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技术研究中心超大规模勘探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纪略
超大规模勘探软件开发过程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且规模宏大,项目管理难度相当大。东方地理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在软件项目管理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特别是在两个新项目———CNPC十大重点科研项目GeoEastV1.0和GeoEastV2.0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试用版项目中,这个中心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推动了项目的正常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创建以“过程管理”为中心的大规模软件项目管理体系。对于GeoEast这样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超短周期的软件开发项目,如何保证项目在有序与受控方式下进行?这个中心所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一套体现项目特点的项目管理体系,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项目组在项目启动之初,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和软件工程(CMM)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基于过去规范的合理部分,结合GeoEast项目的特点,制定了体现软件过程特点的管理规范与软件工程规程的文本系统,奠定了指导项目科学运作的框架体系。
建立市场机制的薪酬体系与配套的考核机制。科研开发,人才是基础。提高开发人员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是项目成功开发的基本条件。这个中心参照北京人才市场标准,考虑项目的复杂性和开发工期,结合项目组的人员构成,确定岗位技术级别与技术要求,明确晋升与淘汰机制,制定了体现企业科研特点的薪酬管理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个中心依据能力、业绩和职责,确定基薪标准,保证内部公平;实行薪酬体系层次划分,为人才的竞争提供了空间。实用的薪酬管理体系也稳定了开发人才队伍。
建立培养软件开发队伍的机制。这个中心将有潜力的年轻人放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例如项目总体组长、二级子项目长及三级子项目长等岗位;逐渐推行职工职业生涯设计,深入做好“科技师徒”工作,为年轻人成才提供全面的指导;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与培训,使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技术和物探技术方面得到更新;层次化的薪酬体系和量化考核机制,调动了员工拼搏向上的工作积极性;动态的技术等级管理,为研发人员铺就了良好的技术发展空间。具有“科技师徒、适度培训、考核激励、量才使用、发展留人”特点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建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通过两年项目开发实践,这个中心已培养了多名物探与解释研究专家、5名合格的软件开发项目长和10余名合格的子项目长,以及大批研究与开发的骨干力量。人才队伍得到有机整合,阶梯式人才队伍已基本形成。目前,这个中心已形成物探与解释方法研究、软件架构与平台开发、应用功能软件开发、项目工程化管理、产品测试等5支队伍。
对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性应用与发展。在两年的GeoEast项目开发过程中,这个中心始终遵循集团公司对项目组的“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开发一个产品、建立一套制度、培养一支队伍”的战略要求,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技术与开发经验。
在GeoEast系统升级版本和其他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这个中心在细节和执行力度上下功夫,继续深入地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项目的风险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使项目和工程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软件过程的量化控制与过程改进;项目过程资产的分析、挖掘和利用。
以上措施,使东方物技术研究中心的项目管理体系成为一个能够适应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的科学运作体系。这个中心及时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将其纳入到这个中心的项目管理与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使其成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使这个中心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开发模式,进入科研软件科学化、规范化开发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