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三)工程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技术上复杂的工业交通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是我国工程设计行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图纸)和经济文件(概预算),其目的是通过不同阶段设计深度的控制保证设计质量。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方法。 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就必须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定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在设计过程中和阶段设计完成时,以设计招标文件(含设计任务书、地质勘察报告等)、设计合同、咨询合同、政府有关批文、各项技术规范、气象、地区等自然条件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在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过分设计,导致经济性差;不足设计,存在隐患或功能降低。 2、建立设计经理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博客 设计经理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设计各专业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确保设计产品和服务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组织设计策划,并将策划结果编人设计计划;根据项目计划、项目质量计划和设计计划的规定,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负责各专业之间的衔接;负责组织设计各专业的综合技术方案的审查和协调,确保综合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负责组织或监督检查设计各阶段的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负责控制设计变更,按设计更改控制程序酌规定进行控制;对设计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亲自组织或检查对设计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和设计文件。 3、明确设计各部室的质量职责。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设计单位一般都对工程项目设计实行专业部室和项目组相结合的矩阵方式管理,设计各专业部室和项目组对设计质量都负有管理和控制的职责,负责指导和监督参加项目组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并采取措施对专业的设计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为项目派遣符合资格要求的专业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保证项目具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源,以确保设计质量;负责确定设计中采用的专业技术方案,对设计专业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负责;组织或参加设计各阶段设计输入、输出、成品的评审或验证;设计各专业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 (四)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1、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委托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对中标的施工单位资质进行核查,使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与承揽的工程项目要求相一致,对施工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进行监控,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技术水平与工程技术要求相适应;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进行审查;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监控;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应考虑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维修难易、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灵活等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组织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和设计会审会议;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和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等。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委托项目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工艺或操作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质量的要求;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工作;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当出现不合格产品时,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跟踪检查,直到合格为止;当施工现场出现质量异常情况,又未采取有效措施、隐蔽作业未经检验而擅自封闭、未经同意擅自修改设计图纸、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或构配件时,应下达停工指令,纠正后下达复工指令;要对工程材料、混凝土试块、受力钢筋等实行取样送检制度;对从事计量作业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审核,对其计量作业结果进行评价和确认。 (五)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使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