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主题 * 答MartinSun兄关于SQA问===>{易风转移} 你是第 835 位浏览者 thizhi 军衔: PMU初级三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安徽巢湖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05篇 注册: 2002-10-8 -------------------------------------------------------------------------------- 首先谢谢老兄仔细阅读我的帖子,我也是新手,接触PM和QA时间并不长,我的发言更多的是我对人生的态度和总结,下面是我的一些陋见,为了方便举例,以IT的软件行业做主要描述 1.成熟企业与非成熟企业对QA的认识差异 很抱歉,我们公司也是小公司,没有专门的QA部门。公司领导对QA是有概念的,只是实施起来心有余力不足,员工中象我这样重视QA的并不是很多。我接触过的QA来自IBM和HP,他们正规的QA模式远非国内中小企业所能比拟的。关键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数十年的企业经验告诉他们,QA是非常重要的。在欧美日本印度等软件产业占出口贸易总额较高的地区,他们的软件公司把流程和文档看的比项目重要,因为市场需要这麽做,所以他们多数会成立单独的QA部门,并在项目上马的时候抽取资源组成项目QA小组,全程监控项目。反观国内的很多企业,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以规范为主做到软件生产流水化的主流意识,将来最早被淘汰的也必然是这种企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国内软件企业或IT以电信和政府为大客户。政府的概念是不用说的了,电信是垄断,为什么垄断?政策!又是政府。所以说,国内目前IT主流经营模式是挂着私营企业的牌子,吃国有企业的饭。而在美国,虽然说政府采购的软件份额达到30%强,但是他们的购买更加市场化,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软件并不只是在国内市场消化,全世界的人都在用着m$的视窗操作系统,NT每年给m$带来一半的利润。再来看看我们的IT,我们的出口方向在哪里?国际上有哪些叫得出来产自中国的软件或项目? 目前一些大公司和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QA的重要性,ISO认证和CMM悄悄在中国成长,我所了解目前的华为,中兴等都在近期会在这些方面有动作 2.QA概念的误区 由于观念上有差异(源自市场的需求差异导致的企业文化差异),国内外对QA的认识也不同。国内目前只要提到QA,就是testing,说起来一幅不屑一顾的样子。其实QA更多的是对流程的管理和对文档的总结,并非仅仅是testing这麽简单。即便是testing,也是一个重大的误区。很多人认为testing是入门级的活,国内绝大多数公司把testing交给刚进公司的员工或者由工程师“顺便”完成,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思想。就软件行业我的理解看来,testing一定要从程序员,系统分析员进化而来,testing的分析能力和编码水平远高于前两者,尤其是大中项目这一点更加清晰。跟贴中我会附上微软社区论坛上一个朋友提供的一个asp.net开发工具的开发人员和职责名单,你可以参考一下目前世界顶尖的项目是如何管理和分配人员的。 3.国内QA的出路和方向 由于长期在观念上的错误导向,目前国内的QA很多都是水平不高或者能力缺乏。我去过测试管理中心的论坛,多数人认识浅薄,思想狭隘,真正有独立思维能力,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人不多。对HP,IBM,m$这些大公司,他们专门的QA部门成员基本由身经百战的PM进化而来,一个人同时监控几个大项目。我所说的QA就是这种QA,而不是观念上仅仅做testing的QA人员。所以要在国内做真正的QA,一定要从PM做起,而不能把自己的目标简单的定格在testing上。随着国际商业化对中国市场的不断冲击,能赚钱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涌进,真正的QA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社会主流观念也会越来越清晰。说句残酷的话,到时候目前国内的很多假QA会被无情的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的精英或者PM。 这里顺便扯一句,依然是技术与管理哪个更重要的问题。PM论坛上说QA有些远,但是应该清晰的认识到PM后面就是QA,这是早晚的事情。象新生代那样同时管理几个项目的依然是PM,不是QA。由于QA的特殊性,QA必须对技术有一定的掌握。所以我屡次在论坛上强调技术管理要两手硬,虽然在PM阶段最不看重技术,但是PM之后呢?难道一辈子就累死累活的做个优秀的PM? MartinSun兄:我个人的观点,就过程而言,国内的误区不仅仅是QA方面,风险控制,成本管理,处处都是问题,因为大家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认识,真正肯动脑筋去思考总结的人太少了!你说的“大多数PM(尤其国内)对质量是不够重视的,成本超支时首先砍质量这块”情况太普遍了。但是先进的管理模式下应该保留8%的风险预留,恐怕大多数PM想都没想过,而QA至少还有预算:)我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道理,希望能帮上你一点忙,也是交流吧。因为一个人摸索未知领域的痛苦我是很有体会的:) 祝你好运! http://www.51zhishi.com/msehome/showthread.php?s=&threadid=178 这个地址有我写过的一个小文,呵呵,已经来卖过很多次了,主要是懒的重新写,所以还是麻烦你去看看,里面有一些和QA相关的东西
