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图 1. 你可以自己模拟画这样的图来帮助记忆 第二次迭代,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领域 第二次迭代是精读 PMBOK,也是整个复习的关键,细节全在这里。时间跨度长,内容繁多,人说细节决定成功,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在这个迭代中,需要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领域的推进,扎扎实实的深入学习。 在这个阶段需要关注的点有两个:同步练习;术语学习。 因为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需要理解性的记忆。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几个学友一起学,效果更佳,大家各自学习完理论的章节后,做课后习题,一起讨论每一个习题的每一个选项的思路。 之所以强调术语学习,我的理解是术语的学习需要领会,需要理解,只有在深入到每一个专业领域,才能细致的学习体会术语的内涵。有人说集中一个时间来背术语,我不建议这样的方法。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遇到相关的术语后到后续的附录中查找术语的详细解释,同时看英语解释(英语解释很重要)。在习题中熟悉术语,记住术语。 第二次迭代大约 2 周左右时间,如果每天的学习时间小于 4 个小时,则建议适当延长备考时间。有的人建议精读 PMBOK 要 2 遍甚至 3 遍,我自己体会可能如果你真的精读了,最多 2 遍可能就够了。最后强化做题的时候还可以回头把书再翻来覆去的翻几遍。如果你在精读的过程中没有遇到思维的困惑,我认为你就还需要重新来一遍。因为很多课后习题都是情景题,这在 PMP 考试中所占比重大,形式灵活,是真正考管理思维的,东方人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往往和西方不同,体现在具体决策情景中常常会有想不通的地方。如果你在困惑,说明你进入了境界,记下这些困惑你的问题,等你回首再看的时候,定会豁然开朗,当然你不一定会按照它的思路在日常项目中去做,但你一定能按它的思维理解它这么选择的道理。 基本上平均 2-3 天一个知识领域,完全按照 PMBOK 的编排顺序来复习。在精读的过程中,你可以先看中文书,再看英文书,中文看的快,一边看一边要能说出其中术语的英语说法,遇到说不出的地方就标识出来,然后对照英文,把对应的英语术语记住。PMBOK 的每一句话都是考题,仔细体会,尤其是里面有例子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很多考题就是 PMBOK 的例子。如果说第一遍粗读,是为了记住大的 PMBOK 的整体结构,只是死记,容易睡觉,那么在精读过程中,则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看一遍,字都读懂了,但不知所云,茫茫然。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 PMBOK 作为一门理论书籍,讲了原理,没有案例说明,显得抽象、晦涩。有人推荐同步的阅读《IT 项目管理》,也是很好的办法,另一个因素是你的项目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这些理论的说法对你比较陌生,或者你也有很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但大家日常管理交流的时候并不用这些专业术语来交流。无论哪种情况,你都需要找到相关的其他案例来帮助你解读这些面目可憎的理论。我的办法就是做同步练习题。 第三次迭代,强化冲刺 完成了精读 PMBOK 的迭代,我们已经急切需要通过真刀真枪的模拟来验证我们的学习成果,树立我们的考试自信心,同时也是进一步融会贯通的关键一步。那么就进入了第三次迭代,强化冲刺。冲刺阶段即是模拟考试的过程,也是全面把前面学习的独立章节知识融会贯通的一个环节。 这次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做题。 通过对每一个知识领域的精读,我们基本已经就每一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时突然发现自己有大量的东西记得有些混淆,容易张冠李戴,有些知识点有点印象,但又不深,要想准确说出来,还有点难度,那么通过大量的综合的模拟习题,巩固这些知识点、澄清这些混淆点是不二之选 这个环节我基本花了一周左右,脱产的,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点, 8 点开始做题,4 小时内完成,然后就开始逐题对答案,分析答案。前期在网上找了不少题,但感觉质量不高,尤其有很多题没有对答案的分析,这时候培训单位的题库应该还是很好的,毕竟有答案可以参考和帮助自己分析。另外 IBM 内部也有不少 PMP,考过后这些同事们留下了一些考试题目,另外还从公司内网上下载过一套 IBM 模拟的考试题,不过感觉一般般。