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GPON 2001年,在IEEE积极制定EPON标准的同时,FSAN组织开始发起制定速率超过1Gbit/s的PON网络标准——吉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随后,ITU-T也介入了这一新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1月通过两个有关GPON的新标准——G.984.1和G.984.2。 按照这一最新标准的规定,GPON可以提供1.244Gbit/s和2.488Gbit/s的下行速率和ITU规定的多种标准上行速率,即可以灵活地提供对称和非对称速率。传输距离至少达20km,系统分路比可以为1:16、1:32、1:64乃至1:128,而EPON只提供1.25Gbit/s对称速率,分路比最多为1:32。即GPON在速率、速率灵活性、传输距离和分路比方面有优势。其次,GPON采用了两种适配方式,除了传统的ATM外,还在传输汇聚层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基于SDH的标准通用组帧程序(GFP),这是一种可以透明、高效地将各种数据信号封装进现有SDH网络的通用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可以适应任何用户信号格式和任何传输网络制式,无需附加ATM或IP封装层,封装效率高、提供业务灵活,而APON/BPON和EPON对每种特定业务都需要提供特定的适配方法。第三,由于GPON采用GFP映射,其传输汇聚层本质上是同步的,还使用标准SDH的125μs帧,使GPON可以支持端到端的定时和其它准同步业务,特别是可以直接高质量、灵活地支持实时的TDM语音业务,延时和抖动性能很好。而EPON在承载TDM业务方面没有具体规定,导致厂家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来承载,包括一层、二层和三层均可以,互操作性较差,性能难以确保。第四,GPON在网管方面具有丰富的功能,包括带宽授权分配、动态带宽分配、链路监测、保护倒换、密钥交换和各种告警功能等,比EPON考虑周到。不过,EPON在网管功能上比普通以太网有了明显改进,可以提供远端故障指示、远端环回控制和链路监视等基本管理功能,也能满足基本管理功能。第五,在QoS方面,GPON可以通过使用指针调整ONU的授权带宽和授权周期来保证业务的带宽和延时要求。而EPON主要采用优先级队列结合DBA算法来保证带宽和延时,也能基本满足不同业务的QoS要求。 从技术角度,GPON是BPON的继承和发展。GPON继承了BPON的很多基本特点,例如两者都使用同样的OLT核心技术,包括ONU的激活和测距等,使用同样的物理光纤设施和光功率预算值,同样的管理软件栈等。另一方面,GPON采用了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除了最重要的GFP封装技术外,还包括前向纠错等新技术。 从提供的业务看,GPON不仅可以提供10/100Mbit/s、1Gbit/s的业务,而且可以提供VLAN业务和语音业务,事实上可以适应任何现有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适配要求。总的来看,GPON不是制造商驱动的技术标准,而是一种运营商驱动的标准,因此具有更周到的运营利益考虑,速率更高,速率灵活性更大;具有通用的映射格式,可适应任何新老业务;具有丰富的OAM&P功能;对各种业务均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即便对于TDM业务也能灵活高效地传送。可以帮助运营商完成从传统TDM语音电路向全IP网络的平滑过渡。 就成本分析而言,PON的光模块成本大约为设备成本的20%-30%,主要成本是各种电接口和协议处理转换等,而这方面GPON和BPON要比EPON复杂很多。其次,就光模块而言,由于GPON要满足很高的突发同步指标,对于模块的驱动电路和前后放大器芯片要求很高,还要满足较高的功率预算,只能采用分布反馈激光器(DFB)发送机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机,其成本要高于EPON模块的法布里-珀罗腔(FP)发送机和光电二极管(PIN)接收机,成品率也较低,因此整个光模块成本较高。再加上EPON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而GPON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导致目前EPON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 就传输效率而言,则GPON无论在扰码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承载协议效率和业务适配效率方面都是最高的,因此其总效率最高。例如假设TDM业务占10%,数据业务占90%,则GPON的总效率为94%,而APON和EPON分别为72%和49%。 GPON的主要缺点是尽管ONU只需要支持ATM和GFP适配中的一种,但是OLT必须同时支持两种,即必须保留有复杂的ATM层功能,再加上光模块的技术难度较高,使设备成本较高。另外,GPON成熟度不如EPON,目前尚无专业芯片厂商推出真正商用的GPON核心芯片和光模块,而EPON已经有多家提供商,目前核心芯片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单片系统(SoC)阶段,光模块的成本也已经降到接近普通吉比特以太网的水平。 总的来看,在目前产量不太大的情况下,GPON和BPON的设备成本要比EPON高很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大规模提高,成本差异将会逐渐减小,总成本将可能最终取决于产量大小,即市场的选择。 GPON和EPON面临的共同挑战有:怎样才能在Ethernet/GFP上有效承载TDM业务并能提供电信级的服务质量;其次,由于GPON和EPON是点对多点的星形或树形网络,需要通过一个1+1并经过不同路由的光网络来实现电信级的保护恢复,网络成本将非常高;第三,目前GPON和EPON设备成本主要受限于突发光发送/接收模块以及核心的控制模块/芯片,这些模块要么尚未成熟,要么是价格太贵还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第四,GPON和EPON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不太适合逐步投资扩容的传统电信建设模式,最适合完全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