-------------------------------------------------------------------------------- 常未饮酒而醉 以不读书为通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17日 15:41:53 ] thizhi 军衔: PMU初级三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安徽巢湖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05篇 注册: 2002-10-8 -------------------------------------------------------------------------------- 附:Web Matrix项目介绍 Web Matrix项目介绍 附件: 无 发件人: "xuebin" <xuebinh@hotmail.com> 发送: 9/4/2002 1:27:29 AM Web Matrix是一个完全免费的ASP.NET的开发工具,它由24位工程师在业余时间完成, 目前是Version 0.5.464,共大约150,000行代码,从第一行代码到现在历时1年左右。 他们的人员构成如下,包含7位开发人员,13位质量控制人员(开发过程中测试和质量 控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_^): Development Andrew Dmitry Neil Patrick Polita Ting-Hao Vladimir Development Lead/Architect Nikhil Program Management Rob Susan Fearless Leader and Perennial Troublemaker Scott Quality Assurance Alex Bobby Chris Faris Heryun Irinel John Jon Kashif Masako Ryan Sean Tracy 有兴趣的人可以访问以下详细信息:
http://www.asp.net/webmatrix/AboutProject.aspx 另外可以下载Wrox的电子书:Inside ASP.NET Web Matrix 一步一步开始学习ASP.NET 和Web Matrix:
http://www.asp.net/Tools/redir.aspx?path=webmatrixbook Web Matrix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下载:
http://www.asp.net/webmatrix/download.aspx?tabindex=4 有一篇中文文章简要介绍了Web Matrix,可以看一下:
http://www.ccw.com.cn/htm/center/prog/02_6_25_4.asp 在你的机器还不够Powerful的情况下,个人认为ASP.NET Web Matrix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选择! -------------------------------------------------------------------------------- 常未饮酒而醉 以不读书为通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17日 15:45:35 ] thizhi 军衔: PMU初级三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安徽巢湖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05篇 注册: 2002-10-8 -------------------------------------------------------------------------------- 附:中国与印度软件开发之比较(转) 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印度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软件: 整个体系架构非常清晰,按照我们的要求实现了全部功能,而且相当稳定。但是打开具体的代码一看,拖沓冗长,水平不咋样。我们自己的一些程序员就有怪话了,说他们水平真低。但是! 印度人能够把软件整体把握得很好,能够完成软件,并得到相当好的设计文档。而中国人在那里琢磨数据结构、算法,界面人员就还没编码就想着是Outlook式的还是Visual Studio式的界面。到最后就成为Code 高手,对某些特定的开发工具精通,但是就是不能保证能够把一个软件稳当、完整的开发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 软件中需要一个列表,用来表示我们处理的事务。该类表在业务繁忙的时候将变得很大。中国人就用双向链表,抱着《数据结构》书在那里写链表的类。印度人开了一个大数组,然后就开始干。为什么印度人不用链表,他们说:1、你们给出的设备(小型机),最少具备512M内存,浪费一些没有什么。2、数组方式访问方便、效率高。 看出了一拿到东西就吭哧吭哧作Code,和好好进行软件分析的不同了吗?正好前几天我有几个同事从印度回来和我们交流,那家公司是CMM4级公司. 我感受的几点: 1,流程重于项目 2,QC(就是QA)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检查研发部门的开发流程是不是按照既定流程走.如果QC觉得流程不对,他会直接上报高层, 项目肯定就此停止. 3,所谓的项目经理(PC)一般也是从编码人员升上来的,并不是所谓的不懂技术,一般都至少有四年以上的经验 4,PC主要就是制定开发计划,负责协调,填写各种表格. 