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大量的人员,大量的设备,大量的材料,大量的分包商,工程项目复杂得可以,你确信您的成本和进度没有改进的余地了吗

本版版主

ceh
登录:2014/5/26
次数:232
注册:2003/6/17
发帖:429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西安IT项目管理
圈主:muzud
行业:IT软件

房地产项目管理
圈主:13935823
行业:房地产

企业项目管理体.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TJL4350-D型捣固焦炉烘炉方案 [发表于 2011/8/5]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2193   
TJL4350-D型捣固焦炉烘炉方案
这是我单位技术人员编写的烘炉方案,请大家审阅,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烘炉曲线的制定…………………………………………….
第二章:烘炉期间焦炉热态工程…………………………………….
第三章:烘炉期间加热操作与管理…………………………………..
第四章:烘炉期间的安全技术及要求………………………………..

前 言
本方案适用于**X焦化工程新建的TJL4350-D型捣固焦炉(2#焦炉),针对捣固焦炉的特点,结合本工程座落的地理位置,烘炉优选焦炉煤气作为烘炉燃料。本方案有效利用了焦炉煤气热值高、燃烧后生成的化合水少等优点,提高了烘炉期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温度管理及调节方便可靠,提高了对炉体的保护效果;避免了因捣固焦炉装煤速度较慢,生产的回炉煤气回炉燃烧的速度慢而影响焦炉正常开工;烘炉操作容易,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这对提高烘炉质量、节约烘炉投资成本、确保焦炉正常开工投产、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章 烘炉曲线的制定
一 、焦炉各重要部位硅砖膨胀率的测定
测定结果见以下各表:
表1:燃烧室砖样测定结果
G621 G622 G626 最大值 平均值
20~100 0.15 0.16 0.15 0.16 0.153
100~125 0.16 0.16 0.15 0.16 0.156
125~150 0.11 0.10 0.12 0.12 0.11
150~175 0.10 0.09 0.11 0.11 0.10
175~200 0.10 0.10 0.09 0.10 0.097
200~225 0.12 0.10 0.14 0.14 0.12
225~250 0.07 0.06 0.07 0.07 0.067
250~275 0.03 0.04 0.03 0.04 0.037
275~300 0.03 0.04 0.03 0.04 0.033
300~350 0.05 0.05 0.06 0.06 0.053
350~400 0.05 0.05 0.04 0.05 0.047
400~450 0.04 0.04 0.04 0.04 0.04
450~500 0.03 0.03 0.03 0.03 0.03
500~600 0.04 0.05 0.04 0.05 0.043
600~700 0.04 0.04 0.04 0.04 0.04
700~800 0.04 0.05 0.03 0.05 0.04
800~900 0.02 0.01 0.01 0.02 0.013
900~1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总膨胀率 1.17 1.16 1.20 1.20. 1.179


