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专题 |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
更多:
|
|
联系社区管理员 |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
|
 |
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发表于 2005/4/11]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2348 |
|
项目管理三层架构管理模式的应用 —盟友智能协同管理平台 前言 大、中型项目的管理一般可以抽象为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三层管理模式,针对这种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三层信息平台架构,实现了监控、沟通、协同等管理需求。并使业务逐层深入,数据逐级分层,优化项目管理环境。 1、 三层信息平台架构的意义 由于现代建设项目具有多级管理、投资主体多元、地域分散、技术复杂、质量要求严格、沟通协调困难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工期、质量、费用标准等得不到保障,人们使用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力图将进度、费用、质量等管理起来。但是,单纯的业务管理往往不能满足业主的管理要求,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最切合项目实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软件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根据了解国际上传统的和近年来发展应用较多的一些项目管理模式,归结起来,三层管理模式(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FIDIC条款项目的常用模式也符合该基本思想。与这种模式相对应的信息化体系架构才能满足管理的各种需求。
|
-------------------------------------------------------------------------------------------------------- 工程项目软件 MSN:jian18008633@sohu.com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
|
楼主
jian18008633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25篇
注册 2005/4/8
PM币 205
经验
|
|
Re: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回复于 2005/4/11]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项目管理的三层管理模式 1.1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地位 传统的软件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造价分析与计算、合同支付管理、网络图绘制等等,我们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这些基础性的工具是必不可缺的,它们协助我们完成了项目数据的基础业务管理,提高了项目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但是,在大中型项目、多级项目管理过程中,这样的软件就无法满足项目的信息化新需求,多级机构的信息沟通、多层管理者对于数据的分层需求、项目的总控能力、协调能力、监控能力等等,对于这些需求的提出,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就显得无能为力,黯然失色了。 1.2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 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是一种总体架构,即在总体规划,满足全面需求的前提下构建的信息化框架,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在进行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就具有了很强的灵活性。既能满足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又可以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只建设某个模块或者实现某部分功能而不影响总体思想的实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2项目管理的三层架构示意图 这种三层架构在保障各自独立的网络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各层之间的信息沟通;在保障了单一项目业务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在上一级平台掌控各项目的详细信息和统计信息;各项业务在电子化数据处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的流程控制与业务关系的有效关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3 项目管理平台三层架构的各层内容 1.3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所需的网络环境 项目管理信息化三层架构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是很低的,只需要各层是独立的局域网甚至单机就可以满足本层内的业务管理,对于跨层的业务处理和数据信息分层,只需要各个层连接到因特网即可。 这样的网络结构设计,满足了以下几点实际需求: a、 各层之间的数据独立管理和安全性要求 b、 各层之间的数据交换要求 c、 项目部网络条件有限,甚至在项目前期无法上网,但仍需在平台上处理业务的要求 d、 各层需要自己的数据库来管理自己的经验数据,沉淀知识的需求
|
-------------------------------------------------------------------------------------------------------- 工程项目软件 MSN:jian18008633@sohu.com
|
|
1楼
jian18008633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25篇
注册 2005/4/8
PM币 205
经验
|
|
|
2楼
jian18008633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25篇
注册 2005/4/8
PM币 205
经验
|
|
