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项目管理咨询与培训相关公司,讲师,教材,课程讨论

本版版主

lvjing537@yahoo.com.cn
登录:2015/6/27
次数:183
注册:2005/11/1
发帖:235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施工总承包管理
圈主:fylm9999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IT项目管理圈
圈主:lepu29341
行业:IT软件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HG信用盘0出租
圈主:de123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项目管理与PMP考试 [发表于 2009/3/12]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1213   
项目管理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和个人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项目管理这个学科在各行各业的大力发展。《财富》杂志对项目管理有这么一段评述:“项目管理将成为21世纪被首选的职业;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最佳职业;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将成为21世纪各个国家和企业争夺的热点”。
我们在进入21世纪快10年之际,目睹了这个演变的过程。2000年之前我们对项目管理还是一个朦胧或者未知的概念,10年的发展已经让更多的人不在朦胧,更多的人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专家。其发展的速度犹如管理界的一场海啸,很多人都成了海啸浪口被卷起的金子。
在本月开展的《项目管理与PMP考试》讲座中,大家一起谈了一些项目管理和PMP考试的话题。这里做了一个总结,供大家分享。
一、项目管理演变史
古代就存在项目和项目管理,只是没有形成体系和科学。现在看来,有如万里长城的建设,金字塔的建造等都是大型项目,这个过程动用了今天看来所谓资源、人力、时间、范围等的投入和管理,按照PMBOK定义,符合项目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和条件,所以它们也是典型的项目,只是没有形成体系和科学,如果秦始皇当时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今天最权威的项目管理证书上有他一张不错的相片作为标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推动了当时管理领域的“工业革命”。美国军方的“曼哈顿计划”成了项目管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为项目管理的发展奠定了这个时间段的里程碑。曼哈顿计划在当时创造了几个奇迹。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即“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包括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等)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应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对项目管理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1969年,美国部分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成立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这个机构的诞生把项目管理这门学科作为了一门独特的科学体系去研究和推广。PMI本身成为了一个有着10万多名会员的国际性项目管理专业协会,是项目管理专业领域中由研究人员、学者、顾问和经理组成的全球性的最大专业组织机构。
1984年PMI正式推出PMP考试,1996年第一版项目管理领域的权威教材PMBOK诞生。PMBOK无疑成了项目管理领域和项目管理者的圣经。它收录了全球最为资深的项目管理界人士的观点和看法。为全球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作用。
今天的PMI已经致力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全球协会会员都在为探索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而努力。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创建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得到全球公认,从而成为全球项目管理的权威机构。同时,全球的PMP人员也在为保持其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致力于向全球推行项目管理,以提高项目管理专业的水准,在教育、会议、标准、出版和认证等方面定制专业技术计划。
二、项目管理和PMP在中国
1999年12月,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通过PMI引进PMP考试系列。由PMI和国家外专局共同推动项目管理和PMP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将近10年的努力,中国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和PMP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这种变化一方面是项目管理本身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内项目管理人员的严重稀缺。
2000年全年,中国大陆投入PMP考试的人员是316人。2008年全年,中国大陆投入PMP考试的人员是12790 人。这是个增长速度非常快的数据,这个现象也再一次说明了PMP和项目管理对企业和个人的作用。
2000年PMP考试在中国的通过率只有27%左右,在2001年的通过率是39%左右,2002年的通过率是54%左右,2003、2004、2005连续三年的通过率都在58%左右,2006年的通过率上升到74%左右,2007年3、6月份一度达到了80%以上,2007年9月份通过率为50%左右,后面的通过率逐步出现不稳定现象,整体围绕在60%左右,2008年12月的考试通过率同样证明了这个数据的走势。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的开始,PMP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是完全熟悉或者清楚的概念,通过率不高是一个原因,随着后续几年逐步的摸索和熟悉,通过率逐渐上升。再到后来,即2007年9月份以后,这种考试体系更加成熟,考试通过率的幅度变化较大。
在对通过率考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够通过考试的人员和不能通过考试的人员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自身的努力程度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第二,是否参加培训或者是否有已经通过的人的指导。这两点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内容。(有关更为详细的项目管理和PMP在中国,可以通过本文作者潘德有处了解)。
三、现代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管理学者,都知道有“现代项目管理”这么个说法,如何理解“现代”这个词?