表2:蓄热室砖样测定结果
G212 G217 最大值 平均值
20~100 0.16 0.16 0.16 0.16
100~125 0.17 0.16 0.17 0.165
125~150 0.10 0.10 0.10 0.10
150~175 0.09 0.09 0.09 0.09
175~200 0.08 0.09 0.09 0.085
200~225 0.12 0.11 0.12 0.115
225~250 0.07 0.06 0.07 0.065
250~275 0.04 0.03 0.04 0.035
275~300 0.03 0.03 0.03 0.03
300~350 0.05 0.05 0.05 0.05
350~400 0.05 0.05 0.05 0.05
400~450 0.03 0.04 0.04 0.035
450~500 0.03 0.03 0.03 0.03
500~600 0.05 0.05 0.05 0.05
600~700 0.04 0.03 0.04 0.035
700~800 0.04 0.05 0.05 0.045
800~900 0.02 0.02 0.02 0.02
900~1000 0.00 0.00 0.00 0.00
总膨胀率 1.17 1.15 1.20 1.16
表3:斜道砖样测定结果
G439 G463 最大值 平均值
20~100 0.16 0.16 0.16 0.1575
100~125 0.15 0.15 0.16 0.1525
125~150 0.10 0.10 0.10 0.1025
150~175 0.10 0.10 0.10 0.0975
175~200 0.10 0.09 0.11 0.0975
200~225 0.13 0.13 0.13 0.12
225~250 0.08 0.07 0.08 0.07
250~275 0.03 0.03 0.04 0.035
275~300 0.03 0.03 0.03 0.03
300~350 0.05 0.05 0.06 0.0525
350~400 0.04 0.05 0.05 0.0475
400~450 0.04 0.04 0.04 0.04
450~500 0.03 0.03 0.04 0.0325
500~600 0.05 0.05 0.11 0.065
600~700 0.04 0.03 0.04 0.03
700~800 0.04 0.05 0.05 0.0375
800~900 0.02 0.01 0.02 0.015
900~1000 0.00 0.00 0.00 0.00
总膨胀率 1.19 1.17 1.32 1.1825
表4: 各区域砖样在计划温度下的膨胀率
燃烧室部位膨胀率 斜道部位膨胀率 蓄热室部位膨胀率
膨胀率(%) 温度(℃) 膨胀率(%) 温度(℃) 膨胀率(%) 温度(℃)
0.153 100 0.1496 95 0.079 60
0.309 125 0.285 119 0.1102 70
0.419 150 0.4038 143 0.1338 83
0.519 175 0.4893 166 0.1592 96
0.616 200 0.5871 190 0.19 110
0.736 225 0.7011 214 0.32 124
0.803 250 0.7776 238 0.39 138
0.8 275 0.791 261 0.425 150
0.873 300 0.8293 285 0.47 165
0.926 350 0.879 333 0.56 193
0.973 400 0.9243 380 0.68 220
1.013 450 0.9623 428 0.725 240
1.043 500 0.9932 475 0.78 260
1.086 600 1.045 510 0.80 270
1.126 700 1.10 595 0.82 280
1.166 800 1.13 680 0.845 300
1.179 900 1.16 765 0.87 320
1.179 1000 1.178 850 0.895 340
注:600°C以前最大日膨胀率为0.03%,600°C后最大日膨胀率为0.035%
二 、各温度区间升温比例的制定
根据设计要求,正常达产后焦炉的结焦时间为22.5h,按此结焦时间,燃烧室标准温度应规定为1300/1340℃,按照烘炉期间焦炉各区段的升温原则,焦炉高向各温度区间的升温比例见表5:
表5:焦炉高向各温度区间升温比例表
燃烧室温度 蓄热室顶温度 小烟道温度
焦炉高向各区段升温温度范围(℃) 20~100 20~95 20~60
100~125 95~119 60~70
125~150 119~143 70~83
150~175 143~166 83~96
175~200 166~190 96~110
200~225 190~214 110~124
225~250 214~238 124~138
250~275 238~261 138~150
275~300 261~285 150~165
300~350 285~333 165~193
350~400 333~380 193~220
400~450 380~428 220~240
450~500 428~475 240~260
500~600 475~530 260~270
600~700 530~610 270~280
700~800 610~680 280~300
800~900 680~765 300~320
900~1000 765~850 320~340
三 、干燥期和烘炉升温期的确定
干燥期的确定:
焦炉砌体含有部分水分,在干燥期间,这些水分必须被用烘炉产生的热气流带走,为了保证砌体不破裂,必须使扩散速度均匀、平衡,所以要求干燥期间升温要缓慢进行。根据陕西东岭集团焦化厂焦炉砌筑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厂烘炉的经验,将干燥期定为13天。
升温期的确定:
1、300℃以前是硅砖的主要晶形转化期,膨胀率很高,约占总膨胀量的75%,并且硅砖的三个晶形转化点正处于此阶段(117℃、163℃、180—270℃),由于晶形转化产生激烈膨胀,因此,300℃以前必须严格控制昼夜膨胀率。在此期间,昼夜膨胀率规定不大于0.03%,按此原则,由100℃—300℃约需28天。
2、300℃—600℃正值小烟道区150—270℃范围内,小烟道膨胀大,同时,500—600℃之间还有残余的晶形砖化。因此,此阶段仍需要缓慢升温,控制小烟道区昼夜膨胀率不大于0.03%,按此原则,由300—600℃约需11天。
3、600—800℃可快速升温,但此时必须完成焦炉大部分热态工程。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此阶段昼夜升温控制在50℃范围内,即昼夜膨胀率小于0.035%,约4天。
