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主题 * 如何做系统设计 你是第 111 位浏览者 citizen 军衔: PMU初级一星 财产: 经验: 魅力: 来自: 北京市 鉴定: 本功能已经被关闭 发帖: 158篇 注册: 2001-11-26 -------------------------------------------------------------------------------- 系统设计的目标 一、 识别用户要求 1、基本要回答的问题: l 所期望的功能和性能是什么? l 可靠性和质量问题有哪些? l 总的系统目标是什么? l 成本与进度限制如何? l 制造的需求是什么? l 市场与竞争情况怎样? l 有效的技术有哪些? l 将来可能有哪些扩充? 2、文档 第一节中的问题将在《系统概念文档》中逐一讨论和解决。 二、 评估系统的可行性 1、 经济可行性 不作为本部分的要求 2、 技术可行性 1) 定位:因为初期系统目标功能、性能比较模糊。所以难度较大。 2) 开发风险 3) 资源有效性 4) 技术支持 3、 法律可行性 1) 合同 2) 责任 3) 侵权 4、 抉择 5、 文档 需要单独的文档报告,也可以归到《系统规格说明书》中的附录。 内容包括: 1) 项目背景:问题描述,实现环境,限制条件 2) 管理概要与劝告:重要研究结果,说明,劝告,影响 3) 候选方案:候选方案的配置,最终决定方案的准则 4) 系统描述:简明的范围描述,分配元素的可行性 5) 经济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经费概算,预期经济效益 6) 技术可行性(技术风险缝隙):技术实力,已有工作基础,设备条件 7) 法律可行性:有可能发生的侵权、违法与责任 8) 用户使用可行性: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 9) 其它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其它方案介绍,未来可能的变化 流程审查: 1) 项目负责人审查 2) 上级主管审阅 3) 确定“可行”或“不可行” 三、 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 1、 成本效益分析(略) l 货币时间价值 l 投资回收期 l 纯收入 l 费用-受益平衡表 2、 技术分析 模型化 使用模型的准则 1) 评估系统构成的动态特性,其操作应尽量接近真实的结果 2) 包括所有的相关元素,并保证其可靠性 3) 突出表现模型与用户最相关的联系,要尽量谨慎地回避次要联系 4) 精简、快速。利用工具实现,一个特定的系统元素的评估应该独立于其它元素 5) 模型设计应制定要求,以便修改或者扩充,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评估 对模型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以使其不断地接近系统的目标。 四、 把功能分配给硬软件、人、数据库和其它系统元素 资源分配 (TBD) 五、 建立成本和进度限制 成本和进度控制 (TBD) 六、 生成系统规格说明,形成所有后续工程的基础 1、 系统结构图 用户界面处理 输入处理 处理与控制功能 输出处理 维护与自我测试 2、 结构表项内容 1) 名字(标识) 2) 说明 3) 类型(数据或控制) 4) 来源 5) 去处 6) 接口 7) 其它 3、 系统规格说明书的内容 1) 引言 文档的范围和目的 概述:目标,限制条件 2) 功能和数据描述 系统结构描述 3) 子系统描述 l 第N个子系统的结构图描述 A. 流程图 B. 系统模块描述 C. 性能 D. 设计限制条件 E. 系统部件的分配 l 结构词典 l 结构互联图及描述 4) 系统模型化及模拟结果 5) 项目问题 6) 附录 4、 系统评审 1) 管理评审 2) 技术评审 -------------------------------------------------------------------------------- -------------------------------------------------------------------------------- [ 本文发表于 2002年3月6日 11:5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