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该帖子同步发自:(tangwuxin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态度: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实现任何个人或组织的提升,态度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对待零缺陷工作也是如此。“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之所以走上“零缺陷”推广之路,就源于态度的转变。他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 出身于医生的克劳士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获得一份有保障的工作以维持生活,四处奔波。后来,他乘着美国制造业兴起的浪潮,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由于他具有医学背景,因此能够从医学的角度看待质量检验这项工作。他发现,质检员所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死后验尸”,并不能提高质量。在医生看来:只有加强预防,才能够避免人得病。 不久后,克劳士比转到一家著名的男士专卖店当了一名兼职员工。凭借工作经验,他抓住了现代管理的核心:应用客户化的思维。只有应用客户化的思维,了解客户的需要,才能够让客户回头。 后来,克劳士比到了马丁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他发现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似乎都不愿意第一次就做对,总是要修修补补。例如,公司在制作招标书的时候,总是会制定一个返工期。因为按照可接受的质量体系的比例,总是有一些工作需要返工。在可接受的质量体系中,迟到五分钟不算迟到。甚至,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制度:一个人一个月的病假不能超过三天,甚至规定有1%的死伤率。也就是说死伤几个人是正常的,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出现这种荒谬现象的原因是:大家逐渐接受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工作方式与态度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第一次就做对,绝不允许有错误,避免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双重标准。这就是零缺陷工作的态度。也只有保持这样的态度,才能实现零缺陷的要求。 因此,零缺陷概念的产生得益于预防概念的采用,得益于一种客户化的思维,得益于企业家创新永无止境的精神和勇于向现实挑战的勇气,得益于高层次的战略思维。 零缺陷工作让我们重新考量我们的工作方式: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因为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选出来,而不是促成改进。检验是告知已发生的事情,此时缺陷已经产生。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没有缺陷的呢?就是适合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顾客才会有长久的信任,保持对产品的忠诚。 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这是个人内心的高度认可和庄重承诺,也就是,在工作中绝不能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而是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这样,顾客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一个人要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才能获得精彩的人生,而热爱就源自积极的心态,不要庸人自扰。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进而积极地应对工作中发生的大小事情,做到零缺陷。所以说,要做到零缺陷,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你,一句话:心态决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