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在老地方(中山二路昔士风麻省房),20位对“虚拟团队主题”感兴趣的软件经理人参加了由SPM-GZ举办、江南老师主讲的“如何构建虚拟软件研发团队”的沙龙活动,历时3个半小时,活动前半段是江南老师畅谈他做虚拟团队的经验和体会,后半段大家就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虚拟团队的问题作了讨论。 感谢江南老师的无私分享,详细介绍了他作为老板在团队管理观念上的转变过程,以及在公司运营中实践新观念的前后情况和体悟。 另外要感谢参加本次活动的朋友, 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分享,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虚拟团队。 还有鼎立支持的活动组织团队成员:Camer, libber, Precilla, Jenny, Simon ..... 感谢Camer为沙龙活动赞助白板。 ; -) 以下是这次活动总结出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1. 虚拟团队:使用非传统的、基于网络异地协同的工作模式,达成某种预定目标的团队; 2. 虚拟团队的主要特点是目标驱动和任务驱动; 3. 自由支配时间的愿望是虚拟团队得以实现的原动力; 4. 虚拟团队的权力是被弱化了,依靠一种契约式的合作,依靠信用度来实现任务、目标的分配与达成的 5. 虚拟团队面对整个世界的可能资源的整合,是对知识,经验的最大可能的有效使用,管理好的虚拟团队的执行能力绝不逊色与传统成熟的团队,甚至绩效远远超越传统团队 6. 虚拟团队相比于传统团队,在绩效评估上会比较容易量化,更容易做到合理; 7. 虚拟团队可以使用任务招标的方式来提高任务达成的绩效,也可以把一个任务分配给多个人来降低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风险。 8. 虚拟团队的招聘仍然有试用和判断过程,不过不会是传统的3~6个月,紧迫的任务可能要求你在2个小时之内完成对一个应聘者的判断 9. 虚拟团队的运作方式对任务相对独立的项目更适用,如果需要密集沟通协作,难度会非常高。 10. 软件团队更好的应该是半虚拟半传统的方式去运作,比如在需求调研阶段,团队集中会效率更高,而在编码阶段,按照模块儿的分配,可以实现在家办公。 11. 虚拟团队的成员压力往往比传统团队更大,直接就是任务达成情况,而不是在公司坐了多长时间 12. 高层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对于实施虚拟团队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13. 虚拟团队的成员一段时间后会有孤独感,最好可以定期见面。 大家认为构建和应用虚拟团队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 什么企业合适应用虚拟团队的运作? 如何开始构建和应用虚拟团队? 2. 什么类型的项目、项目的什么阶段、什么岗位和工作任务适合应用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 3. 对于全球化的虚拟团队,如何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 如何提高归属感? 4. 如何制定合理的虚拟团队游戏规则,包括分配、激励和考核? 5. 如何解决版权、责任等法律相关的问题? 6. 应用虚拟团队的项目管理,例如如何开展项目策划和控制、风险控制等项目管理活动? 7. 虚拟团队管理需要有什么样的领导力,需要高层领导者提供什么支持? 在沙龙活动结束前,我们进行了拯救王俊的募捐活动,感谢参与或关注这次募捐活动的朋友...... 相关帖子 http://www.mypm.net/bbs/article.asp?titleid=29855&ntypeid=5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