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底在网络上对PMP有所了解,2010年有想考一个PMP认证的冲动,于是从网上买入PMBOK中文版,开始了我的PMP认证考试之旅。 拿到书,匆匆的看过一次,对PMP的框架有了一次初步的认识,期间从网上下载了PMBOK的英文版,也虎头蛇尾的看过一次。除了知道PMP的9大知识领域,5个过程组外,其它茫茫然,不知道在说什么。 本着通过学习PMBOK,系统全面的了解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希望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以在看过了一遍书后,反倒不急着去考试了。 带着只想了解项目管理知识的想法,前前后后,时不时的阅读了与项目管理有关的资料,不觉到了2012年,直到有一天,在书架上偶然拿起PMBOK,翻看着目录页上写着2010.8的购书时间,几乎忘记了当初买这个书的直接目的。人总有惰性,没有一个具体的事逼着去做的时候,总是得过且过,慢慢的也就忘记了。 是时候定一个目标了。 当即决定上网查找相关的考试信息,选择培训机构。 报名已是2012年8月初,离考试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报名完毕,制定备考计划: 2012-8-19-----2012-8-31: 完成PMBOK中文版第一次阅读 完成PMBOK英文版第一次阅读 完成如何准备PMP考试第一次阅读 2012-9-1-----2012-9-30: 1、完成PMBOK中文版第二次阅读 2、完成如何准备PMP考试第二次阅读 3、完成题解PMBOK第一次阅读 4、网上练习 5、完成PMP Exam Prep第一次阅读 2012-10-1-----2012-10-19: 完成PMP课堂讲义第一次阅读 完成PMP Exam Prep第二次阅读 完成PMP习题集第一次 网上练习 完成PMBOK中文版第三次阅读 2012-10-20----2012-10-21:周六周日 培训课:PMBOK知识体系串讲 2012-10-22-----2012-10-31: 完成PMBOK中文版第四次阅读 完成题解PMBOK第二次阅读 网上练习 2012-11-2----2012-11-3:周五周六 培训课:PMBOK知识体系串讲 2012-11-4:周日 培训课:综合+案例 2012-11-5-----2012-11-16: 1、完成PMBOK中文版第五次阅读 2、完成PMP习题集第二次 3、网上练习 2012-11-17周六 培训课:模一 2012-11-21 晚培训课:远程重点知识梳理 2012-11-24周六培训课:模二 2012-11-28晚培训课:远程模三讲解 2012-12-1周六下午培训课:远程重点知识梳理 12月2日周日培训课:考前精讲 PMP考试:2012-12-8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计划有不周到的地方,因而在实施时,有了一些变更。以下是我的备考感言: 一、资料阅读: PMBOK中文版我只系统的读了三次(不算报名前的那次),最后两周对着模考错题进行总结性看书。 PMBOK英文版我只读了一次,个人认为,英文版可看可不看,考试基本看中文就可以。 PMP Exam Prep我根本没有看。因此不好发表意见。 如何准备PMP考试则读了三次,它会对各章节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个人认 ,最好在PMBOK看过一次后,再看它,然后再看PMBOK,再返回来看一次作用大一些。 题解PMBOK系统的看过一次。它补充了不少BMPOK上没有提到的,但考试有可能考到的内容。 培训老师的PPT,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去看。 其它拓展 老师的讲解,老师讲解PMI的思想,理念。这个对指导考试及看透PMBOK很有用。 深入理解变更的处理程序,它无处不在,它往往与你的实际工作有差别。 风险的管理,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接触过,只有理解风险管理的流程,做题才能心中有数。 PMP学习,目的在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项目管理,建议先不要参加考试。大多数人都能考到证,但它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多少帮助,这个得要想一想。 PMP的学习,人个认为,最大的洗脑是,它只管程序正确,不管结果,而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只管结果正确,不管程序。因为PMI的理念认为,只要程序正确,必然带来正确的结果,不正确的结果那只是偶然性的;不遵循程序,即使得到正确的结果,那只是偶然的。 PS:让我有点抓狂的是,我模一,模二,模三的成绩均在 155--158左右。考试结果是2P3M, 执行和监控均为P, 据此估算,我的成绩应该也是在150多左右。模一之后,没有任何提高,我后面的时间难道白费了?这就是所谓的瓶径期???搞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