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发表于 2006/4/14]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6546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二 晚会歌曲的两段论 中国不知道何时出现了那么多的晚会,可能是太平盛世就要歌舞升平吧。晚会基本上有歌和舞组成,一般是舞伴歌,也有歌伴舞。 听听那些歌曲,基本上是两段。第一段叙事,第二段咏叹。然后重复第一段的旋律,但歌词有所不同。再然后同理重复第二段旋律。最后以高调歌唱最尾旋律片段两到三次结束。有的时候,最后那几个字还要像结巴一样重复一下下。 汗ing。 原来连歌曲也是个八股,不然那些作者怎么赶得及呢。 自从戏曲有了程式,才能在同样的板调下演出不同的戏剧,才能让演员在观众的期待中唱出所谓的唱腔。 而晚会歌曲的程式完全就是在粗制滥造中期待某种板儿砖式的漫骂。可是,没有人扔板儿砖,也没有人漫骂,因为大家根本就不听这种歌曲。这种速朽的垃圾歌曲居然是在烘托一个很高尚或很伟大的晚会主题,实在让人作呕。更加作呕的是,居然我还听过这样的歌曲而且还要评论它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9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三 开心辞典:二选一,你到底是公仆还是父母官 “这是一道真正的选择题,如何选择将分别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风、不同的观念。”当《开心辞典》里的王小丫把五个手指并作一面旗,就是在告诉你,“请回答。” “受教育这么多年了,也。我选一。” “公仆——。啊,你确定?” “我……” “你知道‘公仆’的来历吗?” “我……” “要不要求助一下亲友团?” “好的。” …… “你的亲友团要你选二,父母官。确定?” “我……” “你知道‘父母官’的来历吗?” “我……” “要不要求助一下在场观众?” “好的。” …… “在场观众要你选一,就是你刚才差点选的‘公仆’。确定?” “我……” “确定?” “主持人,我能都选吗?” “不可以。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场观众选一,而你的亲友团选二。” …… “时间到。正确答案是,啊,答案呢?”(低头寻找,而后扬脸)“场务,导演,编辑,佳明儿——”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0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四 当居民楼一层全变成按摩院 当那些临街居民楼的一层全都变成了美发厅、按摩院,我们会看到一幅多么美妙的浮世绘啊。一到夜里,旋转灯就跟参加灯会似地一齐转动,霓虹也闪得格外诱人。行人驻足,如见罗敷。 按摩院比饭馆干净,没有油烟,又是人人需要,最适合开在居民稠密的小区。以洗发为名,用按摩当幌,行卖肉之实。电视里歌舞升平,小姐的手就是回春的丹药。从此,丈夫再不闹离婚,再不嫌弃老婆的扮相。老婆怀了孕,也不至于担心老公出外遇。只消到门口楼下泄泄火气,当空放放空枪,也就是了。虽然破了些财,却纯粹是种生理需要,与感情无涉。 中国人历来以身体为重,男女授受不亲。可是偷情的、扒灰的、插足的、露水的,历来不少。其实那些更多的是先解决生理需要,然后才生了情。可哪个男的会对楼下的小姐产生廊桥遗梦般的情愫呢。 女权主义者又要发言了。那妇女权益谁来保障?一边是女色消费对女性不尊重,一边是下楼偷情、对女性不忠诚。她们叫嚣女权已经百年。她们可以改造那些被迫卖身的人,却无法阻止那些滚滚如鲫的女孩主动投身色情业。 指责社会总是那么容易,可按摩院、美发厅、洗头房还是解决了很多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孩的生计。她们大多来自农村,又以温州女最为闻名。有的就此沉沦,有的去学化妆并走上正经之路。按摩院就是一个转换器,使那些漂泊尘世的女孩们接触到大城市的文明与丑陋。她们还能利用劳动所得学习电脑、化妆、服装等技能,同时支持她们的亲人走出贫困,支持她们的兄弟姐妹接受高等教育。 如果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城市化、需要驱除愚昧,需要给三农问题一个小出路,需要给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一个解决之道,居民楼的一层全都变成按摩院又何妨?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1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五 信息要用血来换 断断续续看过央视-法制(治)频道的《秦兵说房》,看样子还要一直说下去,看来房地产中的猫腻堪称自楚汉相争后又一次十面埋伏。 这里专称那些购房的公民为老百姓,是因为公民是单称、老百姓是复称。 看看购房合同,那就是为老百姓集体制作的,谁跟谁的都一样。 要是一个公民,他就会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和开发商签定个性合同。每个公民的合同都是不一样的,这才是公民待遇。 那个说房的秦兵到底在说什么,他是秦始皇手下的大将吗。他不是,他在说的是阿房宫的秘密,也就是房地产的真实信息。 为了这信息,老百姓可以驻扎在售楼处外长达数月。 为了这信息,老百姓可以自组织起来去搞蓝城攻略,他们倒是很像一群房博客。 为了这信息,老百姓可以去求东求西,有时候还要把维权的条幅挂到大街上去。 