5,所有的东西(包括草稿)都有文档. 6,详细文档要求达到只有这个文档就可以编码的程度,一般写文档时间占60%,编码时间极少 7,有各种详细的review(同行评审),项目组内的,项目组之间的,客户的... 8,计划很详细,的确能达到小时级,但是实际情况还是误差比较大,所以他们也有加班. 先学习UML和Rose以及RUP,不要总是要找着证据。在中国的软件开发水平下,很难给你一个好的例子,OK?中国人总是要看到一个东西有了试验田,而且稻子长得好,才换稻种。要知道在国外上述的软件开发模式的应用,大可以看看Rational网页上的story。Just do it! 一句话,中国的软件开发水平低得很。赶不上印度人,印度的软件公司可以让高中生编代码,它的软件工程水平可想而知。当然,你如果是个很牛的程序员。估计够呛,因为中国的气氛中,很牛的程序员都很难接受软件工程的。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 看看自己适不适合现在学习软件工程: 1、你是不是不能忍受一个编程序不如你的人做你的项目经理? 2、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老板对客户吹牛皮、夸大自己而感到不舒服? 3、你是不是一个拿到一个需求脑袋里第一念头就是如何实现的人? 4、你是不是很崇拜Stallman,Linus,很讨厌Microsoft? 5、你是不是曾经在深夜编码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种乏味,对Code的生涯感到一种无趣? 以管窥豹──印度神话 作者:"Kino" 我们现在处于深深的自卑当中,感到中国的软件工程水平的低下已经是牵涉到民族劣根性的问题了。 1、他们的软件教育水平: 我们招聘印度人,给应聘者出了一份与国内差不多的试卷,有基础概念和编程题目。 等到他们完成后,我们这些中国的自认高手惊呆了!他们的编程题目简直象是抄袭的?程序结构,注释,变量命名就不说了吧,全部都是极其类似!反观中国的牛人、高手,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到了新的岗位,先把前任的程序贬损一通,然后自己再开发更多的问题的代码来代替。我的公司统计,一个软件中有4个以上 CSocket版本, > 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做得差,自己再搞一套。中国人,就是这个样子,还会辩解说“我们这样有创造性”。 其实软件发展,早就走过了求伯君那个编码英雄的年代,程序员已经是个坐办公室的蓝领了。你具备拧好一个螺丝钉的能力就可以了。Code是最低级的事情了。 2、他们许多公司的项目经理根本就不懂技术。 中国的项目经理如果不能在技术上压服下属,那么下属将与他搞鬼,越是高手越喜欢搞鬼,根本不知道作软件的终极目的是从别人兜里掏钱,而在内部搞不团结。技术高手都会纠集一些对他技术上崇拜的菜鸟,与管理层作对。而印度的软件经理根本就不懂正在做的东西,许多甚至直接就是MBA,或者是领域专家 (工业设计、地理专家等),而不是编码的专家。但是却能够领导大群素质良好的程序员把工作做好,没有内部不团结的情况。许多印度的程序员加入一个公司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整天编的代码是干什么用的。给他们的任务可能就是一个函数的声明以及该函数要实现的功能。我们呢? 3、他们的编程人员的流动率达到30%! 他们的编程人员流动率(包括内部项目之间的流动)高达30%,可以想见他们的文档水平如何。他们的产品不依赖任何一个人,谁都可以立即辞职,产品的开发还是会正常进行。 而中国,是老板怕总工。技术骨干拥兵自重,抗拒管理。任何制定好的计划,都有可能被技术人员推翻或者跟你消极怠工。 4、他们的开发计划能够做到小时级别。 如果一个印度公司的项目经理没有上班,那么他的下属将可能不知道作什么。他们的计划一般都定到天,每个基层开发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就是8小时。而我们能够给出月度计划的公司就很少,而给出的月度计划要么不可能实现,要么就可 能被取消。开发人员被初略的给个任务,他在月初,可以慢慢琢磨是做成什么样子,然 后上上网,聊聊天。到了月中和月末,就开始熬夜编码。 看到每年,从各大高校不尽牛人滚滚来,我们是不得不要召人,同时又是不抱希望。我 公司现在有意以后将核心软件开发外包给印度公司,中国人?做做界面吧,中国人做界 面会极尽奇技淫巧,搞得花里胡哨的。 BTW,我公司非外企,大家不要误会我们有什么种族歧视。但是我们现在就是对自己歧 视,自卑得很。中国的程序员骂微软,追Linux是全世界最狠的,可是我们除了汉化Linux,做了什么东 西出来。CDE是瑞典人写的,Linus是芬兰的,GNome是墨西哥人写的。哎,我们曾经是多么的瞧不起印度人。 (有删节) -------------------------------------------------------------------------------- 常未饮酒而醉 以不读书为通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17日 15:46:51 ] piggy 军衔: PMU初级四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上海市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78篇 注册: 2002-3-5 -------------------------------------------------------------------------------- thizhi的观点很有道理,就象项目管理一样,QA在国内还是一个不被理解和充满误解的概念,但是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市场竞争的影响,一批真正高效或者追求高效的企业应该会象浪掏沙一样浮出来,国外的大公司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摸索出一套模式,而国内要接受这些观念,除了一些有远见的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是要先尝到恶果以后才会去反思的,所以,先行者必然是痛苦的。