每个国家对时代的划分是不一样的,就我们国家来说,鸦片战争之前叫古代,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称为近代,而五四运动到1949年解放期间叫现代,解放后叫当代,也有国人把当代说成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所以现代项目管理事实上指的是五四运动到解放前这个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正处在水深火热期间,温饱都是问题,哪里会有人去提倡这些学科呢,所以美国现代项目管理和国际其他项目管理在这个时间段提供的知识就成了中国人后来学习的“现代项目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到底说些什么,事实上对于一门管理类的学科来说,几十年的成长还是比较年轻的,不同于技术,技术是越新越好,管理则是越老越辣。现代项目管理是“曼哈顿计划”和其他项目管理的索引,这些实质性的活动或者项目,为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现在所学习的或者所应用的知识,都是以现代项目管理为主,包括PMI提供的很多管理知识,当然了,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得到最有力和最长足的发展,必须要不断的寻求和创新,项目管理也一样,它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需要很多人去为之努力,它的成熟源于大家的共同贡献。(有关现代项目管理的具体情况可以参阅有关教材)。

四、用PMBOK考PMP
对于什么是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真确认识,可以提高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正确理解,同样可以提高准PMP人员对PMP考试的真确理解。目前项目管理界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有多种,但归咎起来统一以PMBOK中的定义为主:项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或者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A Project is a temporary endeavor undertaken to create a unique product service, or result);项目管理是应用各种知识、技巧、工具和技术用于项目管理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Project activities to meet project requirements).从以上两个概念可以看出,什么是项目,什么是项目管理。而且明确了项目的特性,作为项目这个词,这里要特别标明一件事情,考PMP本身也是一个项目,在大多数情况下,从考试报名到参加考试,时间是3个月左右,和项目的定义相比较,我们不妨发现一些东西出来:
1、项目的定义中,临时性是项目特点之一,考PMP的人历时就3个月左右,这就是一个临时性的概念。你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始时间,但是你一定有一个准确的结束时间,就是PMI宣布考试的那一天,但事实上我们作为考试人员来说,还是有必要在开考之前5天左右就把PMP复习这个项目结束掉,考试可能是一个项目收尾,既然是收尾,一定要收的漂亮。对于准备PMP考试的人来说,还是不能有“学生效应”,不能凡事都要拖到万不得已才开动,这样是不可取的。
参加PMP考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它。做项目的人都知道,项目团队的职责就是以项目的目标为导向,目标明确而且唯一,我们的动力源也就有了方向。在有一些情况下,我们备考PMP的人员会带着很多目的来参加PMP考前培训,有些人希望可以从中既能学到考试的法宝,又能学习到实践的技能,还要在培训会上认识很多的朋友,目的多多。凡带着这些目的来的朋友,希望可以明确一下自己的主要目标,目标太多肯定会给你的培训带来折扣,乃至考试也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考PMP就是一个项目,一个临时性的项目,目标要明确,就是通过它!
2、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独特性,凡是项目,他们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一样的项目。考PMP,每期、每个人、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在一个项目经理初次组织和管理一个项目的时候,他更多的方式是采取旧有资源的参考和前辈项目经理的经验交流。在考PMP的时候,交流和借鉴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个以自己或别人为中心的圈,大概有这么几个朋友,组成一个PMP备考团队,彼此交流心得,拓展知识领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大的一点优势在于,你可能会从另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组织资产,而这些资产是你在教材里一时半会找不到,但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的。PMP考试每一期都会有一些PMBOK中没有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就是我们平时管理和应用中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
因为项目的独特,所以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一些组织资产虽然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说过,因为独特,所以没有完全一样。在考PMP的过程中,要特别和最近的一期考生朋友谈谈心得,比如拿08年的几期考试来说,12月,包括12月之前的两期,PMP考试中加大了对PMBOK中输入、输出的考试量,这是个明显的转变,凡看过PMBOK的朋友会发现,PMBOK中输入输出的内容雷同性很高,而且量很的大,其理论性和难以记忆性非常高,是很多人无法记住的,给考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有一点却不然,那就是你所工作的企业或者你平时所应用的项目管理,如果做法都符合国际标准的项目管理方法,你将会发现这些输入输出是很好理解的。随着近几年通过率的逐渐下降,对考试人员分析发现,通过率高的朋友,基本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多,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08年12月份我们给HP的10位朋友培训,除一位朋友推迟考试外,其他9位全部通过,在全国通过率如此低的情况下,这绝对是个特例,其主要缘由就在于他们平时的做法就符合这种要求。