在老百姓成为单数的公民之前,在秦兵依旧说房的时候,这信息是要用鲜血来换的,因为房子就是老百姓的江山社稷啊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2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六 民主需要怎样的素质 很多年前,谈到在中国实行民主,有人就说中国人素质低不能搞民主,一放就乱。这样观点的人非常多,他们的思维一直是因果颠倒的。 现在,村基层实现了民选,乡也有了海选。这些可都是在农村、在国民素质最低的地区搞的民主制度(或者叫实验)。 在城市,业主委员会是最民主的机制了,它有权选择物业公司。这很像议会选择政府。 那些买得起房子的大多是中产阶层。他们主张自己的民主权利是必然的,却和农民的民主诉求如出一辙。 在这素质一高一低的两个阶层里,民主的种子早就发芽成长,小树亭亭玉立。这民主之树说明,民主和国民素质实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那么,民主需要怎样的素质呢? 民主的一个目的,是要保护每个人的私有财产。民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保证每个人的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 我想所有具备了不同素质的人,纵然他们财产有多寡之分,精神有高下之别,在民主的诉求上却是异口同声。 所以说,民主根本不需要什么素质,因为素质是民主之果。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3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七 九大恶俗语 1、 风景线 这个词被广泛地滥用着。首先一个风景能够被喻为线,这本身就表明此风景已然退化成了一个符号。如今很多事物就是个符号,就是个形象工程,却偏偏要再一次符号化,称之为“某某城市的又一道风景线”。不仅仅是“风景线”,更是大量的国资民财,就为了给眼前增加一点亮色,而成为滥用者的牺牲。 2、 双刃剑 这个词的恶俗之处在于说者自以为相当地辨证,可天下何物又不是“双刃剑”呢。把那些带有矛盾的不同发展趋势的事物统统归入“双刃剑”的大筐,实在不如说成“两面针”更有新意啊。 3、 搞笑 这仿佛成了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的头一等标准。笑是需要搞一搞才能出来的,这成了很多娱乐作品的原则了。相声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搞笑,而无厘头电影兴盛的缘由也是这个。 4、 填补空白 我国确实还比较落后,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欠发达。但落后也有好处,就是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空白等着去填补。填补空白,无论是否有长远的裨益,这已经是对中华民族的千秋功绩了。国画山水讲究留白,留下的白是对黑的限制,染上去的黑也是对白的解答。看来我们国家的很多空白未必就需要填补,那些填补所耗费的国力不一定就能有几点墨汁的效果。 5、 里程碑 “里程碑”的命名思路缘起自“质量关系”。当量的增长达到了质的地步,就可以说“里程碑”树立了。高速公路上每一公里就该是一个里程,是否也要树碑呢。碑林么,还是墓地。 6、 还行 这个词与“凑合”、“一般”、“那么回事儿”一样,表达出随遇而安的心态。恶俗之处在于不带任何信息量,毫无生机地袒露说者平淡无奇的生活和思想。不仅是生活与思想的“还行”,而且是汉语口语上的“还行”。后者更是说明对汉语丰富变化毫无兴趣,而任意处理自己的口语资源。 7、 天王(天后) “天王(天后)”的流行应该是港台娱乐界的创造。越是个面积人口都很小的地方,其中的娱乐明星越是要封上这样的名头,反而更加显出小来。 8、 美女(帅哥) 凡是女孩一律恭称为“美女”而不是“小姐”,凡是男子则就送给“帅哥”而非其他。满天飞的美女们让审美的价值跌落到历史最低,使得真正的美女找不到美的方向,从而削减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度的真实数量。 9、炒作 它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对过度宣传的蔑视变成了怀疑主义者的口头禅。不炒作同样可以是刻意的沉默,也是一种炒作。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4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八 那些没有思想的评论家们 常常看到很多社会学家和文化评论家出镜,指点江山,激扬话语,粪土当今社会现象,俨然是明星了。他们经常出镜,也就养成了一些毛病。有的是新养,有的是痼疾。 其中之一是语速飞快,如同印钞机,仿佛生命即将结束必须赶紧把遗言说完。这样的语速,似乎是在掩饰着什么。 另一是靠举例拖延时间,并可取代自己的想法。也许根本就没甚么想法。经常作客电视栏目之后就会形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把做节目当成拉家常。 还有就是不断地说车轱辘话,越是同义反复,越是不知所云。 这里最典型的莫过于周孝正了。他的出镜率实在太高,其思想水准也就接近于影视明星水平。虽然老夫聊发少年狂,但实在难于听到什么新东西。他让我经常联想到学校里的教导主任之类的人物角色。他似乎也学习了西方很多人文理论,却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能发出自己的思想之芽。 