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yanglinux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总是对风险不能说是束手无策,基本上是非常的力不从心。项目管理教科书说了,你得“风险计划”——“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说的完全正确啊。可是,为什么我们做起来总是漏洞百出呢?我们在风险计划和风险识别时就没走稳。
当我们面对各种压力或政治时,也就无所谓的风险识别了,被迫放弃了。很多时候,当我们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情时,更谈不上什么准备好没准备好的,就被推上去干了或者说是被跳下去了,能不受伤么?除非有特别高深的本事或者是左突右闪的灵活性。当年,公司项目用的都是自己的交换机,而德清用户因为自己有alcate交换机,需要利用原有设备,而软件对alcate交换机是不能很好支持的,后来花了接近两个月才实施完毕,这就是最大的风险;第一个项目是最危险的,因为没有任何积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过,比如我实施的上海松江项目速度特别慢,因为它是公司第一个从传统C/S转向全面B/S的项目,公司的第一个OutBound项目,公司的第一个3D VR项目,……,不一而足,就是所谓的非常规项目。
必须练就一双好眼睛,必须能够顶住各种压力。当没有资源、公司支持不够等实际情况存在时,这就是风险,特别高的风险。火眼金睛是怎么炼成的呢?经历、经验——只有经历的失败多了,也就是所谓的经验丰富了,才弄得清是怎么回事情。正所谓昨天的失败就是今天的财富,总结后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下面附上PMBook上关于风险识别的方法,当然基本是纯技术层面的。如果仅仅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1、文档回顾;
2、信息收集技术
(1)、头脑风暴
(2)、德尔菲技术(专家背靠背)
(3)、面谈
(4)、根本原因识别
(5)、SWOT
3、清单分析
4、假设分析
5、图表技术
(1)、原因—效果图
(2)、系统过程流程图
(3)、影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