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zzhhou1965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战略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首先要弄清企业管理现状的定位
1、 企业管理现状根据管理发展标尺定位在第三阶段,即从有序到体系阶段。
管理发展标尺的六个刻度:从有序到无序
从无序到有序
从有序到体系
从体系到高度
从高度到延伸
企业模式在其它行业的复制
企业从计划体制下,并背附着太多的改革成本和社会责任,不断的“破旧立新”,走到今天。经历了从计划体制下的有序,打破旧体制下的无序,再到商业社会的有序竞争,正向符合和谐社会的体系阶段推进。因此企业管理现状应处于六个刻度中的第三个刻度。用管理六阶段这把标尺,就测定出我们管理所处的位置。帮助我们看清所走过的路,知道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还要走,还有那些事还要去作。搞清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2、 企业形成良性管理的路线图:创新、整合、创造、超越。现在应处于线路图的第二阶段,即“整合”阶段。企业挣脱旧体制下的桎梏,进入了多种探索,回顾这些历程,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由于体制、资源等历史条件的限制,有的成功案例是无法复制到现在,有的失败的案例在当前也还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有的甚至败的很惨,因此不能简单的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扬弃。经过那段混沌的创新阶段,这群从“二老工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管理者和员工,大部分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少了一些冲动,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矇憧,多了一些深邃。前几年,作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同时国内国际的企业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的风光一时,消亡了。有的从弱小变强大,而且越活越强。自己的经验教训,别的企业的经验教训。需要反思,需要总结,需要整合,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形成企业管理的创造和超越。找到这一点,也才找到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也是给我们的管理现状科学的定位。也才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应该真正努力的方向。不随意超越时代,也不守旧落后。
3管理组织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直线职能组织机构,流程再造及流程化管理,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协同商务。
我们走过了第一阶段直线职能组织机构,由于它的弊端和与现代社会不对接,制度化管理难以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盛行。在政策环境更规范,竞争更加激烈,信息传导更加迅速的时代,需要更加平民化管理的以人为本和和谐管理时代,直线职能组织机构已无法再走下去了。从制度+表单=流程的理论出发,引发了规范化管理上的“制度化、表单化、流程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流程再造及流程化管理,是企业生存及复制的基因,是过去几十年企业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制度的固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是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规范化管理最好的落实形式,是推行职能职责绩效考核的重要保障制度。同时流程管理要围绕将来企业资源计划(即信息化)的实现进行流程的设置,为信息化作好硬件布局的铺垫,一旦内外环境一成熟,可以实现顺利对接。没有扎实的流程管理基础,就不会有信息化及协同电子商务,那就无法对内控适时控制,无法利用企业的学习经验曲线,无法对外界作出迅速的反映,无法最优化的实现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企业的发展就会走向衰落。因此当前抓好流程再造及流程化管理,是摆在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抓好就会被时代淘汰
4、我们需要塑造什么样的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文化、品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特殊的历史、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地域,特殊的经历造就了特殊的文化、品牌、管理,外人是难以复制的。提倡“文化与制度并重的人本管理模式” ,分为三个圈层,即人本管理模型:1)、核心圈---观念层:理念、精神、目标。 2)、紧密圈---制度层:制度、规范、标准。 3)、外围表象圈-----物质层:环境、标识、产品、服务、文体。观念按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出现頻数的“诚信”,真实、诚实这是企业,作人之根本,按照这样的理念去设计工作的制度、标准、规范,并通过工作、服务、形象去体现。在品牌方面,从为品牌而创品牌的质量名牌阶段,不惜血本,不惜代价,转而向创价值品牌方向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