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俊国 对多数团队成员来讲,参与ERP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学习新技术、新工具的过程。几乎所有的人在学习新东西时都会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心路历程,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项目团队成员也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 在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少团队成员因有机会参与一个有意义的项目而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希望从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或是获取某方面的资本,这个阶段叫兴趣阶段。但是,随着项目的深入,团队成员会有一种挫折感,因为项目中有许多高难度、繁琐的工作,为完成这些工作所要付出的努力大大超过他们的心理预期。在他们自己认为已经付出了最大努力的时候,工作进展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而产生挫折感,挫折感的不断积累,进而发展为厌恶感。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家长为小孩买了一架崭新的钢琴,小孩要学弹钢琴了,自然非常兴奋。然而,学钢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他坚持学了一个月,手指头都弹肿了,仍然曲不是曲,调不是调的,便产生了挫折感,挫折感的不断积累就发展为厌恶。 项目团队到了厌恶阶段,战斗力迅速下滑,这时往往需要项目经理的强势领导,甚至是外力干预。我们经常说ERP项目的实施是一把手过程,一把手在这时就要行使职权,强迫项目团队坚持下去,慢慢找感觉,直到掌握了项目工作的规律,从而能够从容面对各种问题,并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如前文所讲的弹钢琴的小孩,在厌恶阶段很可能向他的父母提出要放弃学钢琴的想法,他的父母绝对不肯答应——花了血本买来钢琴,怎么能说不学就不学了呢?父母便会强迫孩子继续学习钢琴。孩子在父母的强迫下不得不坚持每天练习,慢慢地,他找到感觉。终于有一天,他能够磕磕巴巴弹出一曲《东方红》,他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可以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他的钢琴技巧了,这种成就感大大鼓舞了他,促使他开始自觉地、更加投入地练习钢琴,接下来他就开窍了,掌握了弹钢琴的一般规律,不仅能弹《东方红》,而且能弹很多支歌曲。 但是项目成员开窍以后,就进入了麻木期。比如说项目成员感觉使用ERP系统办公和以前手工办公没什么区别,这种感觉就表明他对ERP的运用已经内化为潜意识的动作和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能再多一点思考,能够把自己的一些管理思路应用ERP系统去实现,那么使用者便能达到领悟的阶段。和学习弹钢琴的小孩一样,久而久之,他会完全把弹钢琴内化为潜意识的动作和习惯,感觉和平常的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直到他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喜怒哀乐的情感通过手指诉诸琴弦后,他便达到所谓领悟的境界了。 规律9:新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在整个项目中会经历一个类似“幸福曲线”的心路历程,所有的人都难以避免进入厌恶期,项目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幸福曲线提醒项目管理者,要及时觉察和运用幸福曲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推进项目的进程,帮助项目成员正视厌恶期,并想办法缓解厌恶期的挫折感,使团队安全度过厌恶期,快速找回感觉。 我曾经开玩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ERP项目不能成功,一种是比较有钱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就对自己或软件丧失了信心,不在乎那些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把项目放弃了。第二种是投资比较小的项目,一把手认识不深刻,企业自身不重视,实施过程中又不能保证项目的各种资源投入,失败了就当作是交“学费”了。其中的道理如同学钢琴的小孩一样,如果他是个亿万富翁的子弟,学钢琴到了厌恶期,向他的父母提出放弃学钢琴的要求,他的父母可能会想:不就是一架破钢琴吗?不学就不学了,儿子也不像是那块料;而如果那小孩是一般家庭的孩子,他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花十几块钱买的,他学到厌恶的时候向他的父母提出放弃的想法,他的父母可能也会想:不就是一只破笛子吗?不学就不学了,未必人人都有音乐天赋。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归因。找借口是人的本能,太有钱的企业喜欢把ERP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归因为软件不好用,借以解脱学习软件的挫折和痛苦,而领导往往会同意,然后放弃国产软件上国外厂商所谓的高端软件,可悲的是,错误的归因很可能导致企业在换了信息系统提供商后,还是难以避免信息化失败的命运。 原文: http://tianjg.blog.ccid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