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目标和意义 1)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与处置风险,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社会生产及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损失前的目标,另一部分则是损失后的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1).损失发生前的目标 a.节约成本。风险管理者用最经济的手段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运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具体来讲,风险管理者应在损失发生前,比较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以及有关的安全计划,对保险和防损技术费用进行全面财务分析,从而以最合理的处置方式,把控制损失的费用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尽可能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取得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风险管理人员对效益与费用支出的科学分析和对成本及费用支出的严格核算。本目标也是风险管理的经济目标。 b.减少忧虑心理。风险给人们还带来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这种心理上的忧虑和恐惧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损失前的另一重要管理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这种焦虑情绪,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生产生活的宽松环境。 c.履行有关义务。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实施风险管理也不例外。风险管理必须满足政府的法规和各项公共准则,必须全面实施防灾。防损计划,尽可能地消除风险损失的隐患,履行有关的义务,承担必要责任。 (2).损失发生后的目标 a.维持生存。这是在发生损失后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管理目标。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家庭、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在发生损失后度过难关,继续生存下去。只有首先保持住经济单位的存在,才可能逐步恢复和发展。 b.保证生产服务的持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损失发生后实施风险管理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保证生产经营等活动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尽快使人们的生活达到损失前的水平。显然风险事件是有危害性的,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实施风险管理则能够为经济单位、家庭、个人提供经济补偿,并为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条件,使企业、家庭、个人在损失后迅速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对于企业风险管理来讲,保证生产服务持续这一目标有时带有强制性或义务性。如连续不断地为公共设施提供服务就是一种义务。保证它们的顾客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些人的投资或消费会转移到他们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之上。所以为达到整个生产服务持续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在遭受损失后的最短时间内,尽快在全部或至少在部分范围内提供服务或恢复生产。 c.实现稳定的收入。在成本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通过提供资金以补偿由于生产经营的中断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这两种方式均能达到实现稳定收入这一目标。收入的稳定与生产经营的持续两者是不同的,它们是风险管理的不同目标。哪个目标更容易达到,将取决于事件本身和当时的环境情况。生产服务的持续可以通过牺牲收入来获得,而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生产以外的稳定收入。 d.实现生产的持续增长。上面两个目标,即生产服务的持续和实现稳定收入组成了损失后生产的增长这一目标。实施风险管理,不但要使企业在遭到损失后能够求得生存,恢复原有生产水平,而且应该使企业在遭受损失后,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好各种损失,并尽快实现持续增长计划,使企业取得边连续性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企业在运用调研、发展、促进生产的资金上,有较强的流动性。 e.履行社会责任。一般来说,风险事件不仅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或一个公众机构,它还会对其他成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道德责任观念和社会意识要求这类风险事件对其他人员产生的影响达到最小,这也符合公共关系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通过风险管理,防止由于风险而导致生产经营的中断或遭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可能减轻企业受损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不利影响。、做到这一点,企业才尽到了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公众反应。 2)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管理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正在得到逐步推广,它使人们有意识地去认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转嫁风险。 (1).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a.风险管理为对风险进行全面、合理地处置提供了可能性,现代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而系统的方法。风险管理以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科学分析为基础,使其既能够为风险损失的出现与衡量提供科学、准确的计算基础,正确识别、衡量风险,为管理、处置风险提供科学决策基础;又能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各种风险对策的成本及效益加以比较,从而得到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 b.风险管理综合利用各种控制风险措施,在风险的处置上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风险管理既注重防止风险的发生,使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害最小;又注重在风险发生造成损害时,有预先筹措的资金作为后备,给予财务补偿。与此相对应,风险管理方法分类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通过综合利用风险的避免和排除以及风险的自留和转移等方式,采取不同的组合以期达到总体效果的优化。因此,风险管理克服了那种传统的以单一手段处置风险的局 限性,而且由于风险管理的综合协调,也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费用。 (2).风险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以最小的耗费把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a.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由于它为广大企业职工提供了各种措施,使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消除了企业及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b.风险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任何企业都把盈利置于首位,而实施风险管理正可以使企业获取稳定的、不断增长的盈利。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促使企业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能在损失发生后及时合理地得到经济补偿,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这些都意味着企业增加了盈利,从而保障了企业首要经营目标的实现。 c.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风险,有利于企业减少和消除生产风险、经营风险、决策失误风险等,这对企业科学决策。正常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d.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纯粹风险(即静态风险)的各种费用合理分摊到产品、劳务之中,减少了费用开支在盈利中的扣除,从而起到了间接提高经营效益的作用。此外,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均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3).风险管理的社会意义 风险管理不仅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a.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风险管理不仅消极地承担风险,而且积极地防止和控制风险。它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风险损失,并为风险损失提供补偿,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向所需部门流动。因此,它有利于消除或减少风险存在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b.风险管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消除风险给经济、社会带来的灾害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有助于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效率的提高。此外,各企业因为通过风险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不再为处置风险而储备大量的专用资金,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为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c.风险管理有利于创造出一个保障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的避免用:除、转移等方式,提供最大安全保障,从而消除ta们对风险的忧虑,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