3、在项目管理的特性之中,还有一个就是渐进明晰,这个特性的意思是表明了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随着对每一个事情的深入,所有工作从最初的朦胧框架到最后的漫漫清晰,方便了我们对项目操作的感觉。清晰的事件处理起来总是比模糊的要顺手的多。这里给考PMP的朋友一个建议,在考PMP的时候,你也要学会使用渐进明晰这个特性。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对PMBOK的理解上,我们知道,做项目的过程需要对每个环节重复细化,以便于更清楚项目每个阶段的投入和进展。看PMBOK也一样,第一个看、或者第二次看,你都仿佛感觉是在看天书,这种感觉足以让你像吃了不喜欢的东西,又被噎住一样,很难受。其实考过PMP的人都被这样的经历难受过,所以对于开始考的朋友来说也不要担心,我们都是一样的。看PMBOK的过程中,第一次,一定要详细的看,不求你都能够理解,但是要详细,详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你的脑海中有映像,对PMBOK这个“怪物”的映像。第二次看的时候就要有所准备,你要明白这次看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同样要仔细,看到不理解的概念,一定要问明白,老同事,新朋友,能问到的人就要问到。同时要学会一点,在网上搜这些概念,加深理解,比如我在开始的时候不太理解“关键链”和“关键路径”的区别,我就问朋友,网上搜,很快就弄明白了。还有比如在做题的时候,有一些概念老师讲的很详细,但是碰到具体题的时候就有了新问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说的是变更过程中,涉及到合同的问题,到底是由变更控制委员会决定,还是由企业法务部门决定。这个时候你就有必要在网上搜集或者从权威企业中了解了。确实有些概念是在课堂上和教材中没有办法非常清晰的展现给学员,这不是那个老师或者培训机构的问题,事实上PMI在设置这个考试的时候就有这么些问题存在。但是绝对是少数,不要抱怨,也不要侥幸。但确实是经验。
“PMBOK”是项目管理界的“圣经”,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一定要多看,有一些东西看一两便是看不出什么的,一定要熟。熟绝对可以生巧!虽然PMBOK是西方产物,但里面的思想绝对影射着中国古老哲学的影子,有独特价值。
五、对PMBOK的发掘
考PMP,归根到底就是对PMBOK的深究和发掘,有老师告诉我,考PMP不用题,把PMBOK记住就可以了,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对PMBOK的阅读和理解一定要到位。
PMBOK中主要有三块大的领域,一是项目生命期和涉及到的重点概念;第二是五个过程组;第三是九大知识领域。因为项目的独特性,所以一个项目就像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是好是坏就这一次。那我想大家都会很认真很执着的去对待这件事情。对于PMBOK中提到的概念,都要熟记于心,无论你的记忆力如何,有一些东西是必须要记忆的,就是概念性的东西,有一些你可能一看解释就能理解,从而记住了。有一些你可能看了解释也未必能够理解,先不用管它,记住在说。在PMBOK中,这样不便于理解的概念并不是太多,所以不会给我们记忆带来太多麻烦。项目生命期被划分成几个阶段,考PMP的过程中也要把这种理论用于考试中去,有阶段的进展。在PMBOK2004版中,第一章到第三章是项目生命期和组织结构的概念,相对来说不是很难理解,而且为后面几章的理解提供了帮助,可以考虑记住他们。
五个过程组比较好记,理解上也不是太难,但是他们不是独立的,要把他们和九个知识领域结合起来,这样一来难度就大了很多。过程组在讲解时是分开讲,但在实际项目实施中是彼此相互影响的连续性,比如启动的时候规划也开始了,并不是说启动彻底结束了计划才开始,要很好的把握每个概念,同时还要理解这些概念融入的具体工作中是什么样子。在考试的时候最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比如在项目启动的时候是制定项目章程和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而在制定项目章程的时候就要任命项目经理,那么最晚任命项目经理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你不能说是在制定项目章程最晚的时候,而是在项目规划开始之前,这个概念就很微妙了,他事实上告诉我们,过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同样,熟可以生巧。
九个知识领域在我个人看来是最难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多,所以就难。而且对于PMP考试人员来说,在复习上要特别注意,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每一个知识领域的复习程度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有那么几个点肯定是你非常擅长或者非常熟悉的,在这里我们要克服一个缺点,一定要把时间花在我们不擅长的那个领域,因为根据人一般的特点,看书的时候总是喜欢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那一部分。在这里还是希望考PMP的人员可以克服一下,一定要把功夫下在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环节。像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这样的模块,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其他领域同样重要)。
PMBOK是一部圣经,很多人可能会说她甚至是一本天书。人总是有个极限的,我想对于看PMBOK人来说还不足以挑战极限,对于任何人来说,能够静下心了,都可以从中获得乐趣。有时候成功是不需要什么秘诀的,需要的是能够静下来。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往往我们做不到,而且会把简单的东西非常的负责化,我们都成了自己的哲学家,喜欢把简单的弄复杂。考PMP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做一个科学家,把复杂的东西做简单。
六、通过与不通过
在写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很想写一个“通过”,但是确实有一些朋友没有通过,对于努力过的,而且确实做的很好的朋友,最后没有过,我想也只能“随缘”了,如果要继续再考,一定要多多总结一下第一次考的整个经验,汲取经验和教训。对于考过的朋友,只有一句话:把这本证书用起来。就算你拿它去找更好的工作,那也是在使用它。虽然很多朋友讲拿到证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赞成这个观点,起码你没有尊重这个证书,你要记住你曾经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她,而今得到了缺又感觉无所谓,这有些不负责任。
我们曾经一度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看来,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使用科学技术,PMP也是一样,考过它,就把他用起来。祝大家成功!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tsinghui


职务 无
军衔 上校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687篇
注册 2007/7/18
PM币 3713
经验 2784点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