总之,你要能找到大约 2-4 套历年的考题是最好了。 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时间,要强迫自己做到 1 分钟左右一道题。刚开始比较慢点,后续会越做越快,而且正确率也会提高,我在第一套试题的时候,用了将近 3 个小时,正确率只有 60% 多,在最后一次模拟时,基本 2 个小时多一点就做完了,而且正确率提高到了 85%。这时就感觉信心蛮足的了。 当然在做题的过程中也需要讲究方法,做题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综合复习整个 PMBOK 的知识点,做完题的解答分析非常重要,也许做一套题要 2 个小时,但分析完可能要花 3 小时,我基本都是一边分析选项一边把书又从头到尾翻一遍,而且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开始举一反三的自己设计一些题目自己来找答案。而且,这个时候最爱做的是情景题,找到西方人思维的习惯后,你会乐此不疲的去验证自己又一次揣摩正确了,呵呵,这个时候就有点如浴春风的感觉了。最不爱做的是记忆类的题目和算术类的题目,但一定要注意,强迫自己在这个时候去记一些容易混淆的东西,每天把粗读中画的那些流程图和概貌图拿出来看一遍,到最后阶段,我基本上每次看这些流程图都能看出新的体会,新的内容。 完成冲刺阶段的强化复习,离考试也没两天了,放松一下身体吧,注意调解体力,四个小时的战斗等着你呢,要斗志昂扬哦。 难点突破 术语的学习 在整个 PMBOK 的学习过程中,术语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想重点指出。因为 PMP 考试是针对 3 年以上项目经理人的考试,所以,对术语的要求应该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我们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很少有谈到用到这些术语的。遇到新的不熟悉的术语,第一个反映就是去查英文术语表,然后对照中文术语表,深入领会其内涵,找有经验的人讲解,或者找学友讨论,尤其比较相近的术语通过比较辨析的方式,往往能有较深入的理解,例如:项目管理生命期、产品生命周期的区别、联系,软件项目的阶段和以上两个概念的关系。确认 (validation) 和验证 (verification) 的差异。项目 (project) 和运营 (operation) 的区别等等。对于这些术语需要理解性的记忆,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计算公式的学习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计算题,计算题一般可能出现在项目时间管理章节,算关键路径和浮动时间,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出现的就是计算成本,计算挣值。对于计算题的解答,总的原则就是熟记公式、多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推荐在学习每一章节时同步做相关计算练习。我的经验是,记概念、背公式、做题,做完后对照答案给的计算方法,看自己是否正确,下次还算同一个题,重复以上步骤。 下面的例子是我按照这个步骤来学习挣值计算的体会。 在计算挣值时,我们知道有很多术语,很难记,那么请看下面的图,这是一个实际的项目场景中计算挣值的曲线图,图中示意了 PV,EV,AC,SV,CV 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再理解 BAC,EAC,ETC,SPI,CPI 等概念,理解完概念后,再去熟悉公式。
图 2. 一个实际的项目场景中计算挣值的曲线图 千万不要先背公式,先背概念比划着图上的内涵自己写下公式,公式忘了,想想概念,马上就出来了,如果光记公式,则很难悟透背后的内涵,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了。 风险管理的学习 风险管理在很多公司是不做的,但 PMI 特别强调风险管理,所以自认为风险管理的学习成为了国内学员的重点。有幸在 IBM 很强调风险,无论 RUP 的风险驱动的开发过程理念,还是在 RPM 的实施过程中,都非常关注风险管理,对其流程和术语也都比较熟悉了,但在此建议学员重点把风险管理好好看看,一是要对风险管理的流程非常熟悉,二是对风险管理的术语要额外关注一下,例如风险准备金、应急储备、德尔菲技术等风险相关的名词。 采购管理的学习 采购管理一般在我们的项目经理实践中是比较少遇到的,一般项目经理根本不关心这一环节,而 PMI 宣传的是更多的将权力下放到项目经理这里,所以采购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因为陌生,所以关注,术语、流程而已。 小结 本文为 PMP 考试准备的第二篇,重点讲解了考试准备的过程。第三篇将介绍考试的过程、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成为 PMP 后的职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