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中常常听到一些激励人心的口号,比如说,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先相信后实现等等,美其名曰人定胜天。在商海沉浮中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是对的,但是也不能各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果然以为天下不存在任何束缚。实际上,“人定胜天”不仅是信心,也是一种科学求实的态度;它对人们的努力不仅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约束。将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其中蕴涵着的和谐管理的思想。 至少在明清之际,人们还是认为“人定”含有和谐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其中所包含的和谐的思想用在企业管理中,那就是和谐管理。这需要重新认识“人定胜天”,须知其中的“人定”除了有安定、稳定之意,还有忠于职守,勤勉本份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有形成规则意识,按规律办事,不可倒行逆施的忠告,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安定、平定、稳定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认识人与“天”的关系,在条件允许时不要抱着投机的心理;在面临危机或者危机已经来临时也不要束手无措,颇象一种“危机管理”。定的真正含义定就是将我们一向散乱的精神力集中起来,贯注在一个目标上,形成一定的“定力”。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天才的特征,一个是高度的创造力,另一个就是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能随时将精神贯注在一个目标上而不起杂念。这样当然就能发挥全部的生命力和潜能,从而有所突破。定是成就世间一切学问、事业、技术、武术、艺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养成一定的定力,与自然规律和谐共振。 揭示“人定胜天”中的和谐管理思想,绝不是在咬文嚼字,也不是要在其中找到和谐管理的现成答案,而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管理转型时,提请管理者注意管理思路或者思维方向的调整。基于企业管理的现状,在“人定胜天”中体悟和谐管理思想,强调以下几点是必要的:首先,在处于强势地位时要关注弱势群体。在“人定胜天”中体悟和谐管理,是对消极保守思想的否定之否定。相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已经处在强势的情况下如何管住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处于一定主导地位的人们的一种自我约束。这里的和谐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成长,而不是劝说弱者俯首听命。其次,在努力追求当期业绩时要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由于管理者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完全有可能在当下办成一二件大事,没有人能左右管理者的意志。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保持一种中和的状态,既不要竭泽而鱼,又不要个性膨胀,盲目扩张,要“入定”,有自己的定性。再次,在实施“内部人”控制时要争取相关利益主体的双赢或者多赢。企业的存在需要赢利,但是在由“内部人”控制时,就需要“消尔胜心,戢尔傲气”,管理者同时要对“圈子”之外的相关利益主体切实负起责任。比如要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可以肯定,能在“人定胜天”中体悟和实践和谐管理,就不会出现山西的黑砖窑事件,顺驰就不会自食扩张太快酿成的苦果,就可以避免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制造的松花江“水难”。 其实,在我国的传统哲学中,早就摆脱了天与人、天性和人性的对立,强调天与人之间的相通和统一,北宋学者石介认为“天亦人、人亦天”,这就不存在谁战胜谁的问题。当代以降,革命者把人定胜天的语意理解为“人力能够战胜天命”,对于鼓舞人们的斗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拨乱反正,认识到“人定”中的和谐意义,那就会误人误己。以讹传讹,就会误人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