4、800℃以后转正常加热。
5、1000℃开始装煤。
(四)烘炉曲线的制定:
烘炉升温计划表
天数 温度℃ 日升温℃ 天数 温度℃ 日升温℃ 天数 温度℃ 日升温℃
1 30 25 170 5 49 457 27
2 35 5 26 175 5 50 484 27
3 40 5 27 180 6 51 511 33
4 45 5 28 186 6 52 544 33
5 51 6 29 192 7 53 577 50
6 57 6 30 199 6 54 627 50
7 63 6 31 205 6 55 677 50
8 69 6 32 211 6 56 727 50
9 75 6 33 216 6 57 777 50
10 81 7 34 222 9 58 827 60
11 88 7 35 231 9 59 887 60
12 95 6 36 240 9 60 947 60
13 101 5 37 249 12 61 1007
14 106 5 38 261 12
15 111 4 39 273 12
16 115 3 40 285 12
17 118 4 41 297 18
18 122 6 42 315 18
19 128 7 43 333 18
20 135 7 44 351 18
21 142 7 45 369 18
22 149 7 46 387 18
23 156 7 47 405 25
24 163 7 48 430 27
***800℃拆除自动测温设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之后转为正常加热。
第二章 烘炉期间焦炉热态工程
一、灌浆工程
² 炉顶灌浆
² 小炉头砌筑
² 砖煤气道灌浆
² 抵抗墙30㎜膨胀缝严密
² 蓄热室封墙二次勾缝
² 斜道区膨胀缝处理
² 堵炉顶烘炉干燥孔
² 保护板灌浆
二、设备与炉体相连处严密
² 拉条沟填埋
² 废气盘两叉部严密
² 废气盘与分烟道连接处严密
² 上升管调整与严密
² 桥管与阀体严密
² 蓄热室测温、测压孔处严密
² 炭化室磨板灌浆及炉肩与保护板、保护板与炉门框间灰缝修补
附表: 热态工程施工项目执行时间表
序号 项目 执行时间(燃烧室温度) 施工单位 负责人 检查人
1 炉顶裂缝密封 烘炉过程中
2 保护板顶面铺设防雨层 拆除大棚前
3 砌炉临时大棚拆除 250℃~300℃
4 交换开闭器调整 500℃
5 交换开闭器与分烟道连接口密封 500℃(交换开闭器调整后)
6 小烟道承插部密封 600℃(交换开闭器调整后)
7 斜道正面膨胀缝填塞及灰缝精整 600℃
8 30毫米膨胀缝填塞 600℃
9 砖煤气道灌浆 600℃
10 上升管调整 650℃
11 上升管底座密封 650℃
12 吸气管、焦油盒连接 650℃
13 割去压保护板的调节螺栓 650℃
14 氨水支管连接(上升管周围) 650℃
15 集气管操作台梯子连接 650℃
16 桥管承插部密封 650℃
17 蒸汽管、工业水管、压缩空气管连接(上升管周围) 650℃
18 煤气、废气系统润滑点加油 650℃
19 交换系统试运转单机带拉条负荷 550℃
20 除尘车轨道安装调整 650℃
21 除尘车磨电线调整 650℃
22 除尘车轨道与端、间台部接轨 700℃
23 拦焦车轨道与端、间台部接轨 700℃
24 机焦侧操作台边缘间隙密封 750℃或开工后
25 地下室边部下喷管连接 650℃
26 集气管托架与炉柱间螺栓固定 650℃或开工后
27 横拉条下放就位 750℃
28 纵拉条调整架拆除 750℃
29 抹补炉肩缝 扒火床同时
30 拧紧保护板与炉框连接螺栓 800℃
31 保护板底部缝添塞 保护板灌浆前
32 保护板上部接头缝石棉绳塞紧 保护板灌浆前
33 保护板灌浆 650℃
34 炉顶吹扫及石棉绳清除
35 炉顶灌浆 700℃
36 炉顶面精整 炉顶灌浆后
37 小炉头重砌 750℃
38 拆除测调临时走台 小炉头砌筑等工作结束后拆
39 拉条沟隔热及盖砖砌筑 800℃
40 全炉灰缝修补 850℃
41 炉门刀边调整 装煤前
42 炉门修理站试运 800℃
43 各车磨电线架、安全挡等调整 800℃
44 计器仪表调试
45 装煤推焦车调试
46 拦焦车调试
47 熄焦车调试
48 除尘车调试
49 四大车联动试车 扒火床后
50 蒸汽、压缩空气、工业水试运
51 氨水系统假生产
52 蓄热室封墙勾缝精整 开工后
53 蓄热室封墙保温 开工后
54 交换开闭器保温 开工后
55 炉端墙正面顶部留茬砌筑 开工后
第三章 烘炉期间加热操作与管理
一、 烘炉点火及操作
1、 炭化室小炉灶的点火及操作
Ø 将全部废气盘的废气砣用木杆支起。
Ø 调节机焦侧烟道翻板,保持分烟道吸力大于50Pa
Ø 将铁棍扎好破布并粘上油,从炉子机侧一端的双数(单数)炭化室小炉、焦侧的单数(双数)炭化室小炉灶开始点火,同时将已点火和未点火的小炉灶一、二次进风口全部打开
在机侧双数(单数)、焦侧单数(双数)烘炉小灶全部点火的2—3天后,将焦炉四角抵抗墙烘炉小灶全部点火
二、加热管理原则
1、加热管理原则:
烘炉初期:蓄热室温度不低于火道温度的95%,小烟道温度不低于火道温度的55%
烘炉末期:蓄热室温度不低于火道温度的80%,小烟道温度不高于350℃
2、分烟道吸力低于6㎜H20柱时,应及时点燃分烟道小灶。
3、烘炉管压力低于50㎜H2O柱,应停止加热。
4、停止加热在1小时以上,应关闭进风门挡板及机焦侧分烟道翻板。
5、空气过剩系数控制原则(取样地点:炉顶、小烟道):
6、应经常检查各室燃烧情况。
7、烟道何时停止加热烘烤,由烘炉指挥根据所达到的吸力状态决定。抵抗墙冷却通道可在500℃以后停止烘烤。
8、应按图表指示控制煤气流量,在更换煤气小支管孔板时,为保证升温稳定,应先更换焦侧单数和机侧双数,然后再全部更换。
9、当超计划升温时,只许升温,不许降温。
三、各阶段温度测量技术规定:
1、常温~800℃期间
在这个阶段采用的测温工具是热电偶。在采用热电偶测温前,可将热电偶与水银温度计同时测量、同时记录,以确定水银温度计与热电偶的测量误差。
2、800℃以上
该阶段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炉温测量,在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前应与热电偶同时测几次温度,并做好记录,计算平均偏差。
四、升温操作及管理的技术要求:
1、不同温度范围内允许波动的温度误差要求(见下表)
温度范围℃ 允许波动温度℃
0~250 ±1
250~400 ±2
400~600 ±3
600以上 ±5
2、焦炉上下温度分布要求
表14:烘炉期间焦炉上下部位温度分配
烘炉阶段 温度比
烘炉初期烘炉末期 蓄热室:燃烧室=0.95以上小烟道:燃烧室=0.55左右蓄热室:燃烧室=0.85以上小烟道:燃烧室=0.35左右
温度压力测量管理表

