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若无法有效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是对于解决问题束手无策时,内心就会产生压力,因此管理者必须具备保持冷静思考的能力,让自己的心境可以得到纾解及平静,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窘境。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来让自己保持舒适的心灵空间,有人利用修行、信仰,有人让自己沉浸在喜好的事物景致中,暂时脱离所谓的现实回归到真我的内心。不论是运用何种方式,管理者让自己的心境保留一段的平静,不管是一天、三天、数天或是一个清晨、深夜的某个片段,对管理者而言都是自我精进的必要修炼。 管理者要自我精进可以利用下列三种途径: 首先是"自我深度对话",就是保留与自己对话的时间,与自己交流。自我对话的方式可以每天利用一段时间做冥思,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习惯,每天固定用一小时的时间来思考经营上的问题;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每日睡觉前总会检讨今天预定要做的事是否皆有达成,并且思考明日要做的事。利用冥思的方式可以是省思、也可以是构思及创思,不论是何者对身为管理者而言皆是有效的精进与学习。 其次是,与"人"的对话,尤其是与团队成员的对话。看看唐太宗的故事:在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人臣对于帝王,曲意奉承,以甜言蜜语取悦君主的人多,我今天想听一听自己的过错,你们都可以直言不讳。"散骑常侍刘洎对答说:"陛下每次和公卿大臣讨论政事,以及有人呈上奏疏时,因他们的意见不合圣上的旨意,有时陛下就当面加以追问责难及反驳,他们无不感到难堪地退下去。这恐怕不是奖励臣下直言规谏的办法。"唐太宗听了之后说:"我也后悔曾经这样当面加以追问责难过,应当立即加以改正。".通过团队成员的客观性及不同角度的思考,经常可以让自己有精进成长的空间。 此外阅读也是与"人"对话的方式,经由阅读可以与作者做对话,也可透过书中的内容及内涵与自我做对话,对于书中所言自己的见解是什么?自己的体验又是什么?让客观的材料可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