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该帖子同步发自:(braveboat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充斥的是竞争。建筑项目的竞争,体现在投标时阶段。根据市场“价低者得”的规律,除非你有别的路数,想得到项目,比别人高的报价中标的机率甚小(不是不存在,存在技术过硬,报价高仍能中标的情况,但从总体来看,仍是低价中标的居多)。如此一来, 合同价就不可能过高,从而一开始就压缩了项目的利润空间。有朋友说,别着急,一旦咱中了标,项目开始了,搞变更不就能把利润找回来了吗?不错,我前面已经讲过,这是建筑企业以前使用、现在正在使用,以后还会使用的必杀技。但这一招能保管一直有效吗?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从变更中找利润,无非是想通过“虚估高报、无中生有”等方式来进行,这也是大家通用的作法吧,心照不宣,心照不宣。然而,随着国家审计的收紧,法律法规的健全,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完善,合同的严谨与变更程序的规范,这种“虚估高报、无中生有”的招式只会越来越笨拙,越来越漏洞百出,最终会还没出手就被人家一招击毙。曾经的一个土建承包商,也是低价中了我们当时的项目,结果中间因价格太低,实在做不下去了,而且根本没有搞变更索赔的机会,于是老板当夜开路,溜之大吉了,后来他们承包的项目由另一土建包商接手。结论,此路不通。那么,压缩成本吧。这是正途,关键是你怎么压缩。最直接最出效果的办法,就是压低分包的价格。是的,这是目前市场环境下,大家的做法,只能拼价格。但你别忘了,找分包时,你就是甲方,你如果找分包,给他低于他成本的价格,他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不做,要么答应做之后找机会搞变更,把应得的利润找回来。你接受这样的分包吗?这其实就是我们大部分建筑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如何破解?其实大家都知道答案,而且大家已经开始实践了,就是加强管理。“管理出效益”,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口号,而且残酷的市场竞争催生的唯一选择。这就好像两人过招,使尽所有的招式都无法制敌时,最后就只能拼内功了。
管理,就是一个企业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