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联盟北京俱乐部会员交流区

本版版主

jackie91
登录:2013/9/24
次数:429
注册:2004/6/21
发帖:595
gale
登录:2011/9/28
次数:1138
注册:2004/5/14
发帖:1802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施工总承包管理
圈主:fylm9999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IT项目管理圈
圈主:lepu29341
行业:IT软件

HG信用盘0出租
圈主:de123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发表于 2007/8/29]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3387   
思考的方法

据说熊彼德(J. A. Schumpeter)曾经在课堂上批评牛顿,指责这个如假包换的物理学天才只顾闭门思想,没有将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开而留诸后世!这批评有道理。牛顿在物理学上的丰功伟绩,是他在逃避瘟疫的两年中想出来的;其后就再没有什么重大发现——虽是昙花一现,但这「一现」却非同小可。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屡见经传:可惜他天赋之高,远超世俗,要学也学不到。

有些朋友以为爱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数据而将相对论想了出来,他们也可照样推理。但爱因斯坦所能办到的,跟他们有什么相干?不自量力,以此为最!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种思想障碍。

我不仅不敢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相比,就是半个天才也算不上。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一个平凡的人能学得的思考方法,其它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学。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专利权,与我们无关。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J. Hirshleifer)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朋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要「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有些人认为佛利民好胜、强词夺理地去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是错的。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闪电,但他认错更快!因为他认错太快,往往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认错。在我所认识的高手中,没有一个推理时将「自己」加上丝毫重量的。事后「领功」是另一回事。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尔及马歇尔等人。但当我研究佃农理论时,我就将他们的佃农理论一视同仁,没有将他们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将他们的理论推翻的。

(二)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佛利民的拿手好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到重点的所在。举一个例子。当佛利民解释某法国学者的货币理论时,我问:「他的主旨是否若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觉得沉闷?」佛利民答:「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这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替换代价下降」(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无需答我,答案已浮现出来了!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这是艾智仁(A. A. Alchian)的专长。谈起货币理论,他问:「什么是货币?为什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困难为热门的争论时,艾智仁问:「什么是功用?什么是量度?我们用什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后来艾智仁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是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土地的收成若要将一部分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帐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努力生产的意向,从而使生产下降。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减少了,为什么地主不选用其它非分帐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赫舒拉发更喜欢把这衡量放在一切考虑之前。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这问题不重要。」于是就想也不再想。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呢,他就从座上站起来!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太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它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问题就无足轻重了。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最大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佛利民就下评语:「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是应有之报!」
三)不要将预感抹煞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Hunch)抹煞了,以致什么也想不到。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K. Popper)辩论的书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胜了一筹;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籍籍无名的。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Idea)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那些坚持非以正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的规格,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那些主张「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或「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 Malthus),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T. Schultz),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Idea)是首要,逻辑次之。马克思的基本困难,就是他本人在推理上已是低手,逻辑不通,而不少后人代为修改也弄得一团糟。那就是说,马克思的预感虽有创见,却经不起逻辑的考验。

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R. H. Coase)。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议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垄断的市价,缺乏市场竞争,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怎么可能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将麦地分开来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麦收成后农民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发售,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高斯在旁就立刻对我说:「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我再遇高斯时,他又说:「你好像是对了。」我问他我对了什么?他说:「麦的市价。」几个月后,在闲谈中,高斯旧事重提:「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夕反复推断,确是名家风范,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另一个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R. Kessel),是行内知名的预感奇才。在一九七四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和他相聚几个月,欣赏到他的不知从何而来的预感。嘉素有一条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什么辩驳也赢不了。」

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都缺少不了的——从哪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有时究竟是什么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哪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没出息」的预感的特征正相反。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之意。我曾经是加纳(R.Carnap)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早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秋日细雨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22篇
注册 2004/10/18
PM币 549
经验 151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8/29]
「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
「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什么辩驳也赢不了。」
这个倒确实是的,上学的时候就很苦恼没有半点见解,但没有半点见解的原因多半都是因为一点也不了解,或者是不自信,所以不敢怀疑和思考。
--------------------------------------------------------------------------------------------------------
Email:clear-pmu@163.com

1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clear


职务 无
军衔 下士
来自 北京
发帖 128篇
注册 2004/7/1
PM币 561
经验 233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8/29]
学习了,相信楼主是个对哲学比较有研究的人,但是假如在说理论的同时,能用项目管理中案例来说明那就更好了。
2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yangqd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广东
发帖 294篇
注册 2006/4/26
PM币 1585
经验 536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8/29]
楼上的兄弟,张五常 是搞经济学理论的,工程这方面不能对他要求太高
--------------------------------------------------------------------------------------------------------
事繁勿慌,
事闲勿荒;
有言必信,
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
肃若秋霜;
取象于钱,
外圆内方。
3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寂寞如沙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黑龙江
发帖 4篇
注册 2007/8/29
PM币 0
经验 21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8/30]
的确,鱼与熊掌,焉能兼得啊
能思考有善于逻辑推理的不多
且只是推理,而无思考又会丢失一些灵感,

--------------------------------------------------------------------------------------------------------
创新成就未来.
4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zaopon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广东
发帖 11篇
注册 2007/8/17
PM币 45
经验 33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9/1]
顶一个
--------------------------------------------------------------------------------------------------------
-------------------------
msn: cectanjing@hotmail.com
多学习,多交流,多长进
5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cectanjing


职务 无
军衔 下士
来自 湖南
发帖 155篇
注册 2006/12/12
PM币 0
经验 242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9/1]
顶一个
6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maomao1989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广东
发帖 595篇
注册 2007/1/6
PM币 1217
经验 1594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9/2]
多学习
--------------------------------------------------------------------------------------------------------
......
7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ggkleon


职务 无
军衔 中尉
来自 天津市
发帖 526篇
注册 2007/6/3
PM币 -64
经验 910点

Re:[转帖] 思考的方法 张五常 [回复于 2007/9/4]
谢啦。
8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4669324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江苏
发帖 111篇
注册 2007/8/24
PM币 659
经验 319点

共2页  97 [ 第1页 第2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