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IT系统在工程项目中实施的成功因素 以群件(指支持一个群体从事共同任务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为例,David Coleman曾提出著名的Coleman法则:“群件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是社会性的;群件影响着人们的沟通和工作方式;人们总是抵制变革,而组织对变革的抵制程度更是随着组织复杂性的增加而指数级地增加”。另外,David Coleman还曾提出:“群件的成功=技术+文化+经济+政策”。在该公式中,技术、文化、经济和政策的权重分别为1、2、3和4。假设对于某组织而言:(1)技术方面:具有比较完善的软硬件和基础设施,可以得8分(满分为10);(2)文化方面:组织成员只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组织的文化几乎没有变化,得2分;(3)经济方面:该组织在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对使用群件的经济性要求并不高,得5分;(4)政策方面:在该组织中主管人员之间彼此勾心斗角、制度反复无常,任何一个主管人员都可能因一时兴起而放弃群件的实施,得3分。综合起来,该组织的总分只有39分(满分为100),可以据此推断其群件的实施在总体上相当失败。 事实上,IT系统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其一是IT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二是IT的具体实施。后者的含义为:以IT系统软件产品为基础,并与相应的硬件平台、其他的应用软件、项目参与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及不断进化的项目组织(包括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特定组织文化的建立、项目工作流程的改善、组织的信息规划等方面)充分融合,直至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IT大系统。在此,IT大系统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软件系统概念,而是一个集成了硬件、软件、组织件和教育件等等在内的人-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