他评论网络新偶像的时候,那些几乎是喷着唾沫发出的论调不仅毫无新意,而且自相矛盾。可参见博客网肉唐僧的文章《周孝正,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 http://bbs.bokee.com/p719294.html)。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真的需要周孝正之类的社会评论家具有思想吗,我们真的需要他为我们提供一些新东西吗。 如果一个栏目策划对这些评论家说,如果您没什么独到的见解,就别上节目了,那么估计这个节目也就主持人一人跟那儿干讲吧。 应该说,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没有丰富到需要每天听到新思想、享受新文化、消费新艺术的地步。我们只需要有个人来替我们把道理摆摆,把我们自己想说又懒得说的废话给倒出来。 于是,周孝正、郑也夫之流就粉墨登场大话天下了。所以这社会上才有那么多外国产品的代理,才有那么多思想的二道贩子。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5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
Re:[转帖] 中国社会的一些细节
[回复于 2006/4/14]
|
十九 “中国智慧” 总是有一些新出来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就像海龟们贩卖西方理论一样,其作者以兜售本土文明为生。这样的本土文明多是些经典的回光返照,或者就是刚刚出土的古董级智慧。孔孟、老庄还有一本《易经》,似乎已经把“中国智慧”的轮廓勾勒出来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玩意儿已经混和到那些宣扬“中国智慧”者的口水、体液、血液里了。他们整理这些玩意儿,把它们一一晾晒到大众面前,似乎中国的文明就复兴了。 中国最神秘的智慧莫过于《易经》。扬振宁说《易经》耽误了中国科学思维的形成和成熟,他其实说了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易经》本来研究的就不是自然,而是天与人的感应关系——按照天的征兆来行人事。儒学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到了董仲舒方有“存天理、灭人欲”。 而老庄或讲治国,或论人生,与科学进化毫无关联。他们关注的是国家的长久和人生的快乐。相比而言,庄子更像一个艺术家。他只谈人生,几乎对政治抱着厌恶的态度,当然也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了。而老子相对沉稳,睿智而消极,如汉朝依旧施行黄老之学恐不会有八百年基业。老庄道学可以说是一种解构之道,对艺术创造非常有益处,却不能胜任国家、家庭和人际的复杂。 诚然,“中国智慧”远不止这些,但百家争鸣也算是夸张了。墨家算是当时的科学技术人员的集团了,讲究一些科学技术上的研究与开发,以便提高农耕效率和质量。但百家争鸣而不是相互融合,导致相互排斥和仇杀,终究没有产生一个集大成者。如果墨家(科学技术)能和儒家(社会伦理政治)、老庄(人生艺术)相互融合,想必今天的中国会是另外的景象。 于是,在这样的“中国智慧”里,当代中国人的贡献是极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真的需要那些“中国智慧”贩卖者的贩卖吗。那些一版再版的“中国智慧”丛书,有的类似大型礼品装,有的装潢精美好似月饼盒,有的故作神秘像古墓门。 我之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似乎我们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依旧是古人经典的注解。似乎我们的每一次言语不过是祖先古文的白话版。似乎我们的行事作为仅仅是为了弥补历史细节上的空缺。 并不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贤,我们就有任何的自豪。因为这样的“中国智慧“谈得越多,我们就越不自信,越发感到现时代的卑微。 这种对“中国智慧”的发现,既源自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泛滥,又是对”文艺复兴“的中国式想象。这样的“中国智慧”发现,跟刨祖坟窃取其中的宝物差不多,终究是文化的抄袭。以前抄西方的,后来抄日本、韩国,如今就只得抄古典了。 我们终不能从自身的感知出发,达成自身的理念。我们对古典的崇拜,是现代化带来的对文化归属的梦魇。当西方人把目光投向东方的时候,我们也明白,他们看到的是我们背后的历史和我们脚下的古迹,而不是我们本身。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只能捧出“中国智慧”来招待客人。
|
-------------------------------------------------------------------------------------------------------- 昨天已逝,明天未知,把握今天,成就未来!
|
|
16楼
lfs

职务 无
军衔 中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309篇
注册 2006/4/1
PM币 1705
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