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20日 13:15:13 ] houhb 军衔: 二等兵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北京市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4篇 注册: 2002-1-22 -------------------------------------------------------------------------------- thizhi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往深里想一想…… 不能说不重视QA都是领导的过错。 从我自己说起,我不是最高领导者。我管理公司的所有技术部门,包括QA部。我们是一家互联网软件开发公司,当行业冬天来临的时候,公司也逐渐收缩,我眼睁睁看着QA的功能一点点萎缩,人员一点点减少,最后,唉,成了应付ISO9000“反动”机构…… 事实就是这样,但不能说我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我去印度考察软件,对QA的作用感触很深。 但是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用户,不合理的价格,不合理的工期,……你是老板你怎么做? 我得责任是无法说服老板? 老板的责任是没有长远的眼光? -------------------------------------------------------------------------------- 一边飞翔,一边欣赏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24日 22:16:18 ] shinboy 军衔: 二等兵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上海市徐汇区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55篇 注册: 2002-4-25 -------------------------------------------------------------------------------- 温饱才能思淫欲! -------------------------------------------------------------------------------- 好好工作、天天向上!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28日 18:35:48 ] 西湖浪子 军衔: PMU初级一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杭州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9篇 注册: 2002-3-2 -------------------------------------------------------------------------------- 我们更惨,QA简化成项目经理测试,所以PM很累 -------------------------------------------------------------------------------- 跟大家切磋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29日 15:28:34 ] thizhi 军衔: PMU初级三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安徽巢湖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305篇 注册: 2002-10-8 --------------------------------------------------------------------------------
http://www.mypm.net/bbs/article.asp?titleid=5552&ntypeid=19 看看蜻蜓是怎么想和做的,无论QA,PM还是CMM实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主流观念的问题,体现在官僚或者说行政职能部门与具体项目之间的权力之争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都会得到解决,而且脚步会很快的.任何改革必然有阵痛,有争夺交替的过程.但是谁的眼光放的长,谁就能笑到最后. -------------------------------------------------------------------------------- 常未饮酒而醉 以不读书为通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29日 16:02:06 ] 一刀 头衔: 中士 军衔: PMU初级三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上海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467篇 注册: 2002-4-13 -------------------------------------------------------------------------------- 强烈支持thizhi的观点! --------------------------------------------------------------------------------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10月31日 21:01: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