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本书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本书对系统分析员考试中的部分要点做了阐述。本书内容包括:信息与系统概述,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应用原型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软件与软件工程,数据与数据仓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与配置和信息安全技术 等。本书是系统分析员考试应试者必读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和辅导教材,还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版权信息:希赛网教程频道(网页在线阅读)
章节信息: 第 1 章 概述 1.1 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工程 1.2 建立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问题 1.2.1 系统建设前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 1.2.2 系统建设前企业应具备的条件[2] 1.2.3 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 1.2.4 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2] 1.2.5 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3] 1.3 信息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1.3.1 管理科学的应用 1.3.2 方法论的发展与应用[1] 第 2 章 信息与系统 2.1 信息与信息化 2.1.1 信息与数据的定义 2.1.2 信息的属性 2.1.3 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量和信息熵 2.2 系统与系统工程 2.2.1 系统的概念[1] 2.2.2 系统的概念[2] 2.2.3 系统与环境 2.2.4 系统工程与系统方法 2.3 信息系统工程 第 3 章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1 方法概述 3.1.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3.1.2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1] 3.1.3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2] 3.1.4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3.1.5 结构化分析 3.1.6 结构化设计 3.1.7 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 3.1.8 系统开发中项目管理 3.1.9 人员组成与管理 第 4 章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4.1 概述 4.1.1 BSP的概念 4.1.2 BSP的目标 4.2 BSP方法的研究步骤 4.2.1 BSP研究的主要活动 4.3 定义企业过程 4.3.1 产品和资源的生命周期 4.3.2 定义过程的基本步骤 4.3.3 产品/服务过程 4.3.5 支持资源过程 第 5 章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5.1 概述 5.1.1 系统开发策略前言 5.1.2 系统开发策略(一) 5.1.3 系统开发策略(二) 5.1.4 系统开发策略(三) 5.1.5 系统开发策略(四) 5.2 自顶向下规划的组织 5.2.1 信息资源规划 5.2.2 数据规划的基本步骤 5.3 企业模型的建立 第 6 章 信息工程基本概念 6.1 信息工程基本概念 6.1.1 信息工程概念 6.1.2 信息工程的组成 6.2 信息工程方法 6.2.2 信息工程的步骤 6.3 信息战略规划 6.3.1 信息工程的步骤 6.3.2 信息战略规划的任务 6.3.3 制定企业计划的资料 6.3.4 数据和资料的收集 第 7 章 应用原型化方法 7.1 概述 7.1.1 原型化的内容 7.2 需求定义的重要性 7.2.1 需求定义属性 7.2.2 严格定义的策略 7.2.3 原型定义的策略一 7.2.4 原型定义的策略二 7.2.5 原型定义的策略三 7.2.6 原型化的优点及其意义 7.2.7 原型化与预先定义的比较 第 8 章 软件工程 8.1 软件生存期过程 8.2 软件过程改进的需要 8.2.1 系统降低软件风险的需要 8.2.2 软件过程评估方法的产生 8.2.3 模型概要 8.2.4 模型的产生和原理 8.2.5 不成熟和成熟软件组织的比较 8.2.6 软件过程成熟度的5个等级 8.2.7 跳越成熟度等级 8.2.8 关键过程域 第 9 章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9.1 关系数据模型 9.1.1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术语 9.1.2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9.1.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9.1.4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9.1.5 SQL的数据定义 9.1.6 SQL的数据操纵 9.1.7 视图介绍 9.1.8 SQL的数据控制语句 9.1.9 嵌入式SQL 第 10 章 计算机网络 10.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0.2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10.2.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0.2.2 TCP/IP的分层 10.2.3 IP协议 10.2.4 用户数据报协议 10.2.5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 10.2.6 传输控制协议 10.3 局域网技术 10.3.1 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第 11 章 计算机系统与配置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 11.1.1 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发展 11.1.2 提高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的方法 11.1.3 流水线技术 11.1.4 指令预取和无序执行 11.1.5 存储系统的发展 11.1.6 多层次存储系统 11.1.7 cache存储器 11.1.8 虚拟存储器 11.1.9 访问存储器(取指或存取数据)的工作过程 第 12 章 信息安全技术 12.1 访问控制机制和方法学 12.1.1 单点登录技术 12.1.2 系统分析师集中式认证服务 12.2 通信和网络安全 12.3 信息安全管理实施 12.4 应用和系统开发安全 12.4.1 XML的安全性 12.5 密码术与安全观念的发展 12.6 安全体系和结构模型 12.6.1 数据库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