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总经理组织公司的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 行的评审。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3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准备并提供本部门的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 4.1 评审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公司于每年的12月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 当公司的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市场战略及社会要求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由管理者代表提请总经理进行管理评审。 4.2 评审人员 4.2.1 管理评审由总经理负责组织,管理者代表协助。管理者代表应做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一般有:各部门负责人。 4.2.3 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 4.2.4 每次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应在管理评审计划中予以明确。 4.3 管理评审计划 4.3.1 一般情况管理者代表应在每年的11月中旬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如发生4.1.2之情况,则适时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应报总经理批准,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以下内容: 评审目的 评审内容 评审人员 时间安排 评审方法 评审输入资料 4.3.2 管理评审计划应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管理者代表交质保部分发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人员。 4.3.3 管理评审计划的审批原件由质保部归档保存。 4.4 管理评审的输入 4.4.1 评审输入的准备 参加管理评审人员在接到管理评审计划后,依据计划的要求应在一周内,准备好需提交的报告、资料的电脑软盘交到质保部,质保部应将这些报告和资料汇总形成一份报告递交管理者代表。 4.4.1.1物流部 呆滞物料或产品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2生产计划部 顾客订单执行过程跟踪情况的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2.1.3工程部 新产品过程开发及执行情况 工程技术文件的适应性及有效性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4维修部 模具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 生产成本、物资耗损报告 模具加工情况 生产现场控制情况报告 设备运行情况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4.4.1.注塑部、二次加工部 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 生产成本、物料耗损情况报告。 生产现场控制情况报告。 工艺纪律执行情况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2.1.4质保部 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报告。 产品实际和潜在的市场失效分析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5业务部 服务情况报告(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的沟通、顾客投诉)。 年度销售及市场分析报告。 合同/订单的执行状况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4采购部 供方业绩情况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6人事部 人力评估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人力评估报告。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1.7财务总监 质量成本报告。 4.4.1.7总经理 必要时,总经理就企业实力(市场占有率,社会信誉、开发能力、 管理水平)的评价、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的要求提交报告。 4.4.1.8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应对质保部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质 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应包括: 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 前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内、外部质量审核的结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质量体系文件的变动以及其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改进建议。 4.5 召开管理评审会 4.5.1 管理评审一般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议的准备工作,质保部作好会议签到和会议记录并予以保存。 4.5.2 参加管理评审层的人员一般情况不准缺席。特殊情况应得到总经理的批准,必要时总经理应指定其代理人。 4.5.3 管理评审的内容 参加管理评审会的人员应按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对所提交的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就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内、外部质量审核情况。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过程控制状况。 产品质量状况,包括重大质量问题。 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沟通的情况,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及顾客反馈的 其他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 2000及ISO/TS16949:2002标准所有要求的程度及趋势,实施的有效性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质量方针、目标是否被全体员工理解和贯彻? 质量目标是否能够达到。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资源是否充足,是否配置得当。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 有无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环境。 改进建议的合理性。 4.5.4管理层应适时对过程效率进行评审,评审方式不限但内容应包括以下问题: 产品质量 设备能力 过程能力 交付能力 损失成本 对于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层还应对各阶段所达成的目标值进行评审。 4.5.5 管理评审中应对确定的改进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落实 责任部门。 4.5.6 评审结论 总经理在以上评审的基础上作出评审结论并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 要求,评审结论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组织机构是否需要调整。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调整增加。 质量方针、目标是否适宜、是否需要修改。 需要对体系、过程、产品实施改进措施。 4.6 管理评审报告 4.6.1 管理评审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管理者代表编写完成“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评审内容、评审时间、组织人、参加人员、管理评审结论、(包括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4.6.2 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应由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结束7个工作 日内交质保部分发参加管理评审会的有关部门/人员。 4.7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6.3 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重大改进项目,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与验证。 4.6.4 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一般改进项目,应由质保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分发相应的责任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7 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 与管理评审有关的质量记录的保存应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 相关文件 ◆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 《文件控制程序》 ◆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流程图 无 7 附件 附件一 管理评审计划 附件二 管理评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