类别 测定项目 所用仪表 测定位置 测定部位 次数
温度测定 标准燃烧室温度 酒精温度计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 炉顶面下2.3米处 1、2、3、6、11、16、21、26、31、36、41、46、49、50、51燃烧室的1、2、4、7、12、15、18、22、26、27、28火道 1次/4小时
直行温度 酒精温度计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 炉顶面下2.3米处 全部燃烧室的第7、23火道 2次/班
横排温度 酒精温度计热电偶红外线测温仪 炉顶面下2.3米处 25、26燃烧室的全部火道 1次/升50度
蓄热室顶部温度 热电偶 距封墙表面2.3米处 1、2、3、6、11、16、21、26、31、36、41、46、49、50、51燃烧室的煤气蓄热室(机焦) 1次/班
小烟道温度 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两叉部测温孔插入200㎜ 1、2、3、6、11、16、21、26、31、36、41、46、49、50、51蓄热室下两叉部的煤气空气(机焦) 2次/班
冷却通道温度 酒精温度计热电偶 距炉顶表面2.3米处 边抵抗墙5个测温点 1次/班
大气温度 酒精温度计 机焦侧炉顶 25、50燃烧室 1次/班
总烟道温度 热电偶 总烟道翻板 1次/班
压力测定 看火孔压力 斜型表 炉顶 25、26燃烧室的1、4、7、12、15、18、21、28火道 1次/班
总烟道吸力 U型表 总烟道翻板前 8次/班
分烟道吸力 U型表 机焦侧分烟道翻板前 8次/班
废气分析 奥式分析仪 炉顶、小烟道 炉顶下两米,25、26燃烧室5、13、26眼 1次/天


