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专题 |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
更多:
|
|
联系社区管理员 |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
|
 |
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发表于 2008/8/15]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876 |
|
PMI又一次让我们震惊了一把,2008年6月份的考试几乎让很多人崩溃.一个又一个猜测和不解几乎充满了整个中国PMP界,原因何在?是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别,还是国际项目管理趋势发展和中国项目管理趋势发展的区别?是我们做的不够还是我们走错了方向? 仔细分析07年和08年的PMP考试现象,07年的9月份是一场PMP界大地震,今年的6月份又是一场大地震,明年会不会是3月份?虽然这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PMI的考试在变! 当我们备考PMP的人员在不断加大的时候,这中数量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另一个潜伏的问题出现,质量的下滑!而这种质量下滑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考试的人员群体,PMP造就了一批成功人士,所以使得更多的人扑面而来,有一些几乎不知道什么是PMP,考完了后也不知道什么是PMP,他们只知道考了个证书!其结果是,必然有一批人员会成为这个圈子以外的人,他们在盲目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二、PMP证书是一种应试模式,所以有关于它的培训都是围绕考试来的,所以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考试来做这个事情,切不可非要用考试以外的个人意愿去驱动这种体制,其结果必然是你考你的,我做我的。如何能够做到通过二字? 三、PMP教育考试机构花样百出,中国人都是一旦看到有些东西有“甜头”,不管自己能不能有那付好牙齿,先过去啃两口再说。所以一些PMP教育机构应该选择如何做好扎实的基本功,强而有力,坚而不摧。好的机构必然能够培养好的人才,所以PMP教育培训机构不都是“清华大学”。 四、美国人能够当着大街亲热,中国人就不能那么随便。文化造就了两中模式,PMP虽然不全是考文化,但是文化的确是一个造成损失的因素。 五、我个人认为,PMP在中国考试用的是中英文,但是一些术语的翻译是不是有待考虑?这个肯定会和原文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对于考PMP的人来说,英文肯定是有一定要求的。中文只是个参考,参考就是参考,代表不了原文。 也非常感谢大家浏览我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借鉴,也希望更多朋友多提出自己的观点。谢谢!
|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
|
楼主
tsinghui

职务 无
军衔 上校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687篇
注册 2007/7/18
PM币 3713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8/8/20]
|
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是通过了的
|
|
|
1楼
xiaoduo502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6篇
注册 2008/8/18
PM币 75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8/8/22]
|
大部分人都还是过了的
|
|
|
2楼
kingherod

职务 无
军衔 下士
来自 广东
发帖 76篇
注册 2008/8/22
PM币 215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8/8/31]
|
犹如大学独木桥,不是那么好过的
|
|
|
3楼
djx_1978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重庆
发帖 12篇
注册 2008/8/31
PM币 0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8/10/3]
|
都是考试是对能力的测试,可应试模式下的考试,只是为了应试而已
|
|
|
4楼
coldeye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山东
发帖 70篇
注册 2008/9/20
PM币 0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8/10/6]
|
道路是曲折的。
|
|
|
5楼
zxyd520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重庆
发帖 7篇
注册 2004/10/17
PM币 0
经验
|
|
Re:2008年6月份PMP伤感出台
[回复于 2009/3/11]
|
看了 收下 不错
|
|
|
6楼
yyandx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天津
发帖 292篇
注册 2009/3/3
PM币 63
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