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二十多年,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二、八十年代中后期(“七五”期间),为预演阶段。这个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广。这是中国的企业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对于刚刚从打开的大门看世界的中国的厂长、经理们,“全面质量管理”无疑是中国企业接受管理现代化教育的第一堂启蒙课程,新鲜而且富于成果。从此,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上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日程。
三、整个九十年代(“八五”、“九五”期间),为模仿、学习阶段。“七五”、“八五”期间《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企业管理现代化已经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有组织推动的一场企业素质提升运动。在此期间,企业的管理提升和机制、体制变革交替进行。前五年,以机制、体制的变革为主线,管理围绕市场化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规范进行相应变革、完善;后五年,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主线,管理围绕如何按照国际标准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探索创新之路。无论是市场化规范,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我国都没有现成的经验,都需要向“先发”国家学习。因此,引进、模仿、借鉴、消化、吸收,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在90年代的主要特色。
四、本世纪最初几年(“十五”期间),开始进入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并重的阶段。一方面,我国企业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经验,继续保持着上一个十年的热情和虔诚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一批先进企业已不甘于亦步亦趋地照搬国外的做法,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内在特点,关注中国企业独特的成长规律,关注中国国情的环境特殊性,致力于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寻找管理灵感。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在一些企业获得成功,有的还上升为创新成果。经济和管理界老前辈袁宝华同志早在1983年就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企业管理指导方针,20多年后我们终于通过成功的案例看到了这一管理主张的深远意义。(来源:中国ce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