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贴子感触良多阿,或许我完全具备文中所提及的那个项目经理的全部缺点,而优点却一条不占。从技术到管理位置里的提升是大多数技术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但往往技术人员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适合从事管理岗位。有很多人都在细心剖析其中的原因,可就在剖析的过程中也一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发表看法,就如同项目管理这门学问本身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一贯不喜欢在网上直接反驳别人的观点,可是看了这个帖子实在刺痛了自己的内心,不得不简单丢下一写文字发表点看法。 看到这么长的贴子,却从来没有正面一个字的提及被面试者的优点,难道这个人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世界上没有绝对垃圾的资源,表面上看起来垃圾,也只是她没有被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相信所有做过资深一些管理岗位的人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pmp是一个国外的认证,我们假设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认证,那么这个认证拿到中国来就真的变味了,不是因为学习他的人让它变味,而是那些所谓的管理者,用中国式的思维去接受了西方管理学的老板们,弄点新东西总是好的,他们或许一直在这么想。下面的人学会了一些东西,看到管理者喜欢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举动,他们就开始跟着相仿起来,认为已经处在管理岗位的人说的一定是对的(忽然让我想起来,但凡xx说的都是对的这句名言),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风气就自然形成了,很多人自己在发表观点的时候也都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当作金科玉律来要求别人,这样也便产生了人的区别,优劣的却别,不同pmp水平的区别。 不把水杯带走又能如何呢?没有握手又能如何呢,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老板,还会有人同样去要求对方那样做吗?为什么非要拿一些工作之外的东西来权衡一个人呢。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规则,一个人不符合贵公司的文化或者规则背景之类的东西,就证明这个人是没有资质的吗?一个真正国际化的管理者不会武断的去判断另外一个人,哪管是他的老板,或者临时的清洁工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没必要家长式得教育或者帝王式得管理,杯子该有谁去拿走自然有相应的规则,或许公司已经付给了专门的人来处理这个事务,即便没有,被面试者第一次看到别的同事收走杯子的时候,他应该也不会在自己身上犯第2次“错误” 项目真的不只是管理人,而是资源,资源不仅仅是人,沟通也不仅仅是跟人的沟通,而是信息的传递,不要把国企那套东西带入pmp好吗?我虽然没当过项目经理,也只是看过1/3都不到得pmbok,但是我一样可以用一个pmp certificated 的身份来发表一些意见,很多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任何人不要一棒子打死,给人一条生路,利人利己,国外的东西不是拿过来自己理解一下就马上成为准则来衡量别人,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