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专题 |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
更多:
|
|
联系社区管理员 |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
|
 |
[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发表于 2005/8/5] 状态 开放帖 精华贴 浏览量 11853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7]
|
[守] 事实上由于我不太善于言辞,我一般不在论坛上发言. 这次发言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有感而发, 我认为在我们之间的交流中,我也受益颇多,谢谢. 另外,我认为擂台赛的目的也不是大家一定要争出个结论,而是大家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您的回帖. 希望有机会和你面对面的交流.
|
|
|
41楼
bergen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贵州
发帖 45篇
注册 2004/5/20
PM币 2850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7]
|
[守]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看了大家的讨论受益匪浅。可能是前面没说太清楚,所以这里重新把我方观点陈述一下。 --对于[攻方]“从成本和管理操作性方面进行外包,而操作的方式是,提供接口定义和模块,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定义产出,明晰双方责任”的观点,其实和我方并不矛盾。 --我方的观点的核心实际在于:即使把外包公司引入,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合同和没有管理了。这一问题似乎对方在“出工不出活”的理解上和我方有些偏差。我方认为,出工不出活的问题并不在于引入外包本身,而在于对外包的管理方式。对方所举的关键点的设计、代码评估和review,关键点测试等,我方认为在引入外包公司的情况下应当更容易做到。除非公司本身就没有这种机制。另外再说一下我方的看法,外包公司即使引入本公司,两个公司在责任、利益和管理等方面仍然应当看作两个不同的实体。这样至少攻方前面提出的让外包公司的人什么都做,以至于把合同规定的主要任务都耽误了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 --另外,对于例子的问题,很抱歉,我个人对这个主题是不熟悉的,所以很难提供具体例子的分析(借花献佛,借用攻方的例子用一下,非常感谢)。希望大家能够提供一些例子的分析,来为讨论增加点素材(正反方的例子都欢迎,胜负不是关键)。另外,对方提供的例子只能提供一个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而要得出真正有效地结论需要的是一定数量的统计分析。所以,从目前情况看,虽然从攻方提供的例子中学习到不少东西,但也不能从中得出结论性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讨论。
|
|
|
42楼
flybear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陕西
发帖 930篇
注册 2005/2/4
PM币 5145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7]
|
看来擂台起作用了,把长期潜水的bergen找出来了,^@^ 热烈欢迎
|
|
|
43楼
flybear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陕西
发帖 930篇
注册 2005/2/4
PM币 5145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8]
|
[守] 不知到我理解是否正确,两种方式的差异在于开发的模式和开发的场地,所引申的问题就在于这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是否需要双方积极的互动和沟通.攻方所采用的方法肯定可以节约不少成本,不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但在沟通的方便性和及时性来说,肯定不如我方所采用的方式. 因此,我认为具体到一个项目该采用什么方式,应该和项目本身的特点相关,根据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方式.
|
|
|
44楼
bergen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贵州
发帖 45篇
注册 2004/5/20
PM币 2850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zhf_karen 修改于 2005/8/18]
|
[攻] 首先先道歉一把啊……我这个人容易激动,开始辩论了呢,就说话有点狠了,大家领会精神,领会精神就可以了; :) 的确如此,事实上,没有一种绝对的东西,放在天下都对的,这种教条的东西,唯一适合的地方就是在学究的脑袋里,而不是在任何公司里面。 所以,请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告诉我:这是需要选择的。情况当然如此。 所以,请对方辩友注意:如果你们需要证明你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提出论据: 1 在普遍意义下,整体外包,而不是人员进入公司的成本下降,将被中间提升的沟通成本所取代 2 在一般情况下,整体外包将使得风险超出我们能够忍受的限度; 等等,这样才能证明你们的观点,而不是告诉我:这是需要权衡的。 OK? 另外,Flybear,说到人员管理和合同,恐怕这一点我多少有点发言权。你说可以在合同方面管理,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人员进入公司的合同中,是不会提到他们应该如何做的,只会提到他们的工作Scope而已,以及各种商务条款。不然就不太符合合同明确的概念,既然他们进入公司,然后你分配他们的工作;那么就你来管理,只要这个人员在你这里一天,你就掏一天钱好了(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没有活干,一天都空闲着,你也需要为此买单,而不是他们没有干活,所以不付钱等等)。企图在合同中进行这种约束,至少我没有看见过先例,也许对方辩友可以告诉我一个方式,这对我倒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明确一点,人员进入公司,风险当然会适度降低(当然不一定是绝对降低,因为随着专业化程度等等因素,不见得就一定能够降低),可控性当然会提高。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是(坏就坏在一个但是上),类似的在项目中,我们不可能为了规避所有的风险,而为所有的风险,可控性都买单;所以,在外包这一块也是,上限是你的成本控制,下限是你对风险的能够忍耐程度。仅此而已。 所以,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当然知道进入公司以后更容易控制,更容易沟通;但是成本也上升了;所以,对方辩友需要证明的是两者之间的权衡。 类似的,我想起2年以前的事情,当时公司给部门的预算按照人头走。我们很自然地就假装不知道人力的成本,然后拼命找高级的开发,测试人员;结果最后老板都受不了了,开始用部门整体开支做为部门预算。这才控制了这种现象。 在那次会议上,老板的说过一句大实话:如果没有成本的约束,周海峰当然会招每个月20000以上的高级研发人才…… 同样的,我们还是不要把成本和可控性割裂开讨论,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有利有弊的……强调利益和强调弊端都不可取,你需要平衡这两者,然后找出,什么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好”! 呵呵。 我这个帖子里面写错了一句话,我下面已经做了解释……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直接编辑修改了这个帖子。对不起……
|
|
|
45楼
zhf_karen

职务 无
军衔 少尉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469篇
注册 2005/6/13
PM币 1929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8]
|
的确如此,所以这个擂台赛的论点,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项目,应该使用何种方式,事实上,这种教条的东西,唯一适合的地方就是在学究的脑袋里,而不是在任何公司里面。 ---> 的确如此,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放之天下都对的做法,这种教条的东西,唯一适合的地方就是在学究的脑袋里,而不是在任何公司里面。 对不起,看看上面一段话,发现写错了。抱歉抱歉。
|
|
|
46楼
zhf_karen

职务 无
军衔 少尉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469篇
注册 2005/6/13
PM币 1929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8]
|
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实际上擂台的攻守并不完全代表个人的意见,只是为了方便讨论而提供的一种形式。为了达到辩论的效果,双方都很投入,稍有激动就是投入的表现,相互理解。 ^@^。谢谢大家支持擂台。
|
|
|
47楼
flybear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陕西
发帖 930篇
注册 2005/2/4
PM币 5145
经验
|
|
Re:[第四期擂台]软件外包的合作形式:"让外包人员进入公司好"还是"把产品拿出公司让外包人员做好
[回复于 2005/8/18]
|
可能我们所说的外包不是一回事. 我所理解的外包进入本公司的概念是和对方公司签定合同,明确整个合同的范围和总金额,确定开发地点在本公司.整个项目的责任仍然在对方公司,对方公司对于这个项目依然会有项目经理等.而不是由甲方直接指挥乙方的工程师.
|
|
|
48楼
bergen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贵州
发帖 45篇
注册 2004/5/20
PM币 2850
经验
|
|
|