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将进入普及深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信息化建设大军中来。 日前,在通过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白名单”体系评审后,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表示,企业通过信息化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更大范围地拓展自己的客户,并通过网络搭建与客户互动平台,培养潜在客户,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整体网络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最新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显示,已经有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已经将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生命力,但是报告也显示,在这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中,核心业务应用还不到10%,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一半左右的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他们认为还是值得的;约四成中小企业愿意开展信息化,但是有可能没有开展起来,或者开展得不太好。 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少的中小企业主在开始信息化之路时,一味投入,购买大量的软硬件设施,最终却不得不因为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多方面因素而宣告无效。 “任何企业都处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深入企业去了解该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真正适合其发展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陈丹提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小企业在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理性投入,切忌坐井观天,盲目随从。”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已基本渡过起步阶段,但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理性投入并不容易。 更多: http://www.zbintel.com/wz/617116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