Re: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回复于 2005/4/11]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7 平台信息沟通机制示意图 中间表示的是三层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方式,左边是辅助平台进行信息沟通的系列工具,各层内部还可以通过论坛、即时通讯系统、手机短信、小信使等多种方式在平台内进行信息沟通,跨层的信息沟通,这些工具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平台之间的数据向导,远程存档等信息报送之外,在授权的前提下,各层之间也可以使用论坛、即时通讯系统等多种工具更为灵活地进行沟通。另外,在信息获得和信息查询方面,系统还配有GIS决策支持系统、项目信息门户、平台的外部访问模块等,提供给社会公众获取项目信息,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决策,提供给下级平台了解整个项目或者相关单位的信息。 4、 三层架构的优势 4.1 整体架构,而又各自独立 三层架构的项目管理体系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和各个工作层面都囊括了进来,在全盘考虑了项目的各个层面需求和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规划。对于每一个平台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平台,满足该层的业务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同时,又满足整体目标和系统架构,各层可以组建局域网独立工作,连接因特网或者大局域网又可以参与大平台的监控管理和工作协同。 对于某个平台层业务内容有了新的需求,而这些新的需求又不涉及到其他层管理时,独立的平台层可以完全进行独立管理和功能拓展,而不影响现有工作的执行和其他平台的数据传送和监控。 4.2 组织机构调整方便,且不影响其他层次 整个平台体系是一个总体架构,在系统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增加一个二级平台单位,或者增加一个三层的实施单位,信息化的完善和优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丝毫不会影响到其他平台参与方的正常工作。我们只需要根据增加单位所处的平台层,创建一个新的本层平台就可以,然后便可以在这层平台上扩展特色需求,并建立下级平台分支。各个平台层组织结构的管理、工作流程的调整等都是独立管理,可以灵活调整,真正方便用户。 4.3 各自独立的信息、数据保留和知识沉淀 各级平台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和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平台分层可以重点突出地体现各个平台层用户的关注点,沉淀各个层的经验数据,并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可参考的量化经验。 凡是本层参与过的数据信息都将记录到本层平台,形成该层的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并可以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和分析,沉淀经验和知识。 4.4 兼顾项目的横向广度和纵深发展的管理要求 在项目管理中,从施工层到管理层再到决策层,关注点逐渐转向横向信息,如:了解项目的综合信息、多项目的综合信息、人事信息、财务状况、企业形象等等,反之,从上层到下层,管理者的关注点则转向纵向信息,逐渐转向某个项目、某个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控制的细节上。各个层的要求不同,拓展的方向也不相同,所以对于相同的一个平台,需求方向完全不同。通过平台分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各个平台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建设目标,相对独立的各层内,完全体现了上级管理要求和自身的管理特色。 通过不同的信息层设计和业务模型重构,为项目管理的广度处理和细节处理上提供了扩展的可能。在上级层可以方便添加一个新内容的管理和监控模块,扩展广度,在实施层可以针对某项业务进行深入管理,针对某类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拓展深度。从而满足各层的实际需求。 4.5 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互动空间 通过平台化的项目管理三层架构体系,平台为项目管理人员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方式。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到最低的前提下,又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更翔实更丰富的数据信息。这些现场的原始数据信息通过平台的采集和分析,零误差无扭曲地体现在相关人员面前,并融合了手机短信、即时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工具方便用户。 4.6 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他将伴随着企业成长和项目的推进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它的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关注试点、持续改进的过程。平台的三层架构体系为客户充分考虑了总体规划要求,为企业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和余地。 在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有利于逐步优化需求和保障信息化良好的应用,而又能满足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的逐步实现,建立完善信息化体系。 4.7 有效保障了IT投入的使用寿命 无论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发生变化还是管理方式发生变革,还是企业流程重构以及业务方向进行调整,任何一套模式化的软件产品都无法再次适应新的企业形式和管理要求,信息化建设又要重新再来,如果在进行新的信息化过程中希望把以前的记录信息全部或者部分转移到新的系统,又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大量数据的转移,两个软件的接口,可能还会涉及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操作系统等问题…… 我们提出的平台化架构面对以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她的应用和面向应用的开发两大功能将发挥出独有的魅力,满足不断完善和调整着的管理要求。直接引领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使信息化真正为企业管理起到推动作用,从而也有效地保障了IT投入的使用寿命。 欢迎交流 联系方式:010-82895272转603 13121200831 梁建 msn:jian18008633@sohu.com qq:18008633 e-mail:jian18008633@sohu.com
|
-------------------------------------------------------------------------------------------------------- 工程项目软件 MSN:jian18008633@sohu.com
|
|
3楼
jian18008633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25篇
注册 2005/4/8
PM币 205
经验
|
|
Re: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回复于 2008/10/18]
|
大致看了一下,对我比较有借鉴意义。谢了!
|
|
|
4楼
fhuajun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12篇
注册 2008/10/16
PM币 16
经验
|
|
Re: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回复于 2008/10/22]
|
很好
|
|
|
5楼
dragonson_zh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广东
发帖 15篇
注册 2008/8/26
PM币 -61
经验
|
|
Re:信息化建设,要打好地基——(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
[回复于 2012/11/27]
|
学习一下
|
|
|
6楼
HawkSky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63篇
注册 2012/11/26
PM币 75
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