烘炉期间铁件管理工作一览表


钢柱曲度上下部大弹簧八线小弹簧保护板曲度端炉柱托架螺栓垫纵拉条调节架调整纵拉条弹簧炉长膨胀炉高膨胀保护板与炉柱间隙保护板顶调节螺栓操作台垂直度抵抗墙垂直度双叉部滑动基础顶梁垂直度炉门刀边调整各滑动部位观察测量 100~800℃每日测调一次100~800℃每日测调一次100~300℃每50℃测调一次,300~500℃每升100℃测调一次,600℃后保持吨位。每升温25℃测调一次。每100℃检查调整一次,1000℃以后根据情况拆出垫套管150℃/105㎜、200℃/15㎜、 225℃/45㎜、450℃拆出100~300℃每50℃测调一次,300~800℃每100℃测调一次。每天测量一次全部钢柱号。200℃、300℃、500℃、600℃各测一次每升温50℃测量一次。每天调整1~2次,600℃以后各测一次。200℃、300℃、600℃、800℃各测一次。100~400℃每50℃测量一次,400~900℃每100℃测量一次。300、450、800℃各测一次。200、300、500、800℃各测一次。每升温100℃检查调整一次抵抗墙、操作台各滑动部位每天检查一次、每升温50℃测量一次。
第四章 烘炉期间的安全技术及要求
一 安全组织和管理
安全生产是烘炉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烘炉期间的任务,安全工作必须认真踏实地做好“思想、组织、措施”三方面落实。
烘炉期间必须成立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组织机构三级设置包括:指挥部安全组织机构、烘炉管理人员安全组织机构、各班组安全组织机构
二 烘炉操作安全技术要求
1、煤气管道及其配件,应按照焦炉加热用管道及配件的安装、试压的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和检查,保证其管路系统的严密性。
2、烘炉点火前,煤气应做爆发试验,爆发试验合格后方能往炉内送煤气点火。
3、烘炉开始后,当分烟道吸力小于50Pa时,应立即进行调节。
4、机焦两侧煤气管道压力小于500Pa时,应关小各炉灶小支管旋塞。当采取这一措施后,煤气压力仍然继续下降时,可以停止加热。
5、烘炉期间,更换煤气大小孔板之后,应做火把试验,检查其严密性。
6、每次点火之前应先准备好火把,预先将火把点燃,放在煤气出口处,然后再开煤气旋塞。
7、发现烘炉小炉火焰外喷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应停止加热。
8、计器人员发现仪表导管及胶管脱落时,应立即关闭煤气开闭器进行修理。
9、在接通煤气之前,应先排放冷凝液,正常操作时,应先定期排放冷凝液。
10 、各级烘炉人员必须懂得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11 、发现操作人员有头痛、恶心等中毒现象时,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医院。
12 、处理煤气设备的故障或更换部件时,均需有两人以上在场。
13 、全炉停火和点火时,在炉灶或煤气管网附近的一切修建和安装工作必须停止。
14 、根据工作特点和岗位情况,拟定安全技术规程。
15、 清扫加热煤气管道时,先用蒸汽进行吹扫,将剩余煤气从放散管处撵出,其余杂物可从冷凝液排放管处排除。送煤气时,也必须先通蒸汽,制作放散管处放散,然后用煤气撵蒸汽。
16 、煤气区域的其它一切作业必须按照煤气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执行。
三、消防与防火
1、在设计上,烘炉煤气管道、输送系统等必须按《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
2、烘炉现场必须配备一定的防火用具(泡沫灭火器、铁锹、砂、黄泥、消火蒸汽等)。
3、在煤气区域禁止吸烟,并贴相关的警示标志。
4、煤气管道必须严密好,防止跑、冒、漏、滴。
5、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通知消防人员,同时,在现场必须听从指挥。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眸子123


职务 无
军衔 下士
来自 宁夏回族自治区
发帖 115篇
注册 2011/7/21
PM币 181
经验 235点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