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mongkey认为:“不讲成本,企业没利润,企业就没有意义了,人也没意义了,所以先抓利润讲成本。” 网友左经理认为:“员工的种类有很多,但方向性的特质会影响一个人的绩效好坏。一般情况下,思维能力决定员工的高度,操作工人思维比较活跃的人一般比较容易成为优秀员工。相反,那些非常听话的员工做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没问题,但一碰到新问题,就会无法解决。我认为有什么样的想法,决定他有什么样的工作绩效!” 但在参与调查的HR中,仅有1.87%的HR不愿意用缺乏思考、只埋头苦干以及没有成本意识的员工,这直接反映出,HR们对于成本管理意识的淡漠,以及企业的HR管理与企业各业务工作之间的距离。 通过此次调查,显示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调查看,团队精神建设、成本与绩效管理、员工素质培训等都是HR管理的薄弱环节。员工缺乏团队精神并没有引起HR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没有被重视,相应地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会被忽略。员工缺乏成本意识也不被HR们所重视,而企业的成本直接与企业的效益发生关系,企业的绩效实际是员工个体绩效的整体累积,而员工的个体绩效考量直接与HR管理相关联。从调查看,HR们显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HR们并没有足够重视,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有等进一步调查研究。 正如网友Alina_sz所说:“企业不愿意用的员工是有综合因素的,不可能是单一的。这其中的‘最’也是因企业不同而显示的。”不同的企业对于员工所具有的特质要求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HR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特质与岗位的需求正确而全面地评估一个员工。另外,同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几种不同的优势或是劣势。需要HR管理者加以区别分析对待,而不能搞一刀切。在某些特殊岗位,例如企业人对外公关、市场开拓等岗位,懂得运用一些商务及公关谈判技巧,了解基本的人际关系交往规则,是一项必要的技能,这些岗位如果的员工缺乏思考、只埋头苦干(此项仅占此次调查的1.87%),显然不可行。 因此,作为一个HR管理者,用哪类人,不用哪类人,需要结合企业与职位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HR管理者对于人才选择与衡量的两个方面,都需要给予对等的重视。同时,也应充分地认识到人才测评对于HR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