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公司产品在行业领域占用率非常高,至少在本省市是这样,系统一直稳定运行,小Bug也是会出一点,但是至命的缺陷是前期的数据大多数采用文本方式保存,这样不利用扩充,维护。根据近来设备数据急剧增长,当前系统不适应这样的发展。对于新系统领导的要求是,使用采用数据库方式来存储数据;对于旧系统重要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考虑系统的扩充性,以及后的可维护性;当前阶段主要是软件的改造,要在不调整硬件的前提下完成。 1、关于旧系统的核心开发人员如何利用的问题 是全面主持新的开发工作,还是做为一个程序设计者来协助实现部分功能,或者只是做为顾问提供咨询工作。 问题两面性:做为旧系统的核心人员,他可能一天的工作比我们这样的了解十天还是强,我们的设计工作还是由他做比较好;另一面他做这个系统已经十年,是否会思维固化,对于系统的改进起不到太大的促进作用。 2、旧系统的设计非常不规范,没有相应的设计文档的,而有的只是当前公司保留的开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工作 几个方面:现在文档的整理,和实际的用户,工作维护人员,测试人员等进行细致的沟通,根据旧系统现有的功能进行整理 3、项目中人员如何进行分配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这个项目组几乎没有人参与过旧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有刚来几周的,有来了半月左右的,还是就是在工作从事5,6年以上的老员工。其实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是从事开发多年,可能每个人都能主持一个项目的开发。 我的相法是:一个TeamLeader来整体的协调工作,他对于整个产品要非常熟悉;一个系统架构师,来进行整的分析设计;几个高级程序员来进行技术难点的攻关,由测试组根据用例分析结果搭建界面原型,编写测试用例 现在的工作方式是:我和一个老员工整理设备以及设备告警表;另一个来了半年的员工整理设备参数表,以及编写软件的需要分析说明书;一个人整理系统中所有的报表;一个项目经理和各接口层进行协调。 4、需求分析到底如何做 从自己带项目团队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用例分析的方式,找出执行者,用例,确定系统边界,进行用例分析,描述每个用例的事件流,绘制活动图,时序图等 现在是由一个对于系统不是很熟悉的人,写成一个使用手册式的文档,而且里面包括功能的功能的描述,以及操作界面,还有相关的类设计,因为公司希望需求分析的文档至少要写到200多页。 其实这里面的每一项目都可以拿出单独讨论很长时间,发现很多的问题。 昨天晚上有事没有发成,今天占用工作时间来写,所以比较乱,请大家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