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pengzhaojun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它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项目需求完成后,在制定项目各详细计划时即把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制定。当然,项目启动阶段会制定粗略的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一般分为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三者并不是独立的环节,而是相互关联的。质量规划直接指导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及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而质量保证活动及质量控制活动的过程所发现的问题又反过来促使计划的完善。
2 质量规划
按项目的需求及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保证项目按要求的质量完成的计划。
2.1 主要工作
(1) 识别质量控制的数据项。如:需求说明书、源程序、配置库的结构等。
(2) 确定每一个控制的数据的质量指标,如:需求说明书应检查的指标项需要包括排版、内容结构、内容项等。
(3) 制定每一个指标的合格准则。如:需求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什么章节。
(4)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如:对配置库的检查周期、对源代码的检查周期及如何检查、评审的过程。
(5) 制定质量保证与控制的措施。如:对配置库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怎样处理;对源代码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怎样处理
2.2 主要工具
2.3 主要成果
(1)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2) 项目质量检查记录表(包括需要检查的数据项及质量指标)
3 质量保证
根据质量规划,执行保证项目质量的一系列活动。这部分工作一般有QA、项目相关人员参与。
3.1 主要工作
(1) 对规定的数据项进行检查。软件行业一般有以下工作:
(2) 配置库的检查
(3) 代码走查
3.2 主要工具
3.3 主要成果
(1) 项目质量检查记录表
(2) 项目质量问题跟踪表
(3) 项目质量报告(分阶段)
(4) 更新计划
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控制好可能引起项目质量的因素,同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正。
4.1 主要工作
1. 控制好可能引起项目质量变化的因素。如新招聘的技术人员可能会对代码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对新的技术人员进行哪些培训。
2.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正。如发现代码的注释不全规范,需要进行记录并通知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3. 分析发生项目质量问题的原因,预防重复出现。
4. 进行总结,修改质量规划,或好地指导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活动。
4.2 主要工具
4.3 主要成果
(1) 项目质量问题跟踪表
(2) 更改后的项目产品
(3) 对计划阶段的内容进行更改、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