了,1963年5月15日“水星1号”载人发射,飞行了34小时,绕地球21圈,宣告“水星计划”结束。

第二步,是“双子星座计划”。这个计划有二个目的,一是测试人在太空中长时间停留可能引起的生理问题,一是将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对接,从而奠定登月技术的基础。该项计划实施得也比较顺利,1965年“双子星座3号”飞船做了变轨实验,同年,“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做了太空会合实验,双子星座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4天,宇航员的身体安然无恙。

第三步,是“土星计划”,即制造能将载人飞船送出地球进入月球轨道的大动力火箭,最终完成登月计划。1965年4月,在冯·布朗领导下,研制出了“土星5号”火箭,它总长85米,竖起来有30层楼那么高,由三级组成,其第一级推力达3500吨。“土星5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出现标志着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美国已经超过了苏联。“阿波罗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1969年7月16日中午12点32分,肯尼迪发射中心,随着"点火"一声令下,载着3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的阿波罗11号腾空而起。一片浓烈的烟雾在火箭的尾部从平台下喷涌而出,接着从发动机内喷射出闪耀刺目的火舌。3817t重的飞行器努力克服地心引力腾空而起,穿云拨雾作弧形直冲九霄外。火箭的巨响超出了正常的听觉范围。沉重的轰隆声、怒吼声和强烈的冲击波使人们感到恐怖和窒息。好一幅惊天动地的奇观!卫星和无线电波把电视和广播协会的公开电信节目传送到全世界。在这里所发生的事件,甚至连最老练的记者都没有经历过,以至于美联社和国际合众社的电视传真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哑然无声。这种情景在以往的新闻报导中是从未出现过的。相反,3名航天员却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镇静。他们的心率比等待发射的时刻,以及在参加以往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发射时还要低。

7月19日正午,飞船进入月球轨道。扣人心弦的时刻到了。此后飞船飞到月球背面足有33分钟并与地球失去了无线电联系。此时若是设备失灵或出现一点点计算机错误,航天员就将永远无法返回故乡。飞船在绕月飞行的第13圈开始降落程序。当发动机点火时阿姆斯特朗的心率从77次/分钟一下子升到111次/分钟。


  当两名航天员以150m/秒的速度迫近目标时,他们突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危险:预定的着陆点竟是一个大坑,里面散布着巨砾。阿姆斯特朗马上抓住操纵杆,花了大约19秒钟驾驶着登月舱避开大坑并安全着陆在离预定着陆点4英里远的地方。此时阿姆斯特朗的心率是156次/分钟。如果这次飞船不是有人驾驶,而是一艘无人驾驶的自动飞行器,那么很可能就会像前苏联的"月球-15"一样坠毁了。不同的结局充分表明载人航天的优越性。


  着陆之后,航天员立刻对舱内系统进行检查,以便在发现威胁他们安全的隐患时迅速从月球起飞,紧急返回地球。


  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2秒,船长阿姆斯特朗身背救生背包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 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在月球土壤上印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时他说了一句极富哲理又非常著名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是跨出了一大步。" 18分钟后,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穿着宇航服在月面上幽灵似的"游动"、跳跃,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和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


  1969年7月20日正好是星期天。据后来估计,在地球上收看登月实况的电视观众大约有5亿人。大概这是有史以来最多的观众。由于现代通信的奇迹,使亿万人同阿姆斯特朗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同时也经历着激动、紧张,为探险者的安全焦虑和担忧。


  人类终于和月球接触了。对于探险家来说这是许多世纪梦寐以求、悠然神往的幻想的实现,而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是了解月球和地球的起源与性质的最好机会。


  航天员开始在1/6地心引力条件下小心翼翼地在月表上行走,样子好像梦游者,蹒跚而行。后来他们渐渐放大了胆子,而且发现以比较长的弹跳步伐前进是一种较好的前进方式。于是他们就像袋鼠般跳跃,其敏捷度又像羚羊。

  
  人们通常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月亮。说她洁白如玉,温柔安祥。然而亲临其境的航天员所看到的却是一种广大、寂寞和贫瘠的景象。这里既没有嫦娥白兔,也没有吴刚桂树。到处是粗石、细沙、高地、坑穴、断层、幽谷,千疮百孔,满目瘢疤。这里单调死寂,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月球上没有空气,这也造成了奇特的效果。因为没有空气传导声波,航天员除了无线电话机上的讲话声和劈拍声以及自己的呼吸声和动作发出的响声外,什么也听不到。月球上的天空没有颜色--白天夜间都是黑洞洞的。黑色天空中的星光比从地球上看见的要亮得多,而且不闪烁。由于没有空气调节,月球表面上的温度在白天可升到260度(高于地球上的沸点温度),而在夜晚则至少降到零下240度,能使寒暑表里的水银冻结。因为月球自转较慢,月球上的白天和夜间大约是地球上相应时间的2倍。因没有空气的阻挡,月球表面上的辐射剂量要比地球上大得多。

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体上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脚印。他们在月球表面收集月球土壤和岩石的样品,拍摄异乡风景,安装科学探测仪器,在月面上插了一面美国国旗,总共漫游了足足2小时21分钟。预定计划完成之后,他们乘登月舱起飞上升,与始终在指挥舱内等待他们的柯林斯会合。24日,指令舱重新进入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了。 
  
  阿波罗11号及与之相依为命的航天勇士们经过8天3小时17分22秒行程80万km的整个飞行的远航之后,顺利返回地球,溅落在太平洋上。为了打捞他们派出了将近7000名海军人员、9艘船只、54架飞机。阿波罗 11号凯旋日,尼克松总统亲自来到主打捞舰"大黄蜂"号上迎接美国人的骄子和勇士们。这在以前的航天活动中是从未有过的。

自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之后,美国又相继进行了6次登月飞行(阿波罗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除了13号外,其它都获得了成功。前后共有12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作了总计约302小时的停留,搜集了365.9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执行了该计划中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计划至此画上了句号。"阿波罗计划"历时11.5年,总共有120个大学或研究院、所参加了有关工作,涉及到两万多家公司与厂商,投人人力逾40万,直接耗资高达200亿美元以上。


--------------------------------------------------------------------------------------------------------
2021第十届PMO大会(线上会议)8月28-29日和9月4-5日将线上直播召开,全球pmo精英大咖空前大联欢机会难得敬请把握参会良机http://pmo2021.chinapmo.com/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pm_zhou


职务 无
军衔 中校
来自 北京
发帖 386篇
注册 2007/6/20
PM币 338
经验 1802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