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该帖子同步发自:(pmrao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作为一位从事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同志,我经常被亲朋好友问到的是,我有时候要向各级领导游说的是,啥叫软件配置管理?我的经验是:1. 如果想让他们从迷茫到更迷茫,那就跟他们背一段ISO/CMM里的定义。2. 如果不想深谈,或者背景实在相差太远,那就跟他们说:“当很多人在一起编写软件的时候,需要一些专门的管理和技术,让他们能够合作顺畅。软件配置管理就是其中的一种。”3. 如果大概讲一下,能有个概念,那就跟他们说:“软件配置管理是围绕软件资产的管理。啥叫软件资产呢,就是设计文档啦,源代码啦,可以跑的程序之类的。那么,有什么要管理的呢?让我们把它和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做个对比。它们有一些相似点。首先,图书馆图书管理管的是图书资产,软件配置管理管的是软件资产,它们管的都是信息资产。其次,图书管理,需要把图书进行分类,以便检索,需要图书存放在合适的地方,以便存取,还要防止虫吃鼠咬。软件配置管理也类似,需要把软件资产——主要是源代码什么的,放在合适的目录结构里,放在合适的地方存储,防止丢失或者弄乱。再次,在图书馆,要记录谁借出了哪本书,还没还。而软件配置管理中也类似,需要记录谁借出了什么文件。不过,跟图书管理不同的是,软件开发人员借出文件,常常是为了修改它。软件配置管理要记录谁修改了什么文件,为什么修改,等等。这里就引出了一系列事情要考虑:比如,每个文件,不断修改,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版本,需不需要存储呢?一个产品的整个源代码树,也在总体上产生一个又一个的版本,需不需要存储呢?怎么存储呢?比如,可能两个人想要同时修改一个文件。这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工作丢失。那么,是让他们一个改完了另一个再改呢,还是让他们同时改,将来合并呢?怎么保证呢?再比如,有时候,一个公司会生产一系列相似的软件产品,它们之间是不是可以有某些共享呢?在一个产品上的改动,是不是能比较方便的加到另外的产品上去呢?所以说,软件配置管理是围绕软件资产的管理:保证它们的存储;保证改动它们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不会产生混乱,有条有理,省时省力;等等。”第3种解释,是我最喜欢的解释。虽然还不完全(比如,没有说配置/关系),也不严谨(净是用劳动人民的大白话说的),但是能给没怎么接触过SCM的同志一个比较正确、比较容易接受的第一印象了。而且